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春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沒有學習的耐心與毅力,一遇到困難就容易退縮,而且自制力較差,上課愛做小動作,甚至有的學生上課時會偷吃零食。小學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教師應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中文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獨屬于中國的一種文化,在科技日益發(fā)達的今天,相對于枯燥無味的語文課堂,越來越多的學生沉迷于精彩的網(wǎng)絡世界。教師應當注意將新穎有趣的知識帶入語文課堂,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要想建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可以適當借用多媒體,將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從多方面接觸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教學內容。
一、將多媒體教學帶入課堂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而多媒體教學顛覆了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概念變?yōu)樯鷦泳唧w的形象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不出門就接收到各種有益的信息,擴展了學生的眼界,也可以有效地將素質教育融入語文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在教學漢字“跑”和“跳”時,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解釋兩個字的含義和兩者的區(qū)別。但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跑”和“跳”分別做成兩個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生動形象地解釋這兩個字的意思,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的感受作為出發(fā)點,找到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接受更多課本外的內容,滿足教學的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將活躍性帶入課堂
在傳統(tǒng)教育中,灌輸式教學形式已成為教學常態(tài),這種課堂教學氛圍死氣沉沉,沒有活力與朝氣。因此,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有趣的課堂帶入教學,調動學生的課堂活躍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且鼓勵學生發(fā)展獨立思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如在教學“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時,教師可以將聲母和韻母打亂,然后讓學生區(qū)分哪個是聲母,哪個是韻母。教師可以將班上學生分成六組,組內成員可以幫助不會的成員學會區(qū)分,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團結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鼓勵學生日常積累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不僅在于教師課堂上傳授的內容,還在于注重學生日常的生活積累,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與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以及教師的暗示與期望形成有著相當大的關系。教師的一些教育思想、教育行為不僅會影響學生認知方面的發(fā)展,還會影響學生情感、動機、學習興趣等非認知因素的發(fā)展,所以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閱讀名著經(jīng)典,為學生語文的積累打下基礎。
如在教學《春曉》時,教師應將閱讀唐詩的任務放入每天的家庭作業(yè)中,鼓勵學生在課后閱讀《唐詩三百首》,然后告訴學生唐代被視為中國歷來詩歌水平最高的黃金時期。教師還可以每隔一周檢查學生的積累情況,鼓勵學生繼續(xù)閱讀,并要求學生準備一個本子做好筆記,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素質教育貫穿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引領學生提升自身的文化涵養(yǎng)。同時,教師要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將新穎有趣的課堂內容帶入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中學到更多知識。另外,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王芳.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J].才智,2019,(7).
[2]許彬.小學語文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2).
[3]王友璽,張少強.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農村教育,2019,(6).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石門街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