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友誼 袁芳衛(wèi)
摘 要:文章以當代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手機依賴對他們心理行為的危害,具體表現(xiàn)為手機依賴引起中學生的品德心理沖突、信息認知沖突,導致中學生的人格障礙、學業(yè)荒廢等。此外,手機依賴對中學生產(chǎn)生的生理危害、給學校管理帶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關鍵詞:手機依賴;危害;學校管理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9-12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1-0038-02
近年來,中學生已成為手機使用的主要新生群體。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中心的調查報告,2014年最主要的上網(wǎng)設備是手機,我國網(wǎng)民以10~39歲年齡段為主要群體,其中初高中學生為手機網(wǎng)民主要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討這一群體的手機依賴狀況和特點,認識手機依賴給中學生帶來的危害,為預防和改善中學生手機依賴的狀況提供了一條新思路,對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社會意義。
一、手機依賴給中學生帶來心理危害
(一)手機依賴沖擊中學生品德心理
一是道德認識淡化。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還不夠強,難以抵御手機瀏覽到的各種不良信息的侵蝕,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有80%的中學生認為不文明語言在手機上網(wǎng)中是可以使用的,并且他們認為使用這些語言顯得很潮、很親近、很便捷。某學校竟出現(xiàn)“高一年級作弊群”的QQ群,加入該群的學生達80余人,他們不認為手機作弊是不光彩的行為。
二是道德意志消解。“手機依賴癥”者使用手機時間失控,由此產(chǎn)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應。這給中學生道德意志造成極大挫傷,它在破壞中學生的正確認知和正常身心健康的同時,也破壞了他們的意志品質,如自覺性、堅韌性、果斷性和自制性,導致中學生的自律意識、自我約束能力大幅下降。
(二)手機依賴對中學生信息認知的影響
一方面,注意的范圍減小。中學生一旦手機在握,就會被它吸引,他們會花大量的時間耗費在手機上。這樣,對周圍其他事物的注意范圍就會縮小,對報紙、雜志、廣播甚至是電視等這些傳統(tǒng)媒體的接觸減少,有的甚至完全不接觸。
另一方面,思維水平降低。智能手機強大的上網(wǎng)功能,讓中學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接受海量信息。這些信息在中學生的頭腦中處于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tài),無形中干擾中學生的學習、思考和價值取向。從而影響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這樣勢必導致中學生思維能力的下降和鈍化,削弱他們的思考力,導致思考的平面化、單向化,并且產(chǎn)生一定的信息技術依賴。
(三)手機依賴導致中學生的人格障礙
中學生如果沉迷手機,就會減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封閉自我。這種封閉使得人格也向著封閉方向發(fā)展,表現(xiàn)為疏于與人交往,言語不多,思維遲緩;在手機世界里交流起來得心應手,卻不能和現(xiàn)實中的人正常交流,甚至對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產(chǎn)生排斥。隨之而來的是意志消沉、厭學情緒滋生、與教師和家長教育管理的對抗。
二、手機依賴導致中學生學業(yè)荒廢
智能手機的上網(wǎng)功能使它成為一個浩大的信息、知識、娛樂的海洋,多媒體又賦予了它強大的藝術表現(xiàn)力,加上它的即時性、便攜性特點,很容易被中學生青睞。有的深陷其中,當然就耽誤了學業(yè),主要表現(xiàn)如下。
(一)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
當前,很大一部分中學生熱衷于通過手機用QQ或微信聊天、發(fā)表動態(tài)、刷微博、購物、看網(wǎng)絡小說、玩游戲、拍照、聽歌,耗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有的學生不顧學校的明文規(guī)定和課堂紀律,在課堂上也偷偷地使用手機。這樣,學習注意力被完全分散,正常的學習時間被擠占,學習任務不能如期完成,更談不上學習效果。
(二)學習興趣嚴重受挫
有些學生本來對學習還保有一定興趣,因為手機導致學習注意力分散。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喪失已有的學習興趣或者使自己的興趣轉移到學習范圍之外,滋生厭學情緒。
(三)學習目標迷失
中學生長期使用手機,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手機世界里,他們到學校來與手機貼心為伴,到家里去手機不離手,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輕則不理不顧,重則奮起反抗。沒有人生規(guī)劃,對自己的學習行為不作安排,積極向上的情緒消減。
(四)學習能力降低
一方面,手機上網(wǎng)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寬了他們的學習空間。但是,對于網(wǎng)絡資源,中學生不是探求者而是消費者。中學生以“看”的方式而不是以“想”的方式來認識世界,久而久之,會降低自身的思考力量,弱化自身的辨別能力,從而缺乏獨立思考、缺乏自主性。另一方面,手機依賴隔斷了中學生個體與鮮活的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人類除了先天的本能,包括生活能力在內的一切能力都是通過學習得來的,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習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很顯然,手機依賴者沒有興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的這些能力。
三、 手機依賴給中學生帶來生理危害
手機輻射對青少年大腦神經(jīng)的潛在危害非常嚴重。很多專家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統(tǒng)較成人脆弱,因而特別容易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出現(xiàn)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等癥狀。而手機游戲也有可能使學生耳聾。一般來說,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當把手機放在耳邊時,有些游戲的伴音如噴氣式飛機發(fā)動機旁邊的噪音一般大,最大的手機噪音達133分貝,大大超過了120分貝的痛苦極限。
手機依賴給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兒科副主任杜軍保說,大劑量的電磁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不利,還會帶來諸如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長時間低頭玩游戲,會對學生的頸椎帶來很大傷害。此外,長期使用手劃動手機屏幕,還會導致學生手指發(fā)育畸形。
手機依賴甚至會使人發(fā)胖??茖W家發(fā)現(xiàn),長時間使用手機的學生健康狀態(tài)較弱。同時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長時間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減少了了鍛煉時間,長時間靜坐、躺著,從而易導致肥胖。
四、手機依賴給學校管理帶來極大的不利
首先,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高中生自控能力較差,當他們認為課堂內容感覺枯燥乏味時,就會用手機玩游戲、發(fā)短信、甚至通話,課堂紀律及聽課質量受到影響。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和干擾他人的學習、生活。 同時,學生利用手機考試作弊,不僅嚴重違反了考試規(guī)則,影響還很惡劣。很多學生熱衷網(wǎng)購,影響學習和校園秩序,給學校管理帶來不便。
其次,給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添新的難度。 手機已經(jīng)實實在在地成為中學生早戀的“幫兇”。? 通過手機傳情、談情,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手機成為他們談情說愛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
再次,引發(fā)新矛盾 。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影響正常學習、生活秩序,誘發(fā)新矛盾。 一些學生閑來無聊,用手機招惹是非,侮辱他人,引發(fā)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爭執(zhí),甚至引發(fā)惡性的打斗事件 。此外,學校對學生手機使用的禁令,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惡化,師生之間的矛盾升級。因為禁用手機而導致的學生手刃教師、學生跳樓等校園重大事件時有發(fā)生,讓學校不得不認真反思和探索手機管理過程中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春瓊,王云強.中學生品德心理與道德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徐 華,畢鑫強.中學生手機依賴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心理研究,2014(4):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