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終身體育的思想在20世紀90年代就被提出,并被積極地應用到各階段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體育技能的場所,也是培育學生終身學習觀念的重要場所。本文在分析初中體育中阻礙學生形成終身體育觀念的問題的基礎上,從習慣培養(yǎng)、優(yōu)化鍛煉方式等方面來淺析如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并將其付諸行動,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各學段的各類體育活動中,以促進學生終身全面地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終身體育;觀點培養(yǎng)
一、 終生體育的概念及初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觀念的意義
(一) 終生體育的概念
終身體育包含兩項概念,一指人從生命開始到結束都要參加和學習身體鍛煉,終身鍛煉成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二指人在終身體育的思想指導之下,進行體系化、全面化體育鍛煉,社會等則需為處在不同時期或不同的生活中的大眾提供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
因此,初中體育課作為學生提高終生體育中初中時期體育運動的主要場所,要幫助初中生進行科學、體系化的體育鍛煉,并使學生認識到運動鍛煉的意義,從而終身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提升身體素質,促進心理發(fā)展。
(二) 初中體育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意義
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是伴隨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而同時發(fā)展進行的,初中階段作為人身體、心理快速發(fā)展成熟的階段,是終身體育教學的重要時期。要想實現(xiàn)終身體育,人自身必須進行規(guī)律的長期的運動,持之以恒地進行,有助于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和產生更好的鍛煉效果。
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能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行為產生多方面的積極意義。首先,初中教育可以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體育技能的鍛煉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心理的發(fā)展、學業(yè)的開展和各項綜合能力的養(yǎng)成;其次,現(xiàn)代化的初中體育,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課堂內外學生都可以較自主地選擇和開展各類體育鍛煉,這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鍛煉、長期運動的行為習慣,而習慣的養(yǎng)成是終身運動得以實施的重要支撐;最后,初中體育中的籃球等運動及各類體育活動,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意識,跑步等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能力,而健美操等課程可以使學生提高運動審美能力,即初中體育能提高學生的多項綜合素質,并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 初中體育中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的問題
雖然終身體育的教學觀點和多種先進的體育教學模式、方式在被不斷地提出和實踐,但由于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學設計、教育理念、教師能力、學生心態(tài)、教學設施等都可能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就目前我國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而言,許多方面阻礙著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和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體育鍛煉,具體問題如下:
(一) 體育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不強,重技術輕理論
具體表現(xiàn)為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如體操課等內容的教學,教師將很多的時間進行動作示范、練習,剝奪了學生自主性的同時,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有些體育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可想而知,缺乏示范教學和學生主體的體育課堂,是多么不利于學生學習體育技巧、形成快樂學習的學習氛圍,不利于學生運動興趣、習慣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和實踐。
而教學中還存在重體育技術的教學,而忽略了體育理論教育的不良現(xiàn)象。初中體育有很多的運動內容,如單雙杠、籃球、排球、足球、健身拳、健美操等,內容眾多,好在具體的技術教學都停留在較簡單的環(huán)節(jié),因此不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但一些教師在課程實踐中,過多地進行技術教學,并讓學生用大量的時間去進行技術動作的訓練,而忽視了一些基本的體育理論的教學,如忽視了終身體育理論的教學。事實上,這種重技術輕理論的教學,本身就不符合終身體育觀念在初中階段的實踐,對體育理論缺乏了解的學生,可能無法形成穩(wěn)定的運動習慣和正確的體育觀念,學生積極參與運動只是單純的表象,而并不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點。
(二) 教師沒有將知識與運用有效聯(lián)系,體育課程評價太過片面
初中學生的心理尚在初步發(fā)育階段,對事物的認知不全面,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教學或讓學生過于自由地進行活動,都不利于學生將體育知識與實際活動相聯(lián)系。若教師或學生只是為了完成課程任務而教學或學習,那么必然缺乏內在的驅動力,學生必然缺乏提高技巧、積極運動的自覺性。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教師教學的問題,還可能與學校體育宣傳不足、學生課業(yè)繁重、學生存在害怕等不良心理、學校體育活動較少等有關,對此,教導處和體育部要積極觀察發(fā)現(xiàn)內在的原因,才能針對性地做出教學調整,幫助學生有效地利用所學的體育知識,在意識的推動下,在行動上更好地進行長期的體育鍛煉。
教學評價對于教學的調整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而如果教學評價存在偏差,與教學目標不相對應,那么可能造成后期教學改革中依然存在以往存在的問題。目前初中體育的教學評價一般以體育測評成績?yōu)橹鳎瑢W習的課堂表現(xiàn)、學習過程、能力差異、學習興趣等較為忽視,具體表現(xiàn)是分數(shù)占比少、不合理。
片面、不合理的教學評價,會使一些用心卻成績平平的學生喪失信心,使一些能力強但在意識上缺乏必要成長的學生驕傲自滿,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體育成績與自身的運動天賦、身體狀況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因此不合理的教學評價,很可能會誤傷運動天賦差的那一類學生,也不利于另一類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
