莊振巖
【摘要】要想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一些學習活動就顯得非常重要.為此,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一些充滿活力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提升策略
在相當一部分人的潛意識里,數(shù)學這門學科是比較枯燥乏味的.顯然,這樣的認識是比較片面的,但從某個角度來說,它也有其合理的一面.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打造活力的數(shù)學課堂,從而改變人們的認識呢?筆者認為,這需要我們綜合各方面因素,落實有關課改精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將課堂的火力集中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上.下面,筆者就結合小學數(shù)學這門學科,就這一方面來具體談一談.
一、關聯(lián)生活,強化意識
數(shù)學的生活性比較強,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數(shù)學這門學科的這一特征就顯得特別明顯.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密切聯(lián)系日常生活場景和需要.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生活意識.
教學“折線統(tǒng)計圖”這一內容時,我們要對學生的已有認知有一個清晰的判斷,這樣教學才有針對性.為此,新課時教學的,我們的重心應該放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描述數(shù)據的方法上面.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對相關數(shù)據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和分析的能力,特別是真正做到讓學生感受統(tǒng)計這一知識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廣泛應用情況.為了落實這一認識,筆者設計了兩道例題和一道檢測性練習.
在這一設計中,例題的教學,側重于幫助學生認識和應用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而相關練習,一方面,傾向于配合例題的教學安排,對相關知識做鞏固;另一方面,意在鼓勵學生對相關情況做出實際調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相關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踐之中.這樣的設計,好就好在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情境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拓寬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很顯然,這樣做很好地激發(fā)起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性,增強了他們的探究意識.
二、合作競爭,培養(yǎng)精神
數(shù)學畢竟是數(shù)學,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其他學科.例如,有些學科,學生依靠效仿和單純的記憶就可完成.但是,這放在數(shù)學學科上就不行.教學實踐證明,上一堂好的數(shù)學課,只有讓學生自主去做,主動去做,如讀書、勾畫、實驗、探究、記筆記、思考、演繹等等,才有可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那么,怎樣讓學生主動地去做呢?
我們知道,課堂教學離不開交流.小組交流、同桌交流等.首先,課堂教學活動中,在師生之間,如能形成一種良好的雙向交流,這對提高教學效率的幫助自是不必言說.但是,筆者認為,能在學生之間建立多維交流,這對教學而言,幫助會更大.因為,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是以平等的身份進行交流的.其間,他們互相傾聽,彼此評價,他們既可以相互合作,又可以激烈地進行競爭,各自的思想火花得以碰撞.教學實踐證明,在這樣的課堂時空中,一方面,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另一方面,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教學“分數(shù)加法和減法”時,筆者設計了一個探究活動.首先,先進行例題教學.這一過程中,既有教師的提問、引導,也有學生的獨立探索和組內的討論.接著,筆者針對例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安排了一個“試一試”的活動,要求他們獨立進行計算.最后,引導學生總結算法.具體要求是: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在組內自由交流說一說.這樣,有了學生充分的交流,再明確相關內容,這就顯得非常自然.這樣的設計,在學生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再引導他們及時討論,借此總結計算方法.由此,學生獲得的算法,就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規(guī)則,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計算經驗基礎上的深刻內心體驗.所以,這樣做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問題的理解,促進了他們的思維發(fā)展.
三、鼓勵創(chuàng)造,提升能力
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一點無法移植,更無法進行復制.事實上,這樣的課堂正是我們應該著力打造的.因此,對數(shù)學這門學科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無疑是高質量課堂的必然追求.為此,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真正做到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尊重.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以一種主動的姿態(tài)去投入到學習過程當中.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學活動在層次上的突破——由“學”到“做”的質的飛躍.
教學“圓的面積”這一內容,在進行例題題教學時,筆者是這樣設計的:(1)教師談話導入.(2)引導操作體驗.教師演示將圓平均分成16份;學生仿照教師的拼法拼一拼,然后思考:拼成的圖形像什么圖形?(3)引導想象.教師提出如將圓平均分成32份,照此方法拼一拼,想象與之前的圖形相比會有怎樣的變化?(4)以類似的做法,引導學生進一步展開想象.(5)推導公式,這一環(huán)節(jié),有教師的啟發(fā)、提問、追問等步驟.
這樣的設計,側重于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分析.在分析的過程當中,實現(xiàn)了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推理.這樣的設計安排,既合乎學生的思維水平,又激活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自主探究,學生的解題能力、應用能力得以充分提升.
總之,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我們經常地對此進行反思.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提升其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成標.淺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和養(yǎng)成[J].讀與寫:上,下旬,2015(22):387-388.
[2]陶西平.當代世界教育教學改革六大新動向[J].師資建設,2015(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