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班主任在這樣的工作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當前班級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救火式管理、脅迫式管理、說教式管理、求助式管理。如何破解這些問題呢?本文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抓習慣養(yǎng)成,抓目標激勵,抓關鍵少數(shù);放低姿態(tài),放松權(quán)力。
關鍵詞:“三抓兩放”;班級管理;小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3-0056-02
引 言
筆者擔任了多年的小學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不易。低年級的學生年紀小,自我約束力差、好動、散漫,以自我為中心、紀律意識薄弱,在家庭中養(yǎng)成的一些不良習慣往往會帶到班級中來,給班級管理帶來很多難題。筆者在多年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針對以上現(xiàn)象逐漸摸索出“三抓兩放”的做法,即抓習慣養(yǎng)成、抓目標激勵、抓關鍵少數(shù),放低姿態(tài)、放松權(quán)力。通過這些方式筆者取得了較好的班級管理成效,在這里和大家進行探討。
一、低年級班級管理常見問題
多年來,筆者一直擔任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一是救火式管理,常常顧此失彼。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在班級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跟同桌打鬧、上課隨意走動、上課制造響動、與同學打架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天在教室里上演。管理幾十個好動的學生,對新上任的班主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他們往往這邊的事情還沒處理完,那邊又出現(xiàn)問題,常常處于顧此失彼、疲于應付的狀態(tài),班級管理混亂,嚴重影響了上課時間和效果。
二是脅迫式管理,自身筋疲力盡。面對喧鬧的班級學生,教師們常常采用大吼大叫、拍打桌子的方式去管理,甚至采取一些體罰措施,來達到讓學生安靜下來的目的,而這種方式往往越用越?jīng)]有效果,到最后教師聲嘶力竭,學生我行我素。而且,現(xiàn)在嚴禁采取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措施來對待學生,不少教師因為體罰學生被校長批評、被家長指責。這種管理方式比較簡單粗暴,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懼怕心理,有的甚至會有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的自我發(fā)展。
三是說教式管理,效果微乎其微。有些教師會采取講道理的方式去管理班級,講古人、名人如何努力讀書,有哪些好的行為,講社會上一些成功例子或者反面例子,教育學生應當怎么做。從表面上看,教師講道理時學生都在認真聽,但實際上學生只是把教師講道理當成講故事,沒多久就故態(tài)復萌。這種管理方式是脫離實際的管理方式、理想化的管理方式。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缺少深入思考的基礎和能力,他們更容易接受一些具體形象的事情,不適宜跟他們講大道理。
四是求助式管理,教師常常束手無策。有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遇到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往往向?qū)W校領導求助甚至告狀,有些教師碰到調(diào)皮的學生,常常會把家長叫過來,希望家長把小孩子教育好。這種管理方式是一種消極的、被動的管理方式,對班主任自身能力的鍛煉非常不利,也會給學校、家長增加很多的負擔[1]。
二、對班級管理的建議
以上問題在低年級班主任身上非常常見,在多年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筆者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嘗試,逐漸琢磨出一些新的班級管理辦法,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抓習慣的養(yǎng)成。小學是養(yǎng)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期,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低年級學生由于年紀小、思辨能力低,對他們的習慣培養(yǎng)要求簡單、直觀、易記。筆者通常是自己根據(jù)班級情況,制定幾條行為規(guī)定,比如“見到老師問聲好”“進出教室要報告”“回答問題先舉手”“廢棄垃圾不亂扔”等,然后貼到墻上,每天讓大家讀一遍,等學生把這些習慣都養(yǎng)成了,再酌情增加新的要求。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學生基本上能養(yǎng)成一些良好習慣。在每周的班會課上,筆者會先讓學生講講班上還有哪些不好的行為習慣,然后再進行點評,營造一種人人都要有好習慣的氛圍。
二是抓目標激勵。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善于應用激勵手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榮譽感。筆者通常在開學初為全班設定一個目標,如要拿到“文明班級”稱號,然后再制訂一些短期目標,如“本周班上沒發(fā)生打架事件”,通過長短結(jié)合、以短促長,使學生始終處于新目標的鼓舞鞭策中。最后,教師定期公布目標進度,對學生進行鼓勵。每一個目標實現(xiàn)后,給學生一定的獎勵,對表現(xiàn)特別好的學生,給以“衛(wèi)生之星”“紀律之星”等榮譽稱號,以起到榜樣激勵的作用。對有些平常表現(xiàn)不太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單獨地為他制訂一些個人目標,先易后難,讓班上學生幫助或監(jiān)督他實現(xiàn),當其目標達成后,教師可公開進行表揚[2]。
三是抓關鍵少數(shù)。每個班級都會有一小部分學生特別難管理。而這些少數(shù)學生是班級管理的關鍵,如果沒有很好的管理措施,會對班級管理造成很多不良影響,給教師制造很多麻煩。我們要像醫(yī)生一樣對這些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例如,有的學生存在注意力缺陷,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自控力差;有的學生存在性格缺陷,暴躁、嬌氣;有的學生存在心理缺陷,內(nèi)向、厭學;等等。我們要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措施,幫助這些學生逐步提高,必要時要加強與家長們的溝通,共同努力。筆者班上曾有一名學生很叛逆,經(jīng)常搗亂,越責罵越叛逆。后來,筆者改變了思路,從關心他開始,逐漸贏得他的信任和好感,他也逐漸轉(zhuǎn)變成一名乖學生。雖然教師對這些學生花的時間和精力會多一些,但從長遠來講是非常值得的[3]。
四是放低姿態(tài)。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但是在班級管理中,如果能適當?shù)胤诺妥藨B(tài),以朋友的姿態(tài)、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溝通,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學生面對嚴厲的教師,會產(chǎn)生懼怕的心理,有些甚至會采取對抗的方式。以前筆者當班主任時,總是會采用拍桌子、大吼大叫等方式管理班級,學生都很怕筆者,看見筆者就會繞著走,不僅筆者自己心力交瘁,而且班級管理也一團糟。后來筆者放低姿態(tài),主動親近學生,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經(jīng)常和學生談心,聽聽學生的心里話,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很快筆者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便拉近了,學生更愿意聽筆者的話,班級管理也變得更加輕松了。
五是放松權(quán)力。班主任工作瑣碎、繁忙,如何從繁忙的工作解脫出來,筆者的做法是把教師的部分權(quán)力下放給學生,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魏書生老師說過,要讓班級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筆者通常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把紀律、衛(wèi)生、作業(yè)、班級財物等任務平均分配到每個小組,明確具體的任務和要求,并對每個小組各方面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比,形成競爭,教師只充當“評委”的角色。這種模式既減輕了班主任的負擔,又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互助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4]。
結(jié) 語
班級管理是一門學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班主任,筆者還存在許多的不足。筆者會繼續(xù)查找班級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嘗試新的班級管理辦法,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更加優(yōu)秀的班主任。
[參考文獻]
賈希貞,關鴻羽.關于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M].南寧:接力出版社,1997.
陳少娟.論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訓練和指導[M].南寧:接力出版社,1997.
吳增強.學校心理輔導活動指南[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996.
李學衣.班級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葉宇丹(1985.9—),女,江西余干人,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