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松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第二中學 224100)
“讓學”就是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學習的過程,“引思”就是引發(fā)、引導、引領學生思考.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發(fā)展為目的的,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能主動學習,能學有所獲.在傳統(tǒng)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講授模式,故而學生是“受”,是一種被動的接受.新課改下的初中化學則提倡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強調是要讓學生“學”,讓學生“思”.的確,唯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主動起來,化學課堂才會更加有效.讓學生“思”,就是要能立足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從而更好地獲得對化學知識的構建.
要讓學生能主動思考,不能單純依靠語言直觀方式引導,而要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以直觀方式來給予學生感官刺激,尤其要注重以生活中學生所熟悉的事物來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思考.如“溶液”的形成中要讓學生了解“溶液”,由運動后喝淡鹽水而引出“淡鹽水是怎么得到的?”啟發(fā)學生思考,由淡鹽水而引出“溶液”的概念.如此,結合生活實際,學生容易理解概念.
在化學課中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從學習教材來啟發(fā)學生思考,一是要注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情境設計.如“水的組成”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直接回答:水是由什么組成的?不少學生回答:水是由水元素組成的.那么,水到底是不是一種元素呢?由此而引導學生先閱讀教材中的“水的組成揭秘”,由此而引入電解水實驗.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的問題不宜太難,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在思考中了解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否則,問題太難,容易影響學生思維,不利于對新知的探究.
除了導入環(huán)節(jié)需要以情境來引出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外,在課堂探究活動中,也可讓學生從自己身邊的情境來思考.如“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為更好地引導學生猜想,可結合生活中燒蜂窩煤或木材燃燒的案例,引出問題“1.燃燒后剩下什么?2.物質的質量是減輕了還是增加了或是不變?”由此問題而引導學生猜想,接著引入實驗來驗證猜想,從而展開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
傳統(tǒng)化學課中,教師更多的是按照備課內(nèi)容向學生講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不強.新課標下的化學教學提倡要讓學生主動經(jīng)歷知識的構建過程,提倡合作探究,就是要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通過活動、問題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組內(nèi)相互展開交流、探討活動,由此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確,合作探究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具有積極意義.
在合作中提倡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活動,促進學生思考,問題的設計定要科學合理,要切實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來設計問題.如“溶液的濃度”的教學中,導入新課并展示兩只試管盛有不同顏色的硫酸銅溶液,引導學生觀看并猜想其濃度,設問“顏色深的濃度就一定大嗎?”“用什么方法判斷哪只硫酸銅溶液濃呢?”在學生猜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實驗(分別在3支試管中加入約0.5g、1g、1.5g的固體硫酸銅,再分別倒入10mL水,振蕩溶解后,比較三種硫酸銅溶液的顏色),過渡提問“哪支試管中的硫酸銅溶液最濃?”結合實驗現(xiàn)象組織學生討論,由此而讓學生明確僅憑肉眼難以判斷,再次設問,如果遇到無色無味且不能品嘗的溶液是怎么判斷溶液的濃度呢?由此而引導閱讀教材,展開廣泛討論.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教師再拋出“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概念,讓學生在思考中探究,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學源于思,思起于疑,但在以往的初中化學學習中,學生大多不喜歡提問,一是因為他們害怕提問后遭遇教師批評,二是在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下,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沒有形成主動提問的習慣.在化學課教學中,一是要轉變教學觀念,多鼓勵并引導學生提問,二是要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把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和同伴間展開交流活動,也可向教師請教.
在化學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問,一是在組織學生自學生時要大膽題問.如“酸堿的化學性質”的自主學習中,因學生還沒有親自試驗,學生就會對稀鹽酸和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產(chǎn)生疑問,有了這一疑問,經(jīng)過課堂中的實驗,學生會對其原因更加深入地展開探究.二是在課堂探究活動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針對學生不懂的問題,要給予相應的指導.以“酸和堿的反應”的教學為例,結合猜想而引導學生選擇實驗(如稀NaOH溶液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再滴加稀鹽酸振蕩后溶液由紅色變無色)方案并合作實驗后,有學生就提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問題,由此問題而啟發(fā)學生思考它們是不是中和了,要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證明.如此,順著問題拓展,課堂在探究中順利展開.
“讓學”是引思的前提,“引思”是“讓學”的目的,“讓學”與“引思”不可分割.要讓“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全面走進課堂,只有立足學生主體,通過情境而啟發(fā)學生思考,在探究活動中以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自主提問,主動思考,引導學生在“讓學”中學會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引思”中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探討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要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中更好地獲得對化學知識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