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玲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理念的提出,單純地提升學習成績已經不是我們的唯一教學目標。今天,我們的教育是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努力促進學生成為有知識有修養(yǎng)的全方位人才。
【關鍵詞】全面發(fā)展 素質教學 美術教學 成長
“美術”這一名詞始見于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于18世紀中葉,五四運動前后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泛指創(chuàng)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我國從古代開始,繪畫就是文人雅士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在近代社會,美術被列為正式學科已有一百年之久,促進著一代又一代人健康全面地成長。在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今天,美術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下面筆者就借本篇文章,談一下關于美術教學的意義與方法。
一、美術教學的意義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觀念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快速時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在迅速發(fā)展。但是這種迅速的成長并不穩(wěn)定,他們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也就使得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網上信息混雜,充斥著大量色情暴力的不良內容。稍不留意這些不良的文化因素就會影響到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從而造成嚴重的不可逆的后果。而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們樹立好正確的審美觀和人生觀,讓他們認識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也可以使他們避免受到一些不良網絡因素的影響。
2.促進學生智力思維發(fā)展
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個大腦半球,兩半球間有橫向的神經纖維相聯系。根據科學研究,左腦負責語言和抽象思維,右腦主管形象思維,左腦主要側重理性和邏輯,右腦主要側重形象情感功能通。根據科學研究來說,人們主要使用左腦,而很少使用右腦,而且整個大腦的使用率僅僅在10%左右,右腦的使用率則更低。
原因在于當今的教育通常只是注重于一些傳統(tǒng)學科的學習,比如說語文、數學等,這些學科鍛煉的都是語言和抽象思維,也就是左腦的功能;而像美術、音樂這樣鍛煉右腦能力的學科被重視的程度則嚴重不足,導致了右腦開發(fā)落后。所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可以讓美術更好的發(fā)揮其作用,促進右腦的開發(fā),提升大腦的利用率,從而也可以提升學生們的智力,促進學生們更好的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二、美術教學的方法
1.利用好多媒體信息技術
美術本身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相比與像數學、英語這樣的傳統(tǒng)學科,學生們肯定是更喜歡上美術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了這樣一種問題,那就是學生們的學校興趣并不強,原因就在于我們有的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太過傳統(tǒng)陳舊,或者是教學過程中缺乏熱情,教學方式單純的依靠教科書,循規(guī)蹈矩。像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必然會造成枯燥乏味的課堂,造成學生們缺少學習興趣。所以筆者認為,要重新激發(fā)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就必須創(chuàng)新我們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更直觀的向學生們展示畫作,同時也可以通過播放一些短片,讓學生們更清晰的去了解一些美術流派的畫作,從而提高美術教學的課堂效率。
2.發(fā)揮好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常是以老師為主體,在課堂上是以老師為主導,通過老師的教學來引導學生們去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和領悟知識的能力,但是并不是一種長遠的辦法。長時間用這種方式教學的話,會影響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也會影響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因為長時間都是由老師來灌輸知識,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學習,這就造成了學生們習慣性的被動學習,而缺少了主動學習的精神。所以筆者認為,在今天的教學當中應當改變這種教學方式,在課堂中變學生為主體,老師要盡可能的扮演一個引路人的角色,通過啟發(fā)式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們自己發(fā)現身上的問題,從而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促進主動學習,這樣也可以讓我們的教學效率變得事半功倍,打造高效課堂。
三、結束語
美術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成長和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美術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們奠定好全面成長的基礎,幫助他們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以上所論述的幾個方面,是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工作當中所總結出來的關于美術教學的一些意義與作用,希望可以對美術教學工作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