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琦
摘 要: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學習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從文章當中找出要點,總結中心思想,是進行閱讀的最關鍵所在,對于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做好閱讀學習的練習,正確把握閱讀重點,幫助小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 閱讀 重點把握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開展閱讀內(nèi)容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其語文素養(yǎng),鼓勵小學生開始廣泛閱讀,以便在課堂內(nèi)外積累大量的知識和知識。因此,在平時的教學當中,閱讀不但是是小學教育之基石,也是小學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努力引導小學生正確進行閱讀。然而,在實際課堂中怎樣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卻存在很大的分歧和誤解。許多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常常盲目的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1]
一、如何把握閱讀教學的重點概述
閱讀教學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這種閱讀能力對于以后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從這個角度看,要想做好閱讀教學,就必須要做好對語言、句型和段落的認知,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小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漢字的基礎工作,然后正確掌握每個詞的意思,以及理解不同句型的不同意義,在閱讀當中,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做好德育教育,發(fā)散學生思維,明確文章含義,通過深層次的教導,來完成應試教育的要求。閱讀教學的重點主要分為教師和學生兩部分。從學生角度來說,不同學生的年齡、生活環(huán)境、學習能力、性格不同,如何培養(yǎng)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了一個主要問題,小學生對書籍中的知識閱讀知之甚少,在閱讀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教師層面上,語文教師是如何完成的,掌握語文閱讀的實際情況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在各種資料的支持下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2]
二、閱讀教學重點的合理把握
1.保證學生對閱讀有興趣
要想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首先要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小學生剛剛步入對文章的正式學習,其閱讀能力也會逐漸提升,這是一個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重視對閱讀基礎的教導,告訴小學生,正確的閱讀應該注意些什么,注重些什么,考慮些什么,從而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學習和閱讀習慣,帶領小學生體會閱讀的妙處。在閱讀中,很多學生注意力分散,無法堅持閱讀,這對閱讀質(zhì)量有很大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就要集中閱讀的注意力,避免出現(xiàn)分心的情況。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要遵循從聲音讀音到默讀的過程,這是一種不斷內(nèi)化的過程,可以更好地去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利用聲音閱讀來克服注意力分散的局面。具體的方法是完成一頁或一章的閱讀并暫時停止,教師要及時詢問,這一部分講了什么內(nèi)容?你在讀這一部分時,有什么感受,這一部分和上一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諸如此類的問題,這種閱讀方式在剛開始閱讀時可能速度回很慢,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生可以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習慣,集中注意力,閱讀和思考,并行使他們的記憶能力通過問答得到提升。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可以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閱讀,一段一段的閱讀,或者一部分一部分的閱讀;對于中高年級來說,可以整篇閱讀,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全局,看到和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從而保證默讀的效率。另外,平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年齡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使之更加人性化,有助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2.根據(jù)教學大綱深入探索
語文教師是小學生閱讀的啟蒙老師,承擔著引導學生學好閱讀的重任,在教學前,必須全面、細致地理解教材要求和教學大綱,意識到為什么要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語文課堂。對于小學階段來說,不同的年級其學習內(nèi)容各不相同,教師要對自己所教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有所了解,然后結合課本和教學大綱,提出適合本班學生的閱讀教學法,并仔細區(qū)分,重點閱讀教學內(nèi)容,做好詳細的教學記錄,事后也要提出總結,從而幫助學生學好語文。[3]
比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課文,根據(jù)教學大綱明確應該引導學生重點閱讀的板塊,從“蒲公英媽媽”、“蒼耳媽媽”、“豌豆媽媽”的辦法出發(fā),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生存的魅力,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并從中找到所蘊含的知識。許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抱怨即使做了做各種各樣的努力,但學生學生的理解太差。在教學中,學生的智力差異是客觀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提高閱讀能力,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4]
3.以人為本深化師生閱讀討論
理解閱讀內(nèi)容的關鍵是學生要有發(fā)言權,現(xiàn)代教學更加注重以人為本,也就是說,小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那么教師就應該把小學生放在一個體驗者的地位,在閱讀教學中也是如何,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們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說出來,在交流中體現(xiàn)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引導者,要對學生進行支持和鼓勵,在討論當中,如果遇到荊棘,教師可以適當?shù)倪M行點播,但是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要讓學生們自己動腦筋思考,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讓學生們解決難題,還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方法,加深了對關鍵內(nèi)容的理解、掌握。另外,在學習當中,外部動作的效果會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教師要教會學生用嘴巴朗讀,用眼睛觀看,用大腦理解。也就是說,在閱讀時,學生可以注意邊讀材料邊畫圓圈,突出重點。教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識別幾個符號。如,遇到重點內(nèi)容,用彩色筆進行標記,學生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但是類型不應該太多,兩個左右,否則書本都是雜亂的顏色,起不到突出重點的作用。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尚小,需要他們利用筆來標記他們在閱讀課文中所閱讀的位置,以免忘記,要長期堅持,不能半途而廢,閱讀能力對于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除了標記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提取素材,通過記錄,可以積累很多優(yōu)美的單詞、句子和其他語言材料,對于以后的寫作都非常有用。
結語
語文教學是小學階段的核心,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知識,如何做好閱讀教學是教師們非常關注的問題之一,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體情況,結合教材內(nèi)容,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教學方式,這樣一來,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加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5):142-143.
[2]呂發(fā)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點[J].才智,2010(33):99.
[3]張艷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找重點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9):118.
[4]楊海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把握[J].求知導刊,2014(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