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影
摘 要:研究構建科學的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真正發(fā)揮評價的功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地促進校園閱讀文化建設。同時,課題的研究利于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學校在閱讀理論向更深入、更廣闊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課外閱讀;評價體系;課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2-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2.072
評價是影響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關鍵。構建科學的課外閱讀評價體系,一方面作為一種情感的激勵工具,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各種啟迪思維的情境,能夠促進學生有效閱讀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完成全國立項課題《構建小學生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研究》后,我切實感受到構建科學可行的閱讀評價方法與策略的評價體系很有必要。
一、構建科學的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真正發(fā)揮評價的功能
全面的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內(nèi)容,靈活的評價體系的方法,合理的評價體系原則,確實能夠真正發(fā)揮發(fā)展評價的激勵作用,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質(zhì)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科核心價值觀的形成,為促進學生終身閱讀的素養(yǎng)奠定基礎。
(一)從課外閱讀的量上進行科學評價,有效激發(fā)學生愛上閱讀
從學校層面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建立閱讀升級的各項評價指標,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更加具有實效性。如,推薦陽光閱讀書目,使閱讀有章可循;健全升級評價指標,從讀書量上作保障;制訂“陽光閱讀升級申請卡”“家庭課外閱讀記錄卡”“班級閱讀升級通過情況統(tǒng)計表”等多項評價單,形成監(jiān)督機制,以便更好地通過評價指導閱讀。通過教學實踐,學生的閱讀熱情高了、興趣濃了、品位高了,語言表達、積累運用的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二)從課外閱讀的質(zhì)上完善評價指標,有效引導學生學會閱讀
在開展閱讀活動中,還需要豐富多樣的評價手段,不斷拓展評價的渠道。同時,發(fā)現(xiàn)新問題,及時尋求新的評價策略和途徑,進一步細化,從興趣與習慣、內(nèi)容與數(shù)量、能力與方式、積累與運用等方面不斷改進完善對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評價,以達到創(chuàng)新提高,最終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小學生課外閱讀評價體系,有效地引導學生學會讀書。
二、構建科學的課外閱讀評價體系,利于形成校園閱讀文化
為促進閱讀活動的開展,學校搭建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平臺,邀請沈石溪、曹文軒等名家走進學校與小讀者見面,舉辦“閱讀成果展示”“讀書競賽”“講書論壇”“美文鑒賞會”“詩文朗誦會”等形式活潑新穎、針對性強的活動?!昂糜隄櫸锛殶o聲,書香沁心益成長?!睂W生們通過在喜聞樂見的活動舞臺上展示閱讀成果,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也得到穩(wěn)步提升。
加強課上的閱讀指導。見縫插針,用好校內(nèi)“晨讀、午誦”這樣的“小時間”;激趣導入,抓實課堂“整時間”。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主導作用,做好學生閱讀的引路人和助學者。同時,加強對課外閱讀作業(yè)布置的研究,尤其是鼓勵、督導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多讀書、讀好書,過一個充滿書香味的假期。
各班創(chuàng)新閱讀評價形式,搭建展示平臺。“天天讀,天天評”,教師在課堂上及時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小活動。開展同讀一本書、家庭讀書匯報、我的讀書故事、每周一詩、讀后感言交流等活動,讓教師和家長也參與到讀書活動中,熏陶培養(yǎng)學生們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積極健康快樂的班級讀書氛圍,寓教于樂,切實引導學生多讀書、樂讀書、讀好書,在活動中播撒讀書的種子,努力使閱讀成為師生的生活方式,成為師生的自覺習慣。
三、構建科學的課外閱讀評價體系,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通過研究與實踐,教師們形成了以下共識:興趣是影響學生閱讀的前提條件。為了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師在閱讀引領上積極開動腦筋,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閱讀活動。
教師幫助學生制訂讀書制度,強化閱讀指導。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興趣。同時,在實踐中也不斷地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思路,逐步形成課外閱讀的基本課型。
教師通過理論學習,運用科學理論做指導,進行課外閱讀評價體系構建的研究和探討,并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實踐和反思,豐富知識儲備、轉變思想觀念、提高理論素養(yǎng),全面掌握閱讀評價的方法,促進課堂教學策略和評價方法的改進,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四、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研究,促進了學校在閱讀理論上的探索
考察課外閱讀評價推進成功與否,最終是通過是否呵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是否養(yǎng)成了閱讀習慣來驗證。隨便走進早晨或午間的教室,看看學生是在聊天打鬧,還是在認真閱讀,就能判斷出這個班級的閱讀情況。因為,只有靜悄悄地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愉悅和收獲,也才能真正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滋養(yǎng)。
培養(yǎng)終身閱讀的讀者,才是學校開展閱讀評價的根本目的。在學校,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形成閱讀的氛圍,打造讀書的校園。當學生離開學校、走入社會后依然熱愛閱讀,便達到倡導課外閱讀的目的。
一個真正懂得教育的學校,一定是倡導閱讀的學校。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一所學??梢允裁炊紱]有,只要有了為教師和學生精神成長而提供的圖書,那就是教育。在課堂上、在家庭教育中,教師家長和孩子交流的內(nèi)容都是有限的,因此,學生只有大量地課外閱讀,才能從書中增長更多的知識,學習怎樣做人做事,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豐盈。
總之,任何一項研究,需要在實踐應用中反復實驗印證、研究探討、修正完善,最終得出科學的結論。通過課外閱讀評價的研究,打造書香校園,讓閱讀真正成為師生成長的精神食糧,那也就達到了我們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初心。
參考文獻:
[1] 蘇文木,周慧琳.小學大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模式的理論與實踐[J].福建教育,2001(3).
[2] 米云林,陳明英,熊文俊.促進學生深度體驗的核心問題教學文化評價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