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社會生活的需要,小學英語教學重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需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與生活體驗進行課堂學習,而且生活化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生活感受和英語運用意識,形成良好英語學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陶麗,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外國語實驗學校。
新一輪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推進中,我們小學英語老師要研究部《英語課程標準》,并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課堂教學要落實課程那個標準中的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的要求;教會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英語,在生活場景和事件中正確運用英語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
一、研究教材,在教材學習中生活化
改版后的小學英語教學更側重于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而這樣的聯(lián)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英語知識。我們老師要研究教材內容,聯(lián)系本地區(qū)的生活特點,對學生的生活進行觀察和分析,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就加強教材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在教材處理中融入生活化,讓英語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提供鮮活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從而產(chǎn)生親切感、認同感;也推動學生們能夠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語進行學習和交流。如在《The first day at school》一課的備課中,教學重點是掌握詞匯any, sure, garden, toilet等,這些詞匯的學習和理解,我們可以設想將閱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給出一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去理解性的記憶和掌握這些詞匯。而指導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掌握對話內容,要我們老師注意設定與生活相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去理解,學習。結合教材,擬定學生一天要做的主要事件,如早上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在哪里吃,早上幾點上學校,怎么上學校的,上午幾節(jié)課、中午干什么,下午幾節(jié)課,幾點放學等等。幫助學生對一日學習生活的安排進行整理,然后再對照課文學習,就比較容易些,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比較好。
可以說,我們的教材是我們英語學習的范本,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容也多與學生生活有關,其中的知識點大多也是我們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常用的知識。只有我們老師加強研究,重視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入和有效的設計,喚起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感受,從而產(chǎn)生親切感、認同感,形成一定的表達展示和思考交流的欲望,從而樂于去學。
當然,在教材的生活化處理中,我們還要重視學生的課前學習準備,教師可以給他們提出一起課前準備的具體要求。就如《At school》學習之前,我們就要學生思考我們在學校的生活是怎樣的,給他們一種積極的暗示和引導,從而促成一些愿意自主學習的學生在課前就做好學習的準備工作,從而使得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更好地開展。
二、注重推進,突出教學過程生活化
課堂是學習的主要陣地,我們老師加強教材的生活化研究,推動學生對生活的關注之外,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推進。這里,我們可以注意導入的有效性。如在如《Asking the way》這單元的教學中,學生需要認知方位。我們在教學中,先可以播放廣場舞的視頻,讓學生說說自己觀看所得,這樣,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方位。然后,相機播放錄音,學習“along”“crossing”“kilometer”和“get to”“get off ”等詞匯,在結合視頻,讓學生對這些方位和“問路”所需要的一些詞匯進行鞏固,如此,我們的閱讀教學就容易多,學生也能夠接受和理解。
課堂教學是學生為主的教學,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生活化情境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積極地進行交流展示,獲得英語口語表達和思維的訓練。在《Asking the way》教學中,我們在學生掌握了“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please?”、“Go along this street,and then turn right at the third crossing.”以及“How far is it from here?”等常見的句型之后,可以在教室內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進行問路的模擬游戲活動,讓學生游戲活動中體驗和運用,通過多信息、高密度、快節(jié)奏的學習活動,不斷操練,達成新知的掌握,并促成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突出生活與教材、教學的銜接,多關注學情,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活動、游戲的情境,讓學生在與生活有關的體驗中進行學習與鞏固,獲得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另外,英語這門語言運用學科需要學生在不斷地、廣泛的訓練中提升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效果和遷移運用能力。因此,我們除了課前、課中的生活化學習,還要注意學生課余生活中的英語學習與生活的對接。如在學生的課后作業(yè)的設計中,與注意生活化,可以是學生的生活體驗的記憶和認知,可以是發(fā)散性的、探究性的作業(yè);使課后英語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使英語真正運用于生活實際。我們的英語教材的學習內容多和學生的生活有關,我們在一課學習之后,可以提取學習重點,讓學生在課后寫一寫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要運用上所學進行鞏固和拓展性的學習。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一周做的事情寫一段話:My week. 如 On Monday, I……,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化活動中掌握英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和有效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突出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推進,使得學生形成學英語,更要靈活運用的意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瑞玲.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研究的現(xiàn)狀及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