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朋
摘要:每位學習雙簧管的學生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因此作為雙簧管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運用演奏心理學來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而在不斷提升學生演奏水平的同時,還可以將樂曲中蘊含的情感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本文將結合自身雙簧管教學經驗,就新形勢下如何在雙簧管教學中合理運用演奏心理學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演奏心理學 ? 雙簧管教學 ?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4-0081-03
人的行為活動基本上都會受到心理變化的影響,演奏者在進行樂器演奏時同樣也會受到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在雙簧管的演奏過程中也是如此。所以學生在進行雙簧管演奏的過程中,必須學會合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不斷增強心理素質和自信,才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最佳水平。因此,教師在進行雙簧管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意識地運用演奏心理學來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演奏心理素質的訓練不斷提升學生演奏水平的同時,可以將樂曲中蘊含的情感完美展現(xiàn)出來。
一、雙簧管演奏練習的心理變化分析
(一)練習初期的新鮮感
大多數(shù)學生在剛剛開始接觸和學習雙簧管時在內心上都具有一定的新鮮感,這一階段主要在于模仿訓練,同時學習的內容也相對簡單和容易理解,完成起來比較輕松,所以在心理上不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再加上學生剛剛開始接觸雙簧管,對其演奏興趣比較大,這個時期學生會將注意力集中于技術和作品本身,從而在練習過程中較為放松。
(二)練習中期的穩(wěn)態(tài)感
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雙簧管演奏練習之后,由于自身已經逐步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審美標準和演奏框架,這就使他們的心理逐步進入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但是,如果學生在這一階段過于追求雙簧管演奏技巧嫻熟度的話,則會使雙簧管演奏者出現(xiàn)單純的機械性練習心理,在一定程度會忽視雙簧管演奏的內在價值和藝術潛質。
(三)練習后期的超越感
當學生經歷雙簧管演奏訓練初期的新鮮和中期的穩(wěn)定狀態(tài)之后,已經基本掌握了雙簧管演奏技能,大家的心理緊張感逐步被自己對演奏技能的熟練駕馭而沖淡,他們在內心上更希望能夠在演奏過程中加入新的表達或者表現(xiàn)的成分,從而實現(xiàn)后期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由于學生個體心理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必然會導致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存在區(qū)別,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在音樂處理上所傳達的雙簧管演奏效果及表達內容的差別。
二、雙簧管演奏中的心理問題及原因分析
由于練習和表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學生在練習和表演過程中面對的舞臺環(huán)境、氛圍是完全不同的,這就必然會導致他們在演奏時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許多學生在雙簧管演奏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以下心理問題:第一,自信心缺乏。學生在雙簧管演奏過程不僅需要賦予作品較多的情感,而且也需要其具備足夠的自信心。但是,由于受限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許多學生經常會出現(xiàn)自信心不足的情況,使自己懷疑自身演奏水平,從而在雙簧管演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失誤。第二,緊張焦慮情緒。應該說,內心出于對演奏的敬畏之情,適當?shù)木o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許多學生由于過度緊張在雙簧管演過程時會出現(xiàn)恐懼心理,導致自己肢體變得僵硬、思想混亂、注意力難以集中,進而使演奏效果不夠理想。第三,厭學心理情緒。在雙簧管演奏教學過程中,厭學心理是學生較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如果學生要真正掌握高超的雙簧管技巧的話,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雙簧管練習,在長期的堅持練習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練習時的單調性,從而會讓學生產生倦態(tài)心理。
學生在雙簧管演奏表演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主要由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引發(fā)的。從客觀原因來看,由于雙簧管演奏表演時需要面對和平常練習時不同的表演舞臺和環(huán)境、觀眾,觀眾越多越容易引發(fā)表演者的內心慌亂。與此同時,由于在表演場地和環(huán)境比日常練習時更加寬敞、正式,表演者需要實現(xiàn)由練習到表演的心理過渡和轉換,如果難以適應的話則必然會產生緊張心理。從主觀原因來看,雙簧管演奏表演者自身的經驗、性格和技能等因素和心理關系很大,如果學生自身具備豐富的表演經驗和良好演奏技能的話,在演奏過程中時則會更加從容,心理緊張程度自然會降低很多,反之就會更加緊張,甚至會導致整體表演的失敗。
三、演奏心理學在雙簧管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減輕學生心理壓力
