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玲
摘要:現(xiàn)如今,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班主任工作迎來新挑戰(zhàn),為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班主任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本文基于對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實踐研究,總結了如何通過班主任教學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希望分析能夠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
引言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升了學生良好素質,為進一步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高品質的中學生,班主任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十分必要,下面基于有效工作實踐,對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提出幾點建議。
1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現(xiàn)實意義
德育教育是指對全體師生實施含有道德素養(yǎng)目的性和計劃性的教育,以提升他們的德育素質,培養(yǎng)出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人。目前,我國正處在政治、經濟、文化深刻變革的時期,社會中各種價值觀念和文化思想同時存在,在這種形勢和背景下,作為黨的思想路線及方針政策的傳授者的班主任,必須具有良好的德育素養(yǎng),才能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換言之,學生德育素質的提升很大前提取決于班主任德育素質的提升。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波動很大,容易受到不良信息、輿論的引導,價值取向和對人生的思考容易發(fā)生變化,尤其部分學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更需要加強德育教育和引導。班主任是與學生相處最頻繁、交流最廣泛的人,是學生身心發(fā)展中無形的影響者。所以,班主任的言談舉止、思想品質和人格修養(yǎng)等對學生來說有著明顯的榜樣作用,對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亦有著深遠影響,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健全人格。班主任要以身作則,重視自身品德素養(yǎng)的提升,樹立榜樣精神,由此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2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策略
2.1更新教師德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進行日常教學時,班主任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論是文化課教學還是思想道德教育,都應堅持以人為本,利用平等、寬容、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每位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成長環(huán)境、發(fā)展需求等綜合確定教學計劃與標準,選擇最佳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感知并理解掌握德育文化內涵。
比如:在培養(yǎng)“遵紀律、守規(guī)矩”方面品質的德育工作開展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小管家”活動到達教育目的,班主任會將班級的公物管理任務一一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比如,誰負責保持講桌的整潔,誰負責擦黑板,誰負責開關燈等,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中能人人有事做,在做事中培養(yǎng)起學生的責任意識。另一方面,在學校里,學校是每一個學生的學校,所以我會將德育拓展到整個學校里,讓學生在學校道德實踐活動中挑起大梁。比如,我會開展“校園警察”活動,組織各個班級自主選擇小警察,然后由這些小警察在校園的每一角落里進行監(jiān)督、管理,一旦遇到違紀違規(guī)或者不良現(xiàn)象,小警察需要及時地制止,并以親身示范來為學生做出榜樣。這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規(guī)范意識,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社會責任感,充分凸顯了學生主體地位。
2.2創(chuàng)設和諧德育環(huán)境,加強學生心理輔導
現(xiàn)在很多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備受寵愛,容易形成任性、性格軟弱、缺少責任感等性格特點。同時,現(xiàn)代初中生處于信息化時代,日常的生活中能夠獲取到各類良莠不齊的信息,思想更加獨立化、個性化。班主任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要有充分的了解,對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況要有準確的把握,認真解決學生思想上的疑惑,在學生關注的問題上做到正確引導。同時,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容忽視,班主任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上的波動。在現(xiàn)代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初中生容易產生脆弱、壓抑、孤獨等問題,班主任一定要及時展開心理疏導,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展開有效的溝通交流,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比如:班級中有一位原本性格開朗活潑的學生,某天開始成績直線下降,而且總是沉默寡言。原因是他的父母離異后,他只能跟隨奶奶一起生活。了解情況后,班主任及時制定了心理疏導方案,不僅主動跟學生談心,還發(fā)動其他同學伸出援手。經過一系列的溝通交流,這位同學對父母的離異有了正確的認識與理解,重新樹立了自信,成績也有所提升,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能主動找班主任交流,漸漸走出了逆境。由此可見,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及時發(fā)現(xiàn)和有效解決是多么重要。當前社會離婚率居高不下,很多學生來自離異家庭,普遍存在相似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和諧的德育環(huán)境,對心理問題及時開展疏導,解決學生心中的困惑,引導學生走出逆境,進而使班級的管理和德育教育更上一層樓。
2.3開發(fā)和利用網絡平臺,強化德育教育實踐
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德育教育提供更多便利。班主任可以通過播放小電影、短視頻的方式開展網絡德育教育。初中生天真爛漫,喜歡動畫片,對新鮮的事物十分好奇。
抓住學生這個特點,教師可以建立班級影院,定期為學生播放德育動畫片,如《中華德育故事》、《弟子規(guī)》、《傳統(tǒng)美德故事》等等,在觀賞動畫片的同時陶冶學生情操,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比如:《中華德育故事》中的《江革負母》,講述了東漢初年著名孝子江革負母逃難并侍奉母親的動人事跡,這個故事主要是為了教育學生懂“孝悌”,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培養(yǎng)學生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發(fā)揚和繼承,也是網絡德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定期播放這樣的德育小故事,學生不僅喜歡看,而且還能夠寓教于樂,在觀看動畫品的過程中學習很多做人的道理。這對于初中生塑造學生品格,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結束語:
總之,作為初中班主任,在有效管理班級過程,要積極引入德育教育內容,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指導作用,促使學生形成良好品德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章鳳嬌.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284.
[2]陳建華.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J].學周刊,2014(25):200.
[3]王亞輝.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38.
[4]劉來喜.例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4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