(三) 體育設施不完備,教師能力不足
體育設施是決定體育教學開展好壞的先決性因素,是保障體育課有效高效開展的前提,完善的設施能保證教師教學的有效進行、學生活動的高質量開展。而無論是在鄉(xiāng)鎮(zhèn),還是各類城市,初中校園或多或少都存在體育教學設施建設不完全的現(xiàn)象,特別是對于足球、游泳、健美操等項目,缺少如足球場等必要的設施。造成這一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資金不足,那么對于這類短期內無法解決的設施問題,教師、學??梢酝ㄟ^其他的途徑來補救,如組織校外活動,利用社會場地進行訓練等,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鍛煉的意愿,讓學生走入真正的體育鍛煉中,對運動形成系統(tǒng)、正規(guī)的認識。
而教師的教學水平、運動水平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目前初中的體育教師大都來自各類體育院校,擁有較好的運動水平,但在教學上,可能不如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而老教師存在的問題,往往是教學方法落后,對學生心理不夠了解,因此無法推動學生良好的體育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三、 提高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行為的方法
(一) 培養(yǎng)學生日常體育鍛煉的習慣
習慣的養(yǎng)成對初中生中學階段的體育鍛煉而言十分重要,因為此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較差,大多行為處在半自然的認知狀態(tài),許多事情還是需要教師去積極指導和輔助進行的。
終生體育的觀念本身就是強調人的終生鍛煉,因此讓學生形成運動習慣,能幫助學生在課內、生活日常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煉。體育運動多樣,運動的習慣也是多樣化的,如晨練等習慣,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運動時間。
學生進初中二、三年級的學業(yè)壓力是較大的,初一階段雖然內容不難,但需要學生熟悉新的環(huán)境、形成新的交際圈,課業(yè)更多,可能面臨著人際交往方面的壓力,這些壓力因此可能會削弱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愿望和行動。作為體育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鍛煉,逐步消除學生內心的困惑和各方面的壓力,在校內常見的要求簡單的運動有慢跑、變速跑、羽毛球等,且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堅持不懈等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
(二) 設計適合學生的體育鍛煉方式
初中階段學生的運動能力有限,因此需要設計合適的運動內容和鍛煉方式,以激勵和促進學生長期地堅持運動,這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教師要設計適合學生的鍛煉方式,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場景來考慮,如教會學生踢毽子的技巧,讓學生能夠在小范圍內、快速地進行體育運動,這樣的運動也方便學生利用課余零碎的時間來鍛煉身體。
除了幫助學生長期地堅持運動,還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作息方式和個性化的運動愛好,鼓勵學生對自己擅長或喜愛的運動進行個性化的鍛煉,而良好作息有利于學生平衡自己的精力。
(三) 鼓勵學生自發(fā)地鍛煉體能
體能的鍛煉對于學生長期的進行體育訓練十分重要,因為隨著學生運動技能的精進,需要更強的體能來支撐學生進行體育運動,而好的體能也利于學生進行各項活動和學習,推動學生形成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終生體育也強調人進行長久的鍛煉,因此需要較好的體能做內在支撐。較好的體育鍛煉能夠強健學生的身體,也能加速初中生的身體成長,塑造更好的體型,形成更強的體能。為了使學生能從體育鍛煉中更好地得到體能等方面的提升,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長跑等運動,或鼓勵學生以自身愛好為基礎自發(fā)性地設計符合自己的、科學的運動目標和體能目標,以目標的導向驅動學生進行長久的運動。
(四) 打磨學生長久鍛煉的精神價值
如今的初中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夢想普遍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可能不夠成熟,但那是學生天真、崇高的精神驅動,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終生體育觀念,可以從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精神價值的認知開始,讓學生認知到長期的運動對自身帶來的益處,從而推動學生為了實現(xiàn)目標而進行長久鍛煉。這是雙向互利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也是間接提高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有效方法。實際上,學生長久地進行運動鍛煉,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精力,還有利于學生精神面貌、個人氣質的養(yǎng)成和提升,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復雜多樣的生活,當初中生意識到體育真正的精神價值時,會自主對體育運動產生更高認識、更加熱愛,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并繼續(xù)付諸行動。
四、 總結
綜上所述,不論是課程教學目標還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體育課對初中生都不可或缺,而通過體育教學能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在現(xiàn)代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校、課程、自身能力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靈活地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鍛煉學生的體能、打磨學生的運動精神,以提高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并使學生主動地進行長久的體育鍛煉,促進學生長期穩(wěn)定地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朱建麗.初中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8):31.
[2]趙永生.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淺談[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5(2):170-171.
[3]彭華巖.淺談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新課程研究,2013(5).
作者簡介:
馬存平,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qū)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