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明
摘 要: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受到學生的觀察能力、認知水平、表達能力及其興趣愛好的影響,學生對作文往往是望“文”生畏、談“文”色變。于是在學生的眼里作文難“寫”,在老師的眼里作文難“教”。為此,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運用“趣味作文”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作文教學;趣味;必要性;有效策略
一、初中“趣味作文”教學的必要性
1.初中“趣味作文”教學緊扣課程標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同時也要“豐富寫作形式,激發(fā)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欲望”。因此,要讓學生寫好作文,必須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實踐中,意愿和自主人格受到尊重,凸顯創(chuàng)新思維和親歷體驗,使學生獲取作文的相關知識,提高作文的能力。
2.初中“趣味作文”教學符合當前需求
從學生習作內容及其問卷調查來看,當前初中學生作文存在著普遍的“假大空”現象,“改頭換面”“移花接木”的作文更是比比皆是。好多學生寫作文時僅僅停留在盲目的抄寫美詞佳句、機械地選用常用素材、被動地套用優(yōu)秀例文上,最終只能是“被逼成文”。而從作文教學過程來看,許多老師把閱讀教學當做“枝干”來教,把作文教學當做“枝葉”來處理,偶爾有重視作文教學的,但更多地是重視作文“術”的傳承,但是忽視了作文“道”的培養(yǎng),從而造成學生厭寫作文的心理,趣味作文教學正符合當前作文教育教學的實際。
二、初中“趣味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1.關注生活,作文素材“趣味化”
白居易曾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笨梢娙魏蚊撾x實際的作文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趣味作文”就是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入手,每天的親身經歷即為所見,每天的新聞消息即為所聞,每天的喜怒哀樂即為所感。這樣學生的作文素材庫時時刻刻處在“系統(tǒng)更新”之中,愛國的作文素材里面有了“中國國產大型客機C919成功首飛”,拼搏的作文素材里面有了“莫斯科的雨夜我愛上克羅地亞”,和諧的作文素材庫里面有了“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這樣學生的作文素材在“保持新鮮”的同時還能夠“接地氣”,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善于捕捉新鮮事物、有效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2.推敲斟酌,作文題目“趣味化”
題目是作文的眼睛,富有趣味的作文題目,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寫作興趣,叩開學生的心扉,從而寫出文從字順、情深意切的作文。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不能隨心所欲“金口一開,即是題目”,應該反復斟酌、仔細推敲,要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入手“量身打造”??梢圆捎脭M人的方法擬題,如寫“誠信”可以布置成《誠信漂流記》;可以借助標點符號擬題,如寫“友誼”可以布置成《1+1>2》;可以采用設問或反問擬題,如寫“環(huán)?!笨梢圆贾贸伞端芰洗?,有錯嗎?》;采用夸張或對比的手法擬題,如寫“貪婪”可以布置成《小嘴巴與大胃口》;可以采用化用的手法擬題,如寫“拼搏”可以布置成《將拼搏進行到底》。
3.創(chuàng)設情境,作文內容“趣味化”
要想讓學生將眼之所見,耳之所聞,心之所想,體之所感,用文字真誠地表達出來,老師必須學會“推波助瀾”,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境入情,激情入境。因此教師可以生活尋趣,展現場景,例如要寫“美麗的校園”,教師可以以導游的身份帶領學生參觀校園,然后讓學生自己來寫,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捕捉到校園的美景;可以語含真情,描繪情境,例如要寫“大災無情,人間有愛”,教師可以悲痛的語調描繪“5·12地震”時的場景,讓學生入情入境,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可以扮演角色,體會情境,例如要寫“不辱使命的唐雎”,可以讓學生扮演唐雎和秦王,通過二人的對話感受唐雎的不卑不亢;可以播放音樂,渲染情境,例如要寫“愛心”,可以播放《愛的奉獻》《感恩的心》等歌曲,讓學生感受這種發(fā)自內心的傾訴與呼喚。
4.推陳出新,作文形式“趣味化”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形式大多是“單刀直入出題目—天羅地網提要求—橫眉冷對成文章”,在趣味作文教學中完全可以打破常規(guī)、推陳出新,利用形式上的變化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梢源髲埰旃?,激發(fā)興趣,例如要寫“我的同桌”,在布置作文時以公安部門要下發(fā)通緝令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寫出個性十足的同桌;可以化小為大,引起關注,例如要寫年度總結,可以把題目布置成《2018我的年度漢字》;可以百變魔方,隨機應變,例如書信體的《給“標準答案”的一封信》;故事新編體的《荊軻再刺秦王》;病例報告體的《諸葛亮的病歷》。正是這種形式上的微妙變化可以起到“拋磚引玉提興趣—胃口大開樂表達—行云流水成文章”的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變“要我寫”的被動,成為“我要寫”的快樂。
總之,“趣味作文”,它讓寫作成一種樂趣,由被動變主動,由厭寫到樂寫,由低效到高效,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又加強了師生溝通及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挖掘了學生的寫作潛能;既提高了語文能力,又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潘麗君.淺議趣味性模式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20):184-185.
[2]杜倩.趣味教學法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4(41):201-202.
注:本文系甘肅省平涼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趣味作文”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階段成果,課題立項號:
[2018]PLG469。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