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階段,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現(xiàn)狀及其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豐富閱讀素材、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等策略,以期為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情境;優(yōu)化策略
作者簡介:卿明華,湖南省東安縣川巖學校教師,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湖南? 永州? 425000)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6-0083-02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均有較高要求,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廣泛閱讀,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寫作素養(yǎng)。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等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促進作用,轉變教學理念,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與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側重語言學習和知識積累,一般情況下,小學一、二年級的閱讀教學以漢字識記和拼音教學為主,教材收錄課文的突出特點是短小,旨在讓學生認識更多生字,擴大詞匯量,對課文內容理解方面要求較低。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要求有所提升,如課文的篇幅和內容深度均有所增加,要求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能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內涵。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其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的教學只停留于表面,僅關注單篇課文內容的閱讀教學,沒有進行知識拓展和內容的深入解讀,學生的閱讀視野受到限制,不利于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而影響了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1. 促進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發(fā)展。閱讀能力是一個人在閱讀活動中形成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生終身從事學習的最基本能力,是完成閱讀任務的復雜結構的心理特征的綜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相較于具有瞬時性的口語交流,文字交流能夠保證交流的持久性和延續(xù)性,聽說讀寫若僅停留于聽說,將會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造成影響,不利于學生與外界的交流。因此,閱讀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這也表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2. 豐富學生閱讀情感體驗。學生通過閱讀彌補閱歷的不足,借助閱讀觀覽世界、觀照自身,獲得豐厚的知識積累和情感體驗,促進自身成長。教師可以將語文基礎知識融入閱讀材料,借助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完成高效的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3.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積累語文知識、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品質、性格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塑造學生的人格也相對容易,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發(fā)揮其重要作用,幫助學生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章感悟人生真諦,促進自身成長。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1. 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教師可以適當采用開放式閱讀教學模式,保證學生擁有自由發(fā)揮的閱讀空間,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使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成為學生自由閱讀、自主學習的課堂,凸顯語文學科綜合性與人文性的特點。
例如,在學習《山中訪友》《生命 生命》等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文章內容和特點,表達自己在閱讀之后的感悟,帶領學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特點,深入研究作者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人物際遇等背景知識,這樣能夠讓學生通過文章品味語言、深入理解其內涵,感受作者對生命不息、奮斗不止這一精神的禮贊。教師還要注意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和保持其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形成,這也是小學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2.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精讀、略讀、朗讀、默讀等方法,指導其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以提高閱讀效率。
例如,學習古詩、散文名篇時,要求學生能夠朗讀背誦,較長篇幅的課文則采用默讀、略讀的方式,如果遇到比較喜歡或內容較豐富、含義較深刻的古詩詞,則需要在教師指導下精讀,要了解文章的行文方式特征與遣詞造句的特點,促進學生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升。如在《文言文兩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標注閱讀停頓的位置,然后讓其根據(jù)標注反復閱讀,抓住重點字詞實現(xiàn)深入理解,利用正確的閱讀方法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3. 感知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無論用何種方法進行教學,都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為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意識到情境教學的重要性,如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文章內涵,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表達的思想與感情,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綜上所述,本文在闡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探討了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閱讀教學方法。通過教學實踐和運用,有效改善了閱讀教學狀況,提高了閱讀教學質量,對學生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閱讀教學質量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還需要長期的探究和努力,希望本文可以給廣大教師在閱讀教學上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李虎平.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8).
[2] 馬耀紅.淺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8,(5).
[3] 崔勝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1).
[4] 施云霞,鐘妍.互幫互助的突出優(yōu)勢——研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
責任編輯 錢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