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景和
[摘要] 目的 探討形成性評價體系在婦產(chǎn)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作用。方法 共納入2017屆護理專業(yè)學生120名為對照組和2018屆護理專業(yè)學生120名為觀察組,根據(jù)婦產(chǎn)科護理的課程特點,引入形成性評價體系,以該體系指導婦產(chǎn)科護理的實踐教學,分析形成性評價考核體系實施前、后中的教學效果、教學滿意度以及實踐操作成績和理論考試成績等。結(jié)果 實施形成性評價體系后,觀察組的操作考核成績和理論考試成績?yōu)椋?1.12±8.22)分和(90.32±8.1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學生對形成性評價的總滿意度為96.67%,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形成性評價在婦產(chǎn)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可獲得較高的學生滿意度,同時可以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增加學生的臨床實踐技能。
[關鍵詞] 形成性評價;婦產(chǎn)科;護理;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R47;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2(b)-0110-03
The Rol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LU Jing-he
Department of Surg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Gannan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Ganzhou, Jiangxi Province, 3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Methods 120 nurses in the 2017 nursing class and 120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2018 nursing majo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a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was introduced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effect, teaching satisfaction, practical performance and theoretical test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Results After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was implemente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cores and theoretical test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91.12±8.22)points and (90.32±8.14)poin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was 96.67%, which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Formative evaluation can achieve high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skills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 Formative assessmen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導致學生的臨床綜合實踐能力較差。婦產(chǎn)科護理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目前學生對婦產(chǎn)科的臨床實踐能力存在普遍較差的情況,學生的自律性和主動性均不足[1]。因此,該校將引入形成性評價體系,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納入2017屆護理專業(yè)學生120名為對照組和2018屆護理專業(yè)學生120名為觀察組;均為女性,對照組年齡16~20歲,平均(16.98±2.24)歲;觀察組年齡16~20歲,平均(17.11±2.12)歲。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該項課題研究,能主動配合問卷調(diào)查的開展,能真實反映自身學習情況。
1.2 ?方法
學生根據(jù)實驗要求進行分組,教師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對學生存在的一些疑惑進行解答,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主要是使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能夠得到很好的掌握,能夠更加理解實踐操作的流程和相關的理論知識,通過與實踐相結(jié)合,可以更加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性評價要求教師在授課的環(huán)節(jié)中要有針對性的講解,在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要構(gòu)建有效的知識框架。教師要重新定位教與學的關系,逐漸退出實踐教學的主導地位,在實踐課堂上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鼓勵學生小組討論和相互評價,加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更加有效地融合于實踐教學中,解決臨床實踐問題。在開展形成性評價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并開展臨床情景模擬,將辯證思維和臨床技能相輔相成,注重考核婦產(chǎn)科的特色問題以及相關的臨床應用和實踐技能操作等多方面的綜合問題。通過多次的訓練和鼓勵,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婦產(chǎn)科護理實踐教學過程中得到更加良好的掌握。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對兩組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比較
實施形成性評價體系后,觀察組的操作考核成績和理論考試成績?yōu)椋?1.12±8.22)分和(90.32±8.1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學生對形成性評價的總滿意度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研究顯示,傳統(tǒng)的實踐考核方式雖然容易執(zhí)行,但是在推廣過程中有難以使教學目標得到實現(xiàn)[2]。婦產(chǎn)科護理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有較強的臨床操作技能,同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和態(tài)度,并且要有真實情景模擬下的臨床操作過程的經(jīng)驗,而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技能方面仍有欠缺[3]。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活動過程中以為了使活動效果達到更佳來進行修改自身軌道所進行的評價[4]。高等教育實行形成性評價的目的,不但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還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zhuǎn)換為主體接受,并轉(zhuǎn)化成主動評價的過程,以主體的地位參與到婦產(chǎn)科護理的實踐教學中,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5]。教師在通過觀察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幫助學生調(diào)整學習方向,提高學習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評價和自身的評價,進一步提高自身在婦產(chǎn)科護理實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教學方法。目前國內(nèi)外主要是通過采取作業(yè)的形式來體現(xiàn)形成性評價。教師需要將理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容易出現(xiàn)遺漏的問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拿出來討論和學習,并且使學生以作業(yè)的形式進行解答問題,根據(jù)學生對此類問題的解答情況進行評價[6]。研究認為,這樣的評價方式仍存在有較大的欠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改革此類的形成性評價方法,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穿插了有效的考核,完善婦科產(chǎn)科護理學課程的考核方式[7]。劉浩等[8]和黃華興等[9]研究均認為,形成性評價的考核應該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考核,應以學生為主體,動態(tài)觀察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中運用知識和展現(xiàn)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該研究在實施形成性評價體系后,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操作考核成績和理論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學生對形成性評價的總滿意度為96.67%,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均認可形成性評價的考核方式和培養(yǎng)體系,通過此類的考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得到了更大的級干部,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臨床實踐中,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豐富學習技能。
綜上所述,在形成性評價的考核方法指導下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適應教與學的關系,通過以學生為中心,多層次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婦產(chǎn)科護理學的實踐技能。
[參考文獻]
[1] ?余欣慧.形成性評價在中醫(yī)婦科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12):96-97.
[2] ?劉連生,李吉平,李栩薇,等.形成性評價在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25):25-27.
[3] ?余和芬,丁衛(wèi),程杉.形成性評價在醫(y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8(7):528-530.
[4] ?徐玢,許蓉,楊鐵城,等.形成性評價在醫(yī)學生德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8(8):803-805.
[5] ?方永奇.深刻認識形成性評價內(nèi)涵促進教學評價改革[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8(6):71-72.
[6] ?周娟,唐雪梅,羅征秀,等.形成性評價在兒科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5):53-54.
[7] ?劉玉梅,劉云儒,于德娥.以形成性評價為基礎,加強職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醫(yī)學教學改革[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6 (9):922-925.
[8] ?劉浩,盛正發(fā).高校課程評價中“形成性評價”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7(4):110-114.
[9] ?黃華興,沈歷宗,凌立君,等.形成性評價在外科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11(2):172-173.
(收稿日期: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