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延華
【摘要】英語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之一,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在初中階段,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對閱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改進措施,使學生主動投入到閱讀學習課堂當中,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學生為中心 ?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008-02
英語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初中階段,教師越來越重視閱讀教學的實施,要求學生掌握到較高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到優(yōu)良的閱讀知識,增加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地接受閱讀的內容,學習到有效的解題技巧。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材具有的特征
(一)閱讀教材具有基礎的知識內容
在初中階段,學生主要在英語課堂上學習閱讀的內容,了解到每一篇文章所表達的感情,體會到文章背后的文化內涵,掌握到大量的基本詞匯。閱讀教材含有基礎的知識內容,形成多個英語學習模塊,整理出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知識掌握到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到閱讀中所表達的情感。教師應將閱讀教材基礎的內容進行劃分,積極轉變教學的內容,區(qū)分出重點知識和難點詞匯,加強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和掌握,增強他們對詞匯的運用,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他們的寫作能力。
(二)閱讀教材內容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閱讀教材包含的內容一定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滿足時代的需求,做到與時俱進,及時添加社會中新型的英語閱讀素材。教師積極引進時代產物于閱讀教材上,符合當今時代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更新教材每一個模塊上相應的內容,不斷調整知識體系的構成,拓展課后的習題和話題討論內容,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加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對時代的了解和掌握。
(三)閱讀內容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形成多樣化閱讀形式
在初中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漸發(fā)現閱讀內容所具有的特點,找尋到更多與之相似的教材資料,擴大閱讀教材涉及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綜合能力。不難發(fā)現,閱讀教材主要包括各個學科的知識,展示了天文方面的內容,涵蓋了政治、歷史、各國的風土人情及各個區(qū)域的生活習俗,使學生從閱讀內容中感受到文化的內涵,體會到文化的魅力,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增強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材形成多樣化閱讀形式,融合了社會新聞中展示的現象,顯示出各種各樣的名人趣事,積極傳播社會中存在的正能量,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遵守社會的行為準則,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認知能力。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確,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當今時代,閱讀教學涵蓋的內容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教學形式。教師無法明確閱讀教學需要完成的主要目標,不能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主要詞匯量,未能確認他們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語法內容,使學生形成錯誤的學習理念,不能完全掌握到課堂上教師所講的內容,促使教學過程出現混亂的現象,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往往形成錯誤的教學觀念,認為學生學習知識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滿足家長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仍注重教師主體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形成錯誤的學習狀態(tài),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這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減弱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阻礙了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缺乏足夠的閱讀量
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采用比較單一的教學策略,使用“黑板式”教學手段,對一篇文章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無法形成科學的學習體系,使學生局限于閱讀理解、翻譯、做題的學習狀態(tài)當中,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極易束縛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限制了他們思維能力的提升。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常常采用滿堂灌的教學策略,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學習經歷以及掌握知識的程度有所不同,讓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思維模式進行學習,這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阻礙了他們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三、初中英語閱讀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措施
(一)營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為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創(chuàng)建出良好的教學情境,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引導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使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化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自主講解文章的內容,促使學生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增進他們對英語知識的吸收。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上的指引者、教育者及合作者,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引導他們自主完整閱讀的任務,與學生建立起合作的關系,在學習過程中交流各自對文章的看法,使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啟發(fā)自身的閱讀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他們的語言知識。
(二)增加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組合作模式是當前教育最為流行的教學手段,成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途徑,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自主掌握到文章的主要內容,發(fā)現文章中包含的語法知識,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開拓了自身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及時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在此過程中,教師秉持著“合作學習、小組探究、自主反思”的教學理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自主尋找與文章內容相似的資料,獨立地完成文章的閱讀,了解到文章背后的文化魅力,這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開拓他們的視野,發(fā)揮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三)開設閱讀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閱讀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開設閱讀教學的活動形式,帶領學生享受略讀、細讀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提取出文章中包含的中心思想,明確文章的結構組成。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習,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到文章所講的大致情況,將不懂的難點知識記錄下來,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強化學生的預習意識,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校逐漸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引進全新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中心位置。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自主了解到文章所講的內容和表達出的情感,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成為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龔華.簡述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C].新教育時代.
[2]王石美.初探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 2018(8):166-166.
[3]劉德寶.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吉林教育,2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