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文言文知識的特點、文言文教學特點兩個方面為主線展開論述,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為起點,以訓練學生文言文基礎知識為重點,運用新媒體教學手段和積極開展誦讀活動四個方面,結(jié)合自己一線教學實踐來探討如何提升高中文言文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文言文;教學效果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高考語文的難度加大,文言文的學習將成為高中語文學習階段的一大重點和難點。由于文言文學習的艱難與晦澀,學生們?nèi)菀讓ξ难晕男纬蓞拰W心理。同時,作為高中語文教學重點的文言文,在高考語文中占據(jù)較高的分值,所以對文言文的學習不能輕視。高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不斷探索文言文教學的新模式、新辦法,不斷地在潛心研究,不斷適應學生的學習模式,一些模式并得到廣大學生的認可,文言文教學也逐漸成為老師教學的看家本領,并逐漸深受學生喜愛。但根據(jù)現(xiàn)實考試情況來看,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并不達標,遠不能適應高考的新要求,需要一線高中語文老師更加積極地探索創(chuàng)新與總結(jié)經(jīng)驗,促進文言文教學的改革和進步,幫助學生克服對文言文學習的恐懼心理,切實提升廣大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有興趣有能力探索深究文言文,為高考加分、為升學助力。下面筆者試著從文言文知識的特點、文言文教學特點兩個方面,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學效果這一問題加以探究。
二、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最好的動力”,學習文言文也不例外。由此看來,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文言文具備應有的興趣、熱情和動力是文言文教學成功與否的基礎和關鍵。由于每個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的興趣不同、學習能力不一,因此,老師就應該在備課階段對所涉及的知識點潛心研讀、弄懂吃透,對文言文中即將出現(xiàn)的所涉及的政治、歷史、文化、文學、地理等知識點要了如指掌、知其所以然。也許在日常教學中最吸引學生興趣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興趣點就是這種毫不起眼的小的知識點,所以老師在備課階段就應該對這些小知識點吃透弄懂。
中學語文課本中所遴選的文言文,是經(jīng)過從春秋戰(zhàn)國到明清近兩千多年的傳習,是中華文化總結(jié)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之作,每一篇無不含有豐富的知識、思想和哲理,堪稱文言文中的精品??梢哉f這些精品文言文是中國古典文化的有效載體,作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學習文言文是我們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探究古代先賢圣人思想哲學的鑰匙,是增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的重要手段。這些被歷代學者奉為經(jīng)典的文學典故或歷史故事,必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深入了解和學習的強大動力,這就需要老師充分利用好在文言文教學課堂上的時間,利用多種手段探索出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和能力的方式方法來,來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與動力,不僅讓他們充分領略中國古代文言文歷史名篇的無窮魅力,也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在學習文言文中的無窮樂趣。
三、 重視基礎知識訓練,加強對文言文文法的掌握
語法教學在各類語言類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文言文當然遵守此規(guī)律。比如《語文課程標準》是這樣定義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有利于幫助理解文言文的語言難點?!薄霸谖难晕拈喿x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基礎性的語法和修辭知識?!?/p>
掌握文言文語法是高中文言文學習的重點。在現(xiàn)實中我們也看到,學生普遍感到學習文言文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這就成為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的最大障礙。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與文言文教學的特殊性有關。由于文言文產(chǎn)生得比較早,學生在最開始的語文學習中最先接觸的是白話文學習,固有的語言思維方式與文言文的語言思維方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造成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困難。所以,在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把文言文中的句法、語法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條理性的歸納總結(jié),并在日常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習加強訓練,這就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知識化的語法概念,便于記憶、總結(jié)和運用。
四、 充分運用新技術手段,提升文言文教學效果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速發(fā)展和廣泛運用,智能技術和網(wǎng)絡教學越來越多地被充分運用于現(xiàn)代教學中。實踐告訴我們,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在強化學生掌握基本情節(jié)、研讀人物心理、體會文章哲理等方面的能力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不能認為新媒體教學模式終將會取代傳統(tǒng)教學手段,而是要充分發(fā)揮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各自的優(yōu)勢,使得文言文教學取得最佳的效果。比如當我們講到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文言文名篇《六國論》時,就可先播放一段有關這段歷史的視頻解說,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更加直白地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促進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的解讀,更加有益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學習這篇文章。
五、 大力開展文言文誦讀活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誦讀文言經(jīng)典文章是大家比較認可的學習文言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引導和訓練學生自己體會文言文的魅力。如果每天抽出時間加以誦讀,可以使他們從心底觸摸到文言文的真諦。伴隨著文言文誦讀的深入,學生肯定對文言文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認知,這時就需要老師充分地肯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在此過程中應該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處理好傳授者與引導者的關系。但是我們也必須謹記,誦讀絕不是死記硬背。長期的死記硬背將會是無效的,做無用功的,反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下降,學生就會更加抵觸對文言文的學習。所以誦讀是在學生逐漸讀懂文章和了解文章意思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對文章的深入了解和探索,從而掌握文言文知識的精髓。
六、 結(jié)語
探索無止境。老師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地因勢利導、不斷地因材施教,這是最為關鍵的。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幫助學生,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將文言文教學打造成最受學生喜愛的學習內(nèi)容,以扎實合格的文言文學習能力和功底為提升語文綜合水平、為高考語文成績的提升助力加油。
參考文獻:
[1]王海燕.傳統(tǒng)文化促進高中文言文教學[J].課外閱讀,2014(7):23-25.
[2]鮑小軍.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文理導航,2016(11):35-36.
[3]劉榮.在朗讀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A].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3):41-45.
作者簡介:
田偉良,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