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萍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思維導圖在低年段童話類課文教學中的應用及意義。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核心、學習講述故事,并設計新穎的作業(yè),從而幫助學生習得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 ? 童話故事 ? 語言能力
童話是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是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學體裁。孩子本身就是一部最完美的童話。閱讀童話,可以讓孩子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在低年級統(tǒng)編教材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童話作品。據(jù)統(tǒng)計,在第1~4冊課本中共選用童話29篇,占選文總數(shù)的34.1%。筆者結(jié)合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的教學實踐,認為當孩子的認識水平和童話閱讀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孩子學習關(guān)于童話閱讀的知識和方法。思維導圖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98年開發(fā)的一種幫助學習的語言工具。 它用圖解的形式和網(wǎng)狀的結(jié)構(gòu),加上關(guān)鍵詞和關(guān)鍵圖像,儲存、組織和優(yōu)化信息,可以幫助孩子把抽象的思考具體化。在低年段童話類課文教學中,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童話故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一、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故事內(nèi)容
我們常將“童話”和“故事”連在一起說成“童話故事”,故事是完整的,就應該從整體入手。仔細觀察一些教師童話類課文教學的課堂,會發(fā)現(xiàn)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罢n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哪里講的是起因,哪里講的是經(jīng)過,哪里是結(jié)果?”“這些詞語可以去掉嗎?”……瑣碎的問題使得孩子在思考、回答的過程中忘記了童話的神秘性,感受不到閱讀童話的樂趣。
教師應在課堂上引領(lǐng)孩子初步感知童話的文體特征。對于低年段的孩子而言,圖像和顏色的吸引力遠遠大于文字。因此,在童話故事的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式的板書引導學生閱讀思考,不僅能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幫助學生迅速掌握文章結(jié)構(gòu),還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一個完整的故事,就應該從整體入手,只有整體感知,才不會破壞故事的完整性。
如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蝌蚪找媽媽》一文中有兩條主線:一是小蝌蚪遇到了誰,二是小蝌蚪身體的變化。教學時,教師可準備好相應的圖片,先和學生一塊梳理主要問題,比如:小蝌蚪遇到了誰?說了些什么?用這些問題串聯(lián)成完整的童話故事。孩子置身于童話情境中,一邊理清故事情節(jié),一邊感受小蝌蚪的成長。這時候的學生,一定會陶醉其中,被故事深深吸引。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討論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利用線性導圖(如圖1所示)整合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然后尾巴變短,最后尾巴不見了,小蝌蚪就變成了青蛙。
二、借助思維導圖,引導講述故事
統(tǒng)編版教材低年段入選的童話故事,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有趣,保持了口語的特點;情節(jié)簡單、形象鮮明、結(jié)構(gòu)反復,具有“講故事”的特征。這些對于低年級孩子的語言習得具有積極的作用。在童話教學過程中,復述、講故事仍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guān)于低年段學生復述的要求是這樣的:“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边@一學段注重對故事性強的作品進行情節(jié)的復述,要求學生復述時能緊抓基本情節(jié),復述出故事大概。如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蜘蛛開店》一課課后練習的“思維導圖”(如圖2所示),清楚地表達了蜘蛛開店三次更換招牌的過程。在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借助這個思維導圖來復述故事,引導他們把故事講生動、講有趣,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借助思維導圖,布置新穎作業(yè)
在小學階段,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比較簡單,大多數(shù)偏向于具體形象思維方式,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內(nèi)容,學生就不能做到很好的掌握,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因而,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盡量布置一些趣味性強的家庭作業(yè),讓學生感受到做作業(yè)的快樂。
“讀”是吸收和內(nèi)化,“繪”是表達和外化。課堂上,教師的多次示范,孩子心里也有了小小的萌芽,他們識字量不大,會寫的字不多,但是他們樂于用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可畫一些線條、圖像,用上自己喜歡的色彩與關(guān)鍵詞等,來整理故事信息。他們還不具備完整的書寫能力,但他們可以說,可以畫,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畫出來。
如學完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我是一只小蟲子》一課后,讓學生回去試著畫一畫思維導圖“做一只小蟲子好不好”,還可以進行實踐拓展主題“我是一個小孩子”。學生雖然還不具有寫作的能力,但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進一步提升思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借助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童話故事情節(jié)進行梳理、復述,激發(fā)閱讀興趣;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從而幫助他們習得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
(作者單位: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