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運算能力的就是計算教學。在數學中,運算能力是最基礎的內容,如果想要發(fā)展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就得把計算教學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小學計算教學是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也是小學教育的要求。本文就是針對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計算教學來展開分析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核心素養(yǎng)
一、 引言
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算得快還要算得準。與此同時,也要注意計算的方法,不要過于死板,要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運算的創(chuàng)新。在培養(yǎng)小學生基本的數學素養(yǎng)時要以新課標作為指導理念,再以合適的教材作為基礎來開展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能力,讓他們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念和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更加全面地發(fā)展。
二、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袑W生對計算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吸引他們積極地去學習計算。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就要激發(fā)出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的興趣。
(一) 促進問題情境與數學的有機融合
有效的教學情境對學生產生的幫助很大,可以讓他們更加積極地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如果學生能在情景教學中認識到計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計算教學課堂的氣氛才會更好,學生也容易被激發(fā)出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在進行情景教學時,要注意兩點:一、主題圖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的現實情況來制定。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比較乏味,無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但是如果將主題圖以及情景的創(chuàng)設應用到計算教學中,就可以將教學與學生接觸較多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的注意力更為集中。這樣一來,不僅會讓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地理解教師所講的知識點,還會提高他們聽課的積極性。二、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對于小學生來說,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也比較好動,但是如果讓他們親手去做,就可以讓他們集中注意力,更加透徹地理解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來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二) 在實踐中讓學生體驗學習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目前,數學課程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數學課改重點的工作內容就是讓學生培養(yǎng)起學習的意識以及實踐的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基礎較少,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以及對社會的接觸也比較少。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模擬現實與數學游戲結合在一起來對小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就會感到學習的樂趣。
三、 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計算數學的思路
(一) 增強計算教學目標設置的導向性
教學目標實際上指的就是學生們在一定期限內所取得的成績,因為教學目標能否完成與學生有著很大的聯系,所以教學目標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教學目標是學生以及老師教學過程中的風向標,可以激勵老師兢兢業(yè)業(yè)地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也可以鞭策學生去更加努力地學習。在制訂教學目標時,為了使制訂的教學目標更加科學、合理,教師就應該熟練地掌握學生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一旦教師明確了預期的學生學習的結果,就可以以教學目標作為指向,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教學,讓學生盡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 提高計算教學內容處理的科學性
在小學的教材中,計算內容之間的銜接非常緊密,教材會根據每個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能力來有針對性地編寫。比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法與減法這一章節(jié)時,學生在這之前就已經學習過了整數的加減法、一位小數的加減法、整數的混合運算等,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學生會更加容易理解這個知識點,也能夠更加快速地學習到新的知識。這種編排教材的方式,既遵循了小學生認知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又注意到了原有知識以及學習經驗對小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作用。實際上,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不應該把新的知識單獨列出來,而是應該利用學生已經學習到的知識慢慢地引導他們去理解新的知識,也就是要注重知識的“生長點”以及“延伸性”,將小學階段數學中的計算知識放在一個體系內。因此,在教師對學生進行計算教學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研習教材的知識點以及教學的思路,盡量地吃透教材,這樣才能提高計算教學的科學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以及他們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來為他們制訂合適的教學方案,然后對教材加以開發(fā)、整合以及優(yōu)化,以達到用教材教的目的,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三) 提高計算教學課堂活動的有效性
如果想要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就要把握好數學的本質,也要充分地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實際上,數學計算是在解決數學問題最基本的能力,是演繹推理的一種形式。如果想要計算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就要將其中出現的問題解決掉。例如,為學生樹立一個可以為他們指引方向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最基礎的知識、技能等;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出最優(yōu)的條件,找到自己的教學方法等。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將算理和算法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使用多樣化的算法來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計算素養(yǎng)得到很大地提升,讓他們感知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他們實際解決計算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曉天.淺談數學素養(yǎng)的由來與本質特征[J].小學數學教師,2016(11).
[2]向新強.從知識習得的維度探析小學計算教學[J].課程教學研究,2016(8).
作者簡介:
黃志斌,江蘇省常熟市,江蘇省常熟市楊園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