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中,教育工作也在不斷地改革,而在這一情況下,傳統(tǒng)地理教學模式受到了較大地沖擊。在高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地理在其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也并不受重視,導致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在地理課堂中通過小組討論教學的方式進行相關(guān)的學習工作,對于學生的成績有非常大的幫助。本文就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了綜合性的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小組討論的概念,并介紹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的主要方式,最后提供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的應用效果。希望通過對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研究可以為其實際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動力,幫助其實現(xiàn)更大的進步,為學生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供更大的幫助。
關(guān)鍵詞:小組討論教學 高中地理 課堂教學
前 言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講,現(xiàn)階段對于教育改革的重視程度不斷的提升,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實施教育改革工作也成為現(xiàn)階段的重點。創(chuàng)新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可以為我國地理整體教學水平提供非常大的幫助,小組討論的方式可以為其實際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動力,更有效的解決相關(guān)問題。小組討論的方式可以使學生主動完成學習工作,可以使其在實際討論的過程中掌握地理學習的重點,為提供提高成績的方式,所以需要將其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之中,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幫助。
一、小組討論的概念
課堂小組討論指的是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小組或者是小團隊的方式進行相關(guān)的研究與辯論,借此探索出知識實際內(nèi)涵的教學方式。這一方式對于高中生來講,可以幫助其與教師和同學之間進行互動,使其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與合作能力等,使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的提升。從我國教育機構(gòu)的實際情況來講,大多數(shù)高中都是通過大班授課的方式,要想讓教師在一節(jié)課中與所有的學生都產(chǎn)生互動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需要使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變成課堂的重心,通過學生之間的促進效果,為其實際發(fā)展提供動力。
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的主要方式
(一)按照差異進行分組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對高中生的生理與心理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在建立學習小組的過程中,需要對高中生的特點與知識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在分組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科學性,分組的同時需要重視組內(nèi)成員存在不同、而組間情況基本相同的分組方式,使所有學生都可以按照不同的能力情況獲得綜合性的分配,縮小不同小組之間的差異。還要設(shè)立相關(guān)的管理人員,讓組織能力較高的成員擔任這一工作[1]。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組間差異過大,使學習的實際效果與狀態(tài)等出現(xiàn)不同,導致小組討論的實際效果下降很多,對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例如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成績進行排序,使每組都有成績較好的學生,并按照學習成績學生的組織能力安排相關(guān)的負責成員,還要安排可以帶動氣氛的成員,使所有的學生都有屬于自身的分工。
(二)保證師生作用發(fā)揮
在建立討論小組模式之后,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討論之前提出問題,而學生展開相關(guān)的討論工作,并進行適當?shù)闹笇Чぷ鳎瑤椭鷮W生進一步的提升學習效果。但是很多教師在使用這一方式之后,就不再進行相應的講解工作,僅僅是保證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識點的討論上。這一情況就會使得教師不能發(fā)揮出自身的實際功能,教師需要承擔起組織者與幫助者的職責,通過更有效的方式促進課堂的順利進行,使課堂可以更好的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參與到不同的小組之中,了解到不同小組討論的情況,并進行適當?shù)闹更c,幫助其解決問題,使討論可以繼續(xù)向前進行。例如在學生不能確定冷鋒知識中冷氣團與暖氣團運動情況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囊龑W生不同氣團的特點,并從這一角度出發(fā),使其可以有效的解決相關(guān)問題。
(三)建立合理討論制度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如果在分工方面并不是非常的明確,就容易導致實際效果較差,雖然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非常認真,但是實際討論效果卻并不是非常好。所以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完成分組與動員工作,使小組中的有負責管理與學科學習的負責人,保證相關(guān)問題可以有效的解決,進一步的調(diào)動小組學習人員的工作能力,更好的提升討論實際效果。教師在不僅需要準確的表達自身的想法,還要讓學生學會傾聽與表達,重點掌握合作學習的使用效果[2]。
三、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的應用效果
通過討論教學模式的使用可以為地理教學工作提供更大的幫助,為其實際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動力。
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更有效的利用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來講,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習較差的學生帶來更多參與到課堂中的機會,對學生的成績提升可以起到更好的發(fā)展。而且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課堂準備工作,而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讓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且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所有的學生都需要認真的完成自身的工作,更好的認識到自身對于團隊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責任感,使其解決問題能力進一步的提升。
結(jié) 論
小組討論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這一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容易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所以要想保證這一方式可以發(fā)揮出更好的效果,就需要通過更有效的方式將其解決,使其實際發(fā)揮的作用進一步提升。通過將這一方式使用到高中地理課堂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相關(guān)研究的實際效果,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更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陳郗.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法”探究——《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學啟示[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10):171.
[2] 楊伶俐.在地理統(tǒng)計圖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以氣溫日變化曲線圖教學為例[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14(04):64-66.
作者簡介:蘇元芳(1989.01),女,漢,籍貫青海省化隆縣,單位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地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