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函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直令教師頭疼的教學難點。怎樣提高習作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夠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寫作有真情實感的、優(yōu)美的文章是教師現(xiàn)階段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精準指導,讓每一名學生全面認識習作的知識,在練習的時候都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精準指導策略
眾所周知,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其被稱為難點,主要是由于大多數(shù)教師教學中不知道怎樣引導學生才能夠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稱其重點主要是因為習作教學和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鑒于此,筆者以精準指導為基礎點,提出自己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一些看法。
一、以文本思維為基礎點
文本思維引導是習作教學的基礎點,只有立足文本思維,才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習作課堂。文本指寫作的結構。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特征。一旦文本不同,寫作表達出的功能也不會相同。不同的表達背景下,寫作出來的文章也就存在著差異。在小學習作教學階段,由于語文教材中對文本強調較少,文本概念相對模糊,教師很少提及這方面的內容,導致習作教學的效率非常低。在得不到教師重視之下,文本思維的培養(yǎng)就非常少。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非常不利于學生習作。
為緩解教學的現(xiàn)狀,在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給學生如何寫作的知識的同時,也需要貫穿一些文本的內容,以提高學生作品的條理性、豐富學生作品的語言、促進學生作品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通過將文本思維理念融入,可以大大降低習作教學出現(xiàn)碎片化的情況。
例如,在講解一些相似的題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這兩種題目放在同一節(jié)課程當中講解,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思維。以推薦一本好書和介紹一個精彩視頻片段兩個題目為例。這兩個題目都是要求學生對物品進行介紹,但是在介紹的要求上存在著不同。前者主要要求學生通過書本的主要內容和特征進行介紹,并談一談閱讀的感受,對于感受要著重介紹。同時,在標題中發(fā)現(xiàn),介紹的時候要以推薦為主要口吻。后者則要求描寫視頻片段的內容或者其中人物形態(tài)、動作、心理等方面的內容,針對觀影的感受要精簡。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要鼓勵學生學會對文本的解讀,并準確地構思寫作,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把握習作題目的要求,避免文題不符的情況出現(xiàn)。
二、以寫作知識為關鍵點
寫作知識的應該怎樣傳授一直都是困擾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問題。寫作知識的傳授是教學的關鍵點。很多人認為,寫作是學生自我情感抒發(fā)的一種方式,需要學生靠自己的努力學習表達。這也無疑增加了寫作知識傳授的難度,導致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寫作不可教。
其實寫作知識是可以通過教師傳授的,并且它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梁啟超先生曾經提出,怎樣寫好一篇文章就是在規(guī)矩范圍內完成的一件事情,只要是規(guī)矩就可以教。在小學習作教學引導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非常重要。寫作技能和寫作技巧的傳授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生寫作的時候,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為學生提供更多便利的條件,指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的重點,豐富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寫出更加有理有據的文章。
如,在講解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習作中應該關注的重點。如果是描寫產品的,則需要側重其價值和特點,如果是介紹美食的,則需要注重美食的造型和味道。這樣精準的引導,可以為學生寫作指明方向,讓學生在寫文章的時候有章可循,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習作質量。
三、以整體思維為成長點
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每一次習作看似獨立,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教學中,教師要站在整體思維引導,找出每一節(jié)習作課之間的聯(lián)系,并促使這種關系朝著上升螺旋狀發(fā)展。因此,在每一次習作之前,教師需要理清楚思維,明白自己需要傳授的知識以及需要開發(fā)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的思維。在構建基礎磨性子后,學生也可以在教師思維的引導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授課中,精準指導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經歷,而通過整體思維的構建,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知識的內容。同時,教師需要注意,教學中應該協(xié)調好知識之間的關系,分清楚哪些知識應該在這一階段傳授,哪些應該等學生在高年級學習,切忌出現(xiàn)越俎代庖的情況。
例如,在講解關于寫人的習作過程中,中段教師一般引導學生學會通過一件事情描寫一個人就可以,其中任務的形態(tài)、心理以及語言等特征可以表現(xiàn)在事跡中;而高年級的教學則需要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借助人物事跡去展現(xiàn)人物特征,并在習作中增添一些相關的評價與看法。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構建整體思維階段,一定要把握好度。
總而言之,如果小學習作教學教師提出的要求相對寬松,學生會如脫韁的野馬,寫出五花八門的文章,這類文章大多具有規(guī)范性比較差的特點;如果教師提出的要求過于自主,學生就如同被束縛在籠子的小鳥,被完全框死,寫出的內容也是千篇一律。因此,小學語文在習作引導中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精準指導,立足于文本教學的基礎,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小春.試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精準指導”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8(2).
[2]朱錦濤.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精準指導”[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12).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