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育的趣味性不是很高,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很難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是很高??鞓方逃睦砟罹褪亲屝W語文的課堂充滿快樂和樂趣,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使得學生喜愛語文,學生的各個方面得到均衡的發(fā)展。
關鍵詞:快樂教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 引言
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工具性學科,小學語文教學的好壞直接對學生的各種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高度。但是,目前的教學理念過于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性,很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體驗到快感?,F(xiàn)在普遍流行的快樂教育理念能夠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體驗學習小學語文的樂趣。那么,如何在課堂中實踐快樂教育的理念,值得廣大教師群體的思考與行動。
二、 快樂教育的內(nèi)涵與特點
(一) 快樂教育的內(nèi)涵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教師一直處于支配的地位,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學習氛圍的壓抑和沉悶,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并不高,覺得學習就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而且也沒有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成為快樂教育的根本目的,快樂教育就在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了。
什么是快樂教育,不同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一種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快樂教育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習潛能,自覺而有激情地學習知識。這就是快樂教育的應有之意。
(二) 快樂教育的特點
快樂教育主張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教師開開心心地教,學生快快樂樂地學,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十分融洽,注重學生的情緒體驗,讓學生體驗到獲得新知識的快樂和喜悅。綜合快樂教育的特點,作者認為快樂教育有以下特點:一、趣味性是快樂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師應該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比如,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等等方面,把有趣因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教育的實施必須和歷史上的教育理念相一致,要把這種思想傳輸給學生和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物教學。在實踐快樂教育的理念時,首先要構建出快樂教育的構架,即輕松的課堂氛圍、友好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并把它帶入課堂教學中。最后,快樂教育的理念必須得到有效的落實。廣大學者都普遍認同快樂教育的理念,并且把它和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進行比較,充分肯定了快樂教育的正確性。只有如此,才更能促進學生教育的高效率。
三、 快樂教育的教學理念
(一) 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趣味性
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不能使學生感到快樂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缺乏趣味性,但是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是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和充滿探索欲望的時間段,這就使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特點之間充滿了矛盾,造成了學生無法從語文課堂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引進快樂教育的理念,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提升語文課堂的學習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學習《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老師可以邊播放幻燈片邊講授課文知識,全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愛上聽課,從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
(二) 借助激勵刺激的語言,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
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行為,他們所處的年齡段決定了他們敏感的性格特點,老師一句肯定的話語就能讓他們開心很久,一句批評就可以讓學生沮喪好幾天。所以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育中要讓學生多獲得鼓勵,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大的信心來完成小學語文的學習,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比如在學習南沙群島這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一些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音頻和視頻,而且老師要多向?qū)W生提問,學生回答出老師提的問題后,老師要對學生回答了正確答案這一舉動大加贊善,使學生充分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肯定。如果學生回答的問題不是十分的準確,老師也應該給他們鼓勵:“其實你觀察問題的方法還是很正確的,如果你能回答的更準確一些的話那就更好了”在老師鼓勵性的話語下,學生即使是回答錯了也不會感到十分的尷尬,并且還能重新發(fā)掘自身的優(yōu)點,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總之把快樂學習的觀念引進到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來,可以十分顯著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廣大師生應該積極踐行快樂教育的理念,用這種理念來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
(三) 構建生動活潑的師生關系,以民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是最核心的要素,他們之間的溝通是否順利和融洽決定著課堂的學習氛圍,對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老師就更應該重視自己同學生之間的關系了,也應該重視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與學生建立起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老師在學生陷入困境和低谷的時候都應該真誠地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當學生獲得進步的時候,老師應該給予真誠而熱烈的祝福。在新型師生關系里,老師應該更注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他們普遍缺乏自信和信心,所以老師們要對他們多加引導,幫助他們重建自信,哪怕是思維上的一個提醒也會讓他們自信滿滿,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小學語文的學習中來,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總之,把快樂學習的理念和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結(jié)合起來,可以顯著地提高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廣大教師群體應該全面貫徹落實快樂教育的教學理念,用它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趙夢游,朱華.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17-19.
[2]劉敏.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中華少年,2016(18):49-50.
[3]龍玉新.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措施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19):127.
作者簡介:
黃珊珊,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湖心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