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華榮
摘 要:素質教育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開展要以學生為中心。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不足及原因,就以學生為中心優(yōu)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學生主體
初中階段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教學重要目標。現階段,初中英語教育在閱讀水平培養(yǎng)方面存在不足,如何在教學中增強學生的中心地位,與教學目標相結合,促進學生參與度,這是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關鍵問題。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不足及原因
受制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絕大多數學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中,無法建立一個良好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尤其是在初中學生自律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該現象尤為嚴重。對此現象筆者認為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的背景條件下,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較短的時間內灌輸大量知識給學生,“滿堂灌”教學方式的結果就是忽視了授課過程的趣味性,形式上也較為單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足夠的興趣,教育過程缺乏感染力。
其次,要促進課堂教學高效生動開展,離不開教育理念、教學計劃的創(chuàng)新設計,落后的教育手段導致教育缺乏人性的關懷。教師采用較為落后的教育手段,對學生的引導力不足,并且在該種教育模式下,缺乏創(chuàng)新,在面對不同學生、不同學習水平時沒有針對性的方案,在忽視個體差異情況下的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開展。
最后,初中英語教學活動教師形成了范式教學觀,教師錯置教學目標,升學率放置首位,于是過分追求課堂效率,課堂上學生參與度不足,導致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能不斷地進行講解,始終讓教師站在主體位置,使得學生過于被動。例如:在面對一篇閱讀理解時,給出限定的時間讓學生做完,在校對完答案以后,要給一點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讓其指出自己的錯誤所在,教師再根據其思考給出評析。此外,閱讀的整個過程首先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不要過于注重閱讀速度,要指引學生學會精讀、泛讀兩種方式相結合,科學有效的完成閱讀任務。
二、優(yōu)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路徑
1.重視學生個體差異。所謂個別差異主要是在不同層次上存在,表現在身心的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同一個課堂,同一位教師,猶如同一片云,下同一陣雨,學生個體仍出現差異,家庭背景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一致,不同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差異的存在,面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案,合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因為人性化的教育,是建立在看到、理解、包容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學生積累學習經驗的同時根據自身情況不斷進行調整,制定屬于自身獨特有效的學習方法,及時根據課堂上教師教授的知識點調整學習方式,提高閱讀效率,降低課后學習的負擔,進而促進閱讀水平的提高。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變通能力。除了教師要注意個體差異的問題,學生更應該提高自主能力。例如:學琴。學習技巧是整個學琴過程中最難的部分,關于技巧上的對錯沒有一個絕對的概念,但筆者認為更難的是學生要學會變通,這里說的變通不等同于隨便。一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固有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所以需要學生在規(guī)范的框架內去進行調整。如:這個同學的輪指幾乎沒有什么雜音,音色也很圓潤飽滿,顆粒性很強。但是把他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個同學身上卻發(fā)現并不是這樣,那么就要根據自身生理條件去進行動作、角度、方法上的調整。英語閱讀學習過程同樣如此,很多時候教學的差異就體現在這里。教師教授基礎知識,學生首先要踏踏實實的把基礎打好,基礎是后續(xù)英語學習的根本。然后,在此基礎之上根據自身條件自主調整學習方法,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中心位置。但是自主學習并不等同于自由學習,學生課堂上注意調整學習節(jié)奏,盡力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的吸收,閱讀完成之后積極思考回答教師的問題。同時,注意根據教師的講解領會不同的解題思路,反思閱讀過程中出現的誤解,為什么會出錯,有沒有更新頭腦中的知識點,這樣可以更有效的優(yōu)化減少自己的薄弱項。所以,教師的作用是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無法替代的,總之要適當協調好二者關系。
3.教師換位思考。換位思維普遍存在于所有領域和所有行業(yè)。營銷系統里有“消費者意識”,服務行業(yè)有“顧客就是上帝”,為誰服務?用什么方式服務?怎么樣更好的服務?這是首先要想清楚的問題。甚至于把“教師”算作服務業(yè),其實也并不為過,對上是學校組織,對下是學生。要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矛盾,這時換位思維是十分關鍵的,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在面對一篇閱讀文章時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換位考慮,閱讀前思考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詞匯量;閱讀過程中思考對于學生來說哪些是難點,哪些是易錯點,而哪些對于學生沒有難度等,教師都要充分的考慮,才能有利于后續(xù)的教學。《論語》中記載,孔子把“恕”當作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八 敝傅氖窃谛袆又?,要考慮對方的立場和心情?!凹核挥鹗┯谌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迫別人去做,正是孔子對“恕”的實踐。教師有換位思維,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為教師優(yōu)化教學質量,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提供幫助。
三、結束語
初中階段學生閱讀水平存在差異,教師做好引導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的中心地位。初中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新課標改革的形式下,教師要優(yōu)化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官建萍.探究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J].校園英語,2016(1).
[2]李國芹.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英語教師,201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