學生在雙簧管演奏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較大的心理壓力,除了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問題之外,還涉及到演奏難度、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環(huán)境等因素。例如,學生對雙簧管曲目準備不充分、演奏水平不高等因素都會增加學生心理壓力。但最主要的根源在于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因此,教師可以將演奏心理學引入到雙簧管教學中,發(fā)揮其對學生心理的開導作用,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演奏心理情緒,進而提升學生的雙簧管演奏效果。首先,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輕松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環(huán)境,盡可能降低其它因素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壓力。例如,教師針對學生演奏技巧不足的問題,在日常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演奏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熟練掌握雙簧管演奏的各種技巧,使他們能夠在不考慮各種外部因素的情況下,可以將作品熟練、流暢且富含感情地演奏出來。其次,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樹立良好的檢查習慣。由于雙簧管是一種使用哨片演奏的特殊樂器,這就要求學生在表演前必須提前準備好所需要使用到的物品、哨片等,防止由于準備不當而影響演奏效果,以此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演奏自信心。最后,教師應積極發(fā)揮引路人角色,在每一次的雙簧管演出或是考試結束之后,應及時梳理總結學生表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從而更好地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二)增強學生演奏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師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自信,才能更好的穩(wěn)定情緒,防止受到各種外部因素影響而出現(xiàn)慌亂情緒,影響演奏效果。首先,教師應全面掌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變化,幫助他們及時調節(jié)心態(tài)。在雙簧管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幫助每一個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多鼓勵少貶斥,進而激發(fā)他們的雙簧管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不應拘泥于教師表演形式,而應集眾家所長,不斷開闊眼界,使自身得以脫離教師指導而進行獨立演奏,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雙簧管演奏信心。
(三)訓練心理應變能力
學生在雙簧管演奏表演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各種突發(fā)狀況,如果學生沒有具備良好的心理應變能力的話,很容易引發(fā)心理慌張,進而導致演奏的失誤。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雙簧管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訓練學生的心理應變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演出的環(huán)境及狀態(tài),防止出現(xiàn)心理緊張問題。在雙簧管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取模擬演奏的教學方法,模擬演奏過程中儀態(tài)、出場順序、表演動作設計等,以此讓學生充分感受雙簧管演奏中的現(xiàn)場真實氛圍,并且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正式演奏時要求進行表演,有時候還可以適當創(chuàng)設一些人為意外狀況,從各個方面訓練學生們的心理應變能力。
(四)增強心理配合度
學生在雙簧管的演奏過程中必須實現(xiàn)思維、心理以及身體多種器官之間的有效配合,才可以獲得良好的演奏效果。因此,教師在雙簧管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提升學生的心理配合度,促進學生心理和其他演奏因素之間的協(xié)調。學生只有熟記樂譜和輕松掌握作品內容表達所需要的演奏技巧才可以將自身的聽覺、視覺、動作全部集中到心理表現(xiàn)上,可以通過教師演示、反復傾聽、重復練習、誦讀樂譜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樂譜的熟知度,進而使學生在演奏過程中得以將眼睛從樂譜上脫離開來,更好地展示自身精湛的演奏技巧,消除心理緊張感,增強心理自信心,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成路佳.雙簧管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與重要性探究[J].北方音樂,2018,(08):233-234.
[2]楊華玉.論雙簧管的演奏心理[J].音樂探索,2007,(01):102-103.
[3]李婉純.演奏心理學在雙簧管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8,(07):136-137.
[4]劉浩鵬.淺析演奏心理學在雙簧管教學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6,(19):59.
[5]劉治國.演奏心理學在雙簧管教學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6,(15):35.
[6]王祖越.鋼琴演奏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J].藝術評鑒,2017,(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