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馬場總場中學 唐 珺
小班化,簡單來說就是班的規(guī)模小、學生的人數(shù)少。由于每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少,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及模式都可以圍繞每個學生個體展開。小班化源于西方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多了,教師就容易顧此失彼,學生的人數(shù)越多,這個情況也就越嚴重。為此,西方發(fā)達國家普遍推行小班制,就目前來說,西方國家的班容量基本在20~30 人。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由于班容量大,學生沒有多少發(fā)言機會,思維往往比較被動。而在小班化下,學生有了更多與教師互動的機會,可以得到教師更多幫助,并有了更多表達觀點、展現(xiàn)自我的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然也就會有更大的學習主動性。
小班化有利于增加師生間、同學間的互動頻率,而互動頻率的增加,又有利于縮短師生間、同學間的心理距離,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及同學間的友誼、促進了師生間及同學間的互動交往,使整個班集體成員間的關系更加親密。這種和諧的團隊氛圍不但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各方面的成長。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班容量普遍很大,前排學生桌子頂著講臺,后排學生椅子貼著后墻。夏天天熱,教室內(nèi)像蒸籠;冬天關著窗戶,教室內(nèi)又污染嚴重。人多地窄,有太多的不利因素影響著師生的健康。
小班化后,班容量小了、學生人數(shù)少了、教室的空間大了,這樣師生就有了美化教室的基礎,有了展示學生才藝的舞臺。這樣,優(yōu)美的教室環(huán)境、溫馨的團隊氛圍、充足的展示平臺,不僅改善了學生的心情,而且促進了師生的健康。
因材施教是一種科學的教育方法。在傳統(tǒng)教學中,由于班級容量大,教師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精力、繁重的教學任務,因材施教根本無法施行??v然教師堅持也會造成教學任務的無法完成,造成對學生的顧此失彼。而小班化就不同了,班小人少,教師需要照顧的人少,教師對單個學生的關注度自然會增加,學生得到教師針對性輔導的機會也就隨之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也就有時間、有精力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我們常說,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但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班容量普遍比較大、教學任務普遍比較重,如果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就會為此而花掉大量的時間,導致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在小班制下,學生的暢所欲言雖然會花點時間,但由于人少,花費的總時間自然會少,這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又不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化學對初中生來說還是一門新學科,而實驗是化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親手去做,有些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很難想明白甚至是無法想明白。在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中,由于學生太多,學生很少有參與實驗操作的機會,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發(fā)揮。在小班化教學中,由于人少,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自己動手設計并完成實驗操作,遇到問題時也能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瘜W實驗的設計往往沒有固定的模式,小班化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學寒冷嚇走,像蒲公英吹散一樣逃離開來,這時候的松樹仍舊那么堅韌不拔,非但沒有遠離寒冷,反而加入這純白的大雪畫面中,給冬日增加了一份生機”。教師要對學生的仿寫及時進行指導和點評,讓學生能夠仿寫出更加形象生動的文章。
在以往中年級小學生寫作訓練中,學生的出發(fā)點基本是從自己的主觀角度出發(fā),很少換位思考進行寫作,這種單一的出發(fā)點導致學生的寫作思維受到一定局限,影響寫作水平。對于此情況,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教學加強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動腦分析文本故事情節(jié),探究故事人物的性格、情感變化、心理變化,然后將自己想象成人物換位思考會有哪些事情和情感發(fā)生,把自己帶入故事情境里開始寫作,拓展學生的習作思維與范圍,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例如,在《扁鵲治病》這篇四年級課文的閱讀教學中,課文講述了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歷史故事。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對故事內(nèi)容和歷史人物深入交流,教師讓學生先從扁鵲的角度出發(fā),以第一人稱重寫故事。接著讓學生從蔡桓公角度出發(fā),同樣以第一人稱重寫故事,學生在兩次寫作訓練中仿佛變成了扁鵲和蔡桓公,深刻感悟到歷史人物扁鵲的超高醫(yī)德和藝術,也感受到蔡桓公的自以為是與傲慢固執(zhí)。明白了人不可諱疾忌醫(yī),既要善于聽取他人正確善良的意見,也要懂得防微杜漸,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用換位思考和文本感悟拓展了寫作思路,提升了寫作質(zhì)量。
綜上所述,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寫作技巧的充分滲透,加強對學生寫作興趣、寫作技巧、寫作思路的培養(yǎng),利用課文留白、精彩語段、故事情節(jié)全面開展寫作訓練,滲透寫作技巧,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改善中年段學生不喜歡習作的語文學習現(xiàn)狀,引導學生挖掘?qū)懽鞯镊攘蜆啡ぃ饾u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意識及習慣,給學生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模式構建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