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是幼兒成長的重要推動力,在良好的幼兒教育下,幼兒可以獲取知識、收獲快樂,同時還有助于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對于每個人來說,自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素質之一,是事業(yè)的生活成功的源動力,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需要重視自信心的培養(yǎng)。本文對幼兒自信心缺失的原因概述,并分析如何在幼兒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希望幼兒可以帶著自信心迎接美好的人生。
關鍵詞:幼兒教育 自信心 培養(yǎng) 分析
自信心可以體現(xiàn)一個人良好的心理品質。在幼兒教育中,會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對幼兒的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幼兒認知能力較差,交往能力不足,難免會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難題,進而對幼兒的自信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很少參與集體活動,也不愿意和其他伙伴進行交流,對很多事物都存在刻意回避或者恐懼心理,而廣大幼兒教師必須及時解決這種問題才能確保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
一、幼兒自信心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保護過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很多幼兒得以在溫馨的環(huán)境下成長,而在家庭人員構成中,除了父母還有老人幫助照料幼兒,而幼兒正在家庭中的地位超然,家長很少因為幼兒犯下錯誤責罰。這樣的教育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幼兒快樂成長,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幼兒缺乏鍛煉,探索意識也不足,最終導致幼兒獨立性較差,并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當幼兒進入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就會暴露性格孤僻等缺陷,一旦在學習和生活中受到打擊就會出現(xiàn)自卑心理[1]。
(二)教師的過多批評
幼兒十分重視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得到教師的表揚幼兒會感到興奮,如果犯了錯誤遭到教師的批評就會產生沮喪的情緒。而部分幼兒教師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容易用“你怎么這么笨”、“你這樣做是不對的”等語言,而幼兒幼小的心靈就會受到傷害,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變得不愛積極表現(xiàn),逐漸萌生自卑心理。
二、如何在幼兒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
(一)多利用鼓勵的目光和話語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
幼兒在幼兒園中會接受知識的學習,也會參與到游戲和活動中,對于幼兒展示出積極參與的熱情教師要給予肯定的目光。在學習和活動結束后,教師會對幼兒進行評價,而評價的結果也會對幼兒的自信心產生很大的影響。傳統(tǒng)的幼兒評價模式下,部分教師用成人的標準要求,這本身就不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如果教師一味地對幼兒進行責備,幼也會認為教師說的對,進而開始否定自己。因此,教師要善于從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出發(fā),多采用鼓勵的教學策略,使幼兒逐漸建立自信,教師要對幼兒點滴的成長給予肯定。此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要對幼兒好的行為進行表揚,鼓勵幼兒多交流,展示出愛心,當?shù)玫浇處熀图议L的表揚后,幼兒的潛能就會被激發(fā),進而更好的融入到班級中,與小伙伴共同成長[2]。
(二)多為幼兒制造成功的機會培養(yǎng)其信心
幼兒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不論是價值觀的形成還是身體的成長都需要得到高度的關注。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培養(yǎng)自信心的機會,讓幼兒對自己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個簡單問題的回答,一次手工課做出的作品,或者一次偶然的飯前洗手行為,都是幼兒做出改變的第一步,教師不僅要看在眼里,更要對幼兒的改變進行夸獎和肯定。但是不可以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就欺騙幼兒,而是要針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適時的提供機會。比如部分幼兒對自己的動手能力缺乏信心,那么教師就可以在手工課中為其安排簡單的內容,比如剪紙和粘貼畫,都是容易操作的內容,每當幼兒完成一次作品,對其信心都是極大的提升,而教師在班級點評中對其鼓勵的話語,會讓幼兒收獲到更多的快樂。再如,部分幼兒身體素質較差,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活動起來,去不斷挑戰(zhàn)自己,幼兒展示出堅持不懈和努力拼搏的精神也理應收到教師的表揚。教師為幼兒提供感受成功和快樂的機遇,不僅有利于幼兒信心的建立,還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3]。
(三)教師和家長調整對幼兒的期望
常言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期許,而這份期望也是衡量幼兒能力的標準之一,通常情況下,幼兒收獲成功后,自信心也會隨之提升。反之,幼兒經常失敗,不能達到教師和家長的期望,就不利于自信心的培養(yǎng),幼兒的內心承受能力較弱,而作為教師和家長就要降低標準,不要給幼兒心里太多的壓力。在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期望,讓幼兒容易實現(xiàn)目標,達成愿望,比如幼兒剛學會畫圓形就讓幼兒畫出人物頭像,或者讓3-4歲的幼兒學習大齡幼兒的知識顯然是在拔苗助長,如果外界一味地對幼兒高要求,則十分容易讓其受到傷害。因此,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幼兒的期望值,要把握好尺度,鼓勵幼兒成長,同時注意信心的培養(yǎng)。
(四)教師要培養(yǎng)幼兒的受挫能力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會品味成功的喜悅,也難免會經歷失敗。因此,教師要引導幼兒正確看待自己成長中的失敗,以此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教師要告知幼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遇到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只要具備信心,就有希望獲得成功。比如幼兒剛學習使用筷子時,大吵大鬧是幼兒的共同特征,這時教師首先要讓幼兒保持冷靜,并且耐心的教導幼兒如何使用筷子,通過幼兒的多次嘗試,就會慢慢的收獲成功。比如幼兒在游戲時不經意的推搡小伙伴,如果教師一味地指責幼兒不可取的,可以引導幼兒進行道歉去彌補自己的過錯,培養(yǎng)信心[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信心是幼兒成長的催化劑,幼兒帶著信心可以更好的面對學習和生活,并終生受益。幼兒時期是幼兒學習知識和培養(yǎng)信心的關鍵時期,教師要通過靈活的策略培養(yǎng)幼兒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最終實現(xiàn)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麗紅. 淺議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J]. 考試周刊, 2015(78):184-184.
[2] 張雪秦. 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J]. 時代教育, 2015(4):257-257.
[3] 龐潔. 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J]. 神州, 2017(4):273-273.
[4] 柴禰怡. 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策略[J]. 讀書文摘, 2016(14).
作者簡介:嚴鳳芳(1973.12-),女,漢族,上海人,上海市寶山區(qū)楊泰三村幼兒園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