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師的品質就是一所幼兒園的品位,師德的水準就是一所學校重要的精神標桿。本文從幼兒園實際出發(fā),總結這幾年開展的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經(jīng)驗。
一、堅守信念是提高教師高尚師德的基石
1.榜樣的力量。管理者自身需要去發(fā)現(xiàn)和領悟這份職業(yè)的美好,在精神上給予教師們正能量的引領,幫助她們發(fā)掘幼兒教師職業(yè)的珍貴價值,通過組織參觀、演講等多種類型的活動,從思想深處激發(fā)教師的職業(yè)榮譽感,從行動上為教師提供學習榜樣的優(yōu)秀事跡,從精神上推動教師追求教育事業(yè)的崇高理想。
2.責任的強化。在園所管理中,管理者應積極提倡責任勝于能力的文化,通過各種形式,在全園倡導和實行“責任教育”,并建立師德師風育人問責制,制定《園領導干部承諾書》《教師個人承諾書》等系列責任管理制度,定期在部門會議“述責”等,通過制度的設計和主題活動的感染內(nèi)化,逐漸使責任教育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人人能負責,有責必追求的全園責任管理體系。
3.仁愛的教育。如果說責任是根,那師愛就是魂。管理者應堅持以仁愛思想為原則,仁愛文化為導向,積極倡導仁愛教育與孩子二者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在愛的教育里,孩子犯錯了,老師會多給孩子一次機會;孩子取得優(yōu)異成績了,老師會為孩子送上一片掌聲;當孩子遇到疑難了,老師是孩子最好的幫手。仁愛是老師的最高美德,仁愛教育是必須履行的教育核心。
二、專業(yè)提升是提高教師高尚師德的關鍵
1.學習是競爭力。學習的品質已成為衡量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指標之一,幼兒園教師要善于把學習作為工作之基和能力之本,要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幼兒的發(fā)展開展深入的研究。
2.教研是助推劑。作為管理者,應組織教師建立學習型團隊,重視并創(chuàng)新園本研修機制,開展多渠道、多方面的教師培訓,如專家引領、名師示范、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分類指導、分層推進、主題沙龍、案例研究、理論考核等,盡量滿足不同教師的發(fā)展需求,引領大家逐步從關注幼兒大型活動到關注一日生活。從關注集體教學到關注游戲開展,從關注保育常識到關注教育策略,從關注同伴合作到關注家園共育,從關注幼兒簡單評價到關注深入觀察等,點點滴滴推動教師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幫助大家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積累專業(yè)能力,用專業(yè)來促進孩子的發(fā)展。
3.平臺是鋪路石。通過層級培養(yǎng)的方式,不斷提升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等骨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然后逐步放手讓她們?nèi)ポ椛浜蛶痈嗟睦蠋?。管理者還要善于采取揚長式的管理,認真細致分析每一位老師的特點,為他們搭建各種能大展拳腳的平臺,如讓有組織管理能力的老師承擔級組長、班長的任務,讓有創(chuàng)意有妙招的老師策劃大型活動,讓細致認真的老師整理檔案資料……各展其能、各盡其才,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在自己喜歡、擅長的領域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環(huán)境支持是提高教師高尚師德的保障
1.氛圍的營造。良好的師德和師風離不開環(huán)境的影響,管理者要善于做好師德宣傳工作,堅持不定期地開展專業(yè)引領、師生風采、幼兒園活動動態(tài)等活動,向全體教職工、家長、孩子們宣傳幼兒教育的價值、師生的成長,通過不斷地認同和發(fā)現(xiàn)“美好”來激發(fā)教師不斷提升幼教品質的愿望和力量。
2.人際的和諧。和諧是師德建設之本,幼兒園的女職工居多,大多為人妻、為人母,加之幼兒園工作具體繁瑣,責任重大,所以人際支持、心理環(huán)境顯得尤為重要。管理者要高度關注并滿足教師們這一精神需求,努力倡導人際支持、溫暖和諧,也就是讓教師在單位中能少一些計較、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熱情,全力營造和諧融洽的園所氛圍。
3.家長的認同。尊師重教的環(huán)境離不開家長的認同與支持,管理者要積極引領家長走近老師、認可老師和支持老師。多開展家園沙龍會、參與式家長會、親子活動家園互動平臺等活動,讓家長通過聆聽老師背后的思考、觀摩老師組織的過程、填寫老師設計的表格、參與老師組織的分享,更清楚地認識幼兒園,認識老師、認識孩子,不斷達成共識,從而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老師、支持老師。
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中的永恒主題,我們必須通過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與措施,打造高師德、高素養(yǎng)的教師隊伍,滿足學前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
責任編輯?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