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鳳
摘 要:只有把漢字放到生活中,加以應用,漢字才能活起來,才會在學生的眼中有立體感,讓他們覺得生字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形象的、具體的、靈動的,可感知的,識字教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高效。
關鍵詞:識字教學;運用;生命力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又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識字教學不應該是重復、單調、機械的勞動,而是師生互動教學過程中,運用靈活恰當?shù)姆椒ㄊ箤W生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樂于識字、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的教學。但在我們平時教學中,漢字運用環(huán)節(jié)往往被關注較少,即使予以關注,也僅限于課堂上口頭組詞、造句,課外就成了識字盲區(qū)。致使識字教學運用僅拘囿于課堂,與學習和生活完全隔離,生字缺乏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因此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還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把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漢字,觸摸漢字的生命脈搏。
一、找找漢字印跡
我們在生字教學時,往往認為生字學過了,學生認識了,會寫了,任務就完成了。但在檢查作業(yè)時就會發(fā)現(xiàn),效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學生對生字的認識只存在于課堂或書本上,實際學生對它還有陌生感,而這種陌生感是造成識字教學高能低效的重要原因。要消除這種陌生感,就要讓學生到身邊、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他們的真實存在,使那些原本抽象的符號變得可見、可聽、可感,然后再慢慢地被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如學習“苗”字,一個孩子說,她的姓就是“苗”,其他孩子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放學時,有一個孩子突然大聲叫道:“老師,苗××的‘苗也是禾苗的‘苗”。苗××是二年級的一個男孩,是個特殊孩子,班里認識他的孩子較多。當那個孩子的話一說完,很多孩子都不由自主地驚叫:“對!對!”這可以說和課堂上學生的發(fā)現(xiàn)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認知過程帶有更多的理性發(fā)現(xiàn)和思考,漢字在他們眼中不再是平面紙上的一個抽象符號,而是一個具體的形象、可感覺到的個體,他們的體驗是不一樣的。識字成了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更具有情趣性,學生有了更多的參與感,識字的能力和興致會更高。
二、貼貼漢字標簽
陶行知先生說:“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識字教學要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鄙值膶W習,只有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才有實際的意義。
貼一貼,就是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生字,為身邊的事物、人、現(xiàn)象、事件等貼標簽。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這個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致,一年級的孩子雖然已過了初期的涂鴉期,但寫寫畫畫依然是他們的天性。于是很多孩子除了用課內學習的生字為家中的東西貼標簽外,還主動地去寫和認更多的字,為家中的家具、廚房用品、洗漱用品等寫標簽。有一天,一個孩子交來了一份奇特的作業(yè):“早上:包子、雞蛋、牛奶;中午:米飯、紅燒魚、土豆絲、湯;晚上:米粥、豆腐、饅頭?!彼f,這是他家今天的三餐食譜,每天記家里的食譜,可以幫他認識更多的漢字。這個方法被很多孩子效仿,并推廣到生活和學習的很多方面,班里孩子的識字量迅速地增多了,這正是漢字運用的魅力。
三、寫寫漢字故事
漢字的運用,是為了賦予漢字更強的生命力,讓它融入一段生活、一個故事中,使它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也讓學生對學習生字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是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
本學期我做了一個嘗試:用當天課文中學的生字寫一段話或是編一個小故事,可以是學生單獨完成,也可以是和家長共同完成,比一比誰用到的生字多。通過這樣為生字創(chuàng)設語境,把字運用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就拓展了漢字的生命空間,字在學生的認知中就更加立體了。這樣的鞏固練習,比重復的書寫,更有趣,更有意義。
四、編編漢字密碼
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給生字編密碼,就是利用兒童喜歡想象、善于想象的特點,給生字編寫記憶密碼,每個孩子對漢字的記憶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我把這稱為漢字的記憶密碼,密碼可以是從字形上入手,也可以從字義上入手。如學習“從”時,一個學生說:“‘從字的兩個人,左邊小的那個是弟弟,右邊大的那個是我。我一放學回家,弟弟就跟在我身后,我走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我干什么,他也跟著我干什么?!蓖ㄟ^她的想象,把“從”進行了個性的解讀,從字形到字義都有了她的記憶特色,這樣的生字學習方式更靈活,更有情趣。
和課堂上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是不同的,只有把漢字放到生活中,加以應用,漢字才能活起來,才會在學生的眼中有立體感,讓他們覺得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形象具體的、可感知的,漢字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認知世界,這樣的漢字學習才能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唐樣樣.“小學識字教學行動研究”的個案研究[D].首都 師范大學,2007.
[2]張友良,劉承祥.小學語文低年級高效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2016(2).
[3]彭雪梅.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