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朝 楊素娟
【摘? 要】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已經進入網絡時代,在網絡時代下高校應當要準確把握網絡時代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所存在的變化,從而增強自身的互聯網管理思維,注重信息化管理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這就需要高校中的相關管理人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高校的信息化意識、注重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以及提升教職人員自身的網絡技術。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發(fā)展策略
引言
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發(fā)展能夠更好地服務高校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還能促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溝通,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有利于實施個性化教育以及各種多樣化的教學管理活動。所以說,只有注重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管理,才能夠促進高校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顯著的提升教育教學管理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1針對于當前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發(fā)展中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分析
高校中的互聯網思維較為薄弱,在當前教學管理實踐工作中部分高校還是一味的采用傳統的班級管理手段,在這種管理手段中很難實現教學質量的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因為在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由于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性,其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和性格個性特征不同,學習、課外活動中都已經突破了班級的界限,而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則表現出不專業(yè)性和不全面性。雖然說,在互聯網背景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但是由于相關管理人員自身的互聯網思維較為薄弱,并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重視互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所以很難落實教學管理信息化。除此之外,在社會不斷發(fā)展中互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這讓高校中的管理人員也意識到了開展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在當前教學工作中也注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設進度相對緩慢。所以,存在著建設滯后以及信息化資源重復建設等不良問題,不能夠滿足當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實際需求。
2針對于加強高校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意識的分析
要采取措施進一步加強高校的信息化意識,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實現信息化需要各個部門相互配合和交流,并且要求所有的教育教學工作人員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其中,這就需要其具備良好的信息化意識。如果高校全體人員的信息化意識較為薄弱,那么很難全面的體現出信息化管理的價值和作用,高校中的相關管理人員要在以后的各項工作中重視信息化管理的宣傳力度以及培訓,讓更多的教職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養(yǎng)成良好的互聯網思維,增強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識,最大限度地擴大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的實際范圍。與此同時,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信息化還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的學習過程當中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化素養(yǎng),合理的為學生們增添課程,注重對學生計算機信息技術等課程的教學,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全校內形成信息化管理氛圍,實現教育主體和客體兩者之間的有效信息交流和溝通,營造一種良好的內部環(huán)境。
3針對于注重高校信息化教育建設工作的分析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當前高校建設工作重視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那么在高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中要對信息化建設關注和重視,并且綜合考慮當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來優(yōu)化和完善數字化校園網絡建設工作,為其制定長遠的規(guī)劃,最終達到保持經濟投入穩(wěn)定性的目的。但是在高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中難免會存在的一些阻礙因素,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阻礙校園信息化建設工作各種不良影響的發(fā)生,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要全面的排查,并且及時的排除。也可以根據各院系教學以及人才培養(yǎng)所存在的不同需求,來建立一種具有差異化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塊。還應當為學生們建立自主學習網絡平臺,通過這種手段來豐富數字化學習資源,讓學生有著更加多樣的學習資源和途徑,實現教師和學生能夠利用校園網來隨時隨地的獲取知識,避免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除此之外,高校應要注重網絡教育資源的建設以及管理工作,實現建設和管理工作具有層次性以及多樣性的特點,完成信息質量的嚴格把關,對相對傳統落后以及不健康的資源信息進行及時的歸納、篩選以及淘汰。而對校園網絡系統也要開展定期維護和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校園網絡處于一種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狀態(tài)中,更好地服務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各項工作。
4結束語
教師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要改變傳統落后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順應社會的發(fā)展,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潮流,增強自身的信息化意識,并且注重自我學習,不斷提高信息化素養(yǎng),才能夠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以及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與此同時,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也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各高校應當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注重采用現代信息化技術,積極的探索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為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管理的專業(yè)化、科學化以及現代化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於南軍,李珍榮.以項目化課程建設為切入點,努力提升學校教學信息化建設水平[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
[2]蔡婷婷.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和策略——以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6(08)
[3]張春柳.民辦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模式與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246-247.
[4]丁奕元.新媒體時代醫(yī)藥類高校教學管理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0):90.
[5]張雪.藝術高校教學管理現狀和措施分析[J].現代企業(yè),2019(10):138-139.
[6]李美麗,趙丹,唐卓.談當代高校教學管理理念[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5):557-560.
[7]邱坤.基于“互聯網+”智慧教室建設與教學管理研究[J].電子商務,2019(10):82-83.
[8]張江漫.現代信息技術對高校教學管理模式變革的思考[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31(19):233-235.
[9]陳若仆.職業(yè)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分析[J].河北農機,2019(10):82.
[10]魏鋒濤,楊明順,劉永,韓周鵬.高校實踐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探索與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9,6(79):312-315.
作者簡介:秦立朝(1978.01--),男,漢族,河北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
楊素娟(1978.08--),女,漢族,新疆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