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為榮
摘 要: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對初中美術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別是農村初中階段的美學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教師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借助農村初中校內、校外的美術教學資源,發(fā)揮農村美術教學資源的獨特優(yōu)勢,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效率。
關鍵詞:農村;初中美術;教學資源;有效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2-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2.099
美術教學已經成為素質教育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操。但是對于部分農村地區(qū)的美術教學而言,美術教學往往受到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也使得農村美術教學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并不是非常高。從因地制宜的角度進行思考,在農村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當?shù)氐拿佬g教學資源。
一、充分利用好農村初中校內的美術教學資源
(一)利用好學校圖書館的美術教學資源
農村初中階段的校內資源已經逐漸成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以及滿足初中階段學生發(fā)展的最基本資源,所以利用好農村初中階段的校內資源,可提高農村初中階段的課堂教學效果。從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要想提高農村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質量,教師在授課之前需要收集大量的美術教學資料,并要求初中階段的學生也積極收集相應的美術教學資料,這樣在美術教學的時候才能對美術教學課堂進行有效充實[1]。但是由于受到農村教學資源的限制,對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校中的圖書館,以此為美術教學出發(fā)點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實現(xiàn)美術課程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借閱圖書館中的書籍完成學習任務,并在美術課堂學習中積極主動地提出自己的學習看法,通過學習、交流、探討等方式來提高農村初中階段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2]。
(二)借助學校走廊和宣傳板進行美術教學
對于部分農村地區(qū)的中學美術教學而言,雖然在專業(yè)美術教室中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還可以利用學校中的其他教學資源進行美術教學。如農村學校中的走廊與宣傳欄等地方都可成為初中階段學生展示美術作品的地方[3]。對于農村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如果通過走廊或宣傳欄看到自己或其他同學的作品,不僅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們的表現(xiàn)欲,還能提高學生們學習美術課程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定期更換走廊或宣傳板的美術作品,以這樣的方式來激發(fā)農村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學生們也可以在這樣的環(huán)境影響下提高自己的美術學習能力,陶冶自身的美術情操。
二、借助農村初中校外的美術教學資源
通過研究調查我們可以得知,雖然農村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無法和城市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相媲美,但是農村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也有很多城市初中階段美術教學不具有的條件和自然資源。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一些農村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學校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從因地制宜的角度出發(fā),利用好所在區(qū)域特有的教學資源,可以實行特色的美術教學。以此來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美術教學活動。因此面對這樣的情形,農村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師可以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學校周邊的美術教學資源,積極主動地對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審美能力以及學生對美術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就地取材,擴充美術教學資源
教師要積極做好初中階段美術教學準備工作,保證教學方案和教具的合理性,還要讓學生準備好相應的美術學習材料,以提高農村初中階段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知。另外,農村地區(qū)還存在如年畫、掛歷等美術資源。所以教師在手工制作的美術教學中要積極組織學生就地取材,進行美術創(chuàng)新,或者是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美術造型訓練等活動[4]。以此開展教學,可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幫助農村中學階段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二)活躍農村中學美術課堂教學
其一,教師在農村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農村的自然景觀,對初中階段學生的繪畫范圍進行拓展。自然環(huán)境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美術教學資源,農村自然環(huán)境中存在著大量的自然美[5]。因此教師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在農村中常見的資源景觀轉變?yōu)槊佬g教學資源,積極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相應的美術作品。其二,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借助農村中農作物豐富美術教學材料。時節(jié)的更替也為農村帶來了不一樣的景觀變化,農作物的種類和形態(tài)也是多種多樣的并且極具美感。所以教師在對農村初中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將形態(tài)各異的農作物融入美術創(chuàng)作中。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裝飾活動學習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農作物的種子進行相應的裝飾活動,還可以利用剪貼畫創(chuàng)作出非常具有特色的美術作品。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可以突破思維的局限,從而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增強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創(chuàng)造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農村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中要充分做好相應的研究工作和創(chuàng)新工作,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借助農村美術資源開展美術教學工作。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美術教材進行積極研究和拓展,為農村初中階段學生創(chuàng)造開放性的活動空間,鼓勵農村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美術課程時,對農村中的美術資源進行觀察,進而對美術形成真正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美術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婷.“特崗計劃”下平江縣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 李乃根. 封丘縣農村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5.
[3] 李忠杰.探索農村初中美術教學資源有效利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4(24):146.
[4] 李莉.中國農村美術教育發(fā)展之路[D].河北師范大學,2012.
[5] 龍鮮明.郴州市農村中心學校美術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