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東
摘要:“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及集體的力量。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也要將這種集體的力量運用到極致,讓學生通過集體去尋求發(fā)展與進步。在班級中設立互助小組類型的學習模式,大家能夠相互溝通和交流,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互助;合作;學習
學習是學生的最主要任務,但是在如今數(shù)學學科越來越難,學習壓力也來愈大的情況下,單單依靠個人努力,很難有大的進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卻是無限的,只有依靠集體或者團隊的力量去學習,才能獲得更大的突破。所以,在學習數(shù)學這們較難科目時,我們需要借助集體的力量去互助合作學習。只有讓群體的力量最大化,才能使學生共同發(fā)展進步。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會一個人盲目學習,致使學生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較差。在教學中運用互助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ブ献鲗W習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不只會盲學,還懂得了參與其中,積極的去分析去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通過探索去解決的問題,遠遠要比老師傳授的讓學生更加記憶深刻。
二、設置有效的互助學習形式
讓學生進行互助合作學習,就是借助集體和大家的智慧,準確的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擁有很強大的自制力。由于初中生思維比較活躍,情緒波動較大,而且好動。所以,想要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候就是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精彩的教學活動。老師可以根據(jù)情況設定情景模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然后帶領學生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能夠主動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習變的更有效率。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shù)”內容時,如果讓學生單獨進行學習,會讓他們感覺很困難,也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這個時候如果老師直接進行教課,可能會有一部分同學不好理解。所以我就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讓他們進行分組互助學習。引導學習小組借助圖像分析等方法學習。并讓他們不斷地進行合作、補充、提問、解答。最后由我進行總結,在進行深度講解。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他們掌握了知識點之間的深刻聯(lián)系,還對“三角函數(shù)”這個內容掌握的更深刻了。
三、小組互助合作的實施
1.引導學生互助合作
互助合作學習雖然能夠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有效的去學習,但是也需要掌握良好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和要領,才能夠使得互助合作學習方式更加的有效。很多老師只注重解題答案和過程,不在意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所以導致學生在聽的時候覺得會做了。但是當面對同一個題型的時候還是會出錯。而在互助合作學習時,我們就要指導學生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同時,還需要老師的指導。作為中學的數(shù)學老師,需要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無私的分享和補充給學生、給他們搭建一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空間、引導學生多去回顧以前的方法和要領、注意多做總結工作、逐漸形成一個良好的思維學習模式,從而使學生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方法去學習,能夠很快的提升自我。
例如,我在教比較難的課程時,永遠都會讓學生先思考,然后根據(jù)互補,成績高低、性格差異等方面給學生分組,讓他們進行討論。討論有結果的同學我會讓他給大家講出來。雖然學生的講述并沒有老師的專業(yè),但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再把沒有講到的知識點進行補充。這樣,不僅讓學生在互助合作組里得到了互補,還可以使學習的效率事半功倍。
2. 學生合作探究
互助合作學習的前提一定是人與人能夠友好的交流溝通。所以這就要求學生間的關系足夠的融洽。老師應當在中間起到調節(jié)帶領的作用,幫助大集體的融合。從而有效的使學生在小組的合作中進行探究。
例如,在《二次函數(shù)圖形與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噴泉的造型,引入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讓學生根據(jù)之前學過的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在組內討論描點法是否可以運用到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中。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巡視,幫助學生解決溝通的問題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小問題,幫助學生暢通無助的探究。其次,教師再讓學生在小組中根據(jù)圖像,討論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更深入了解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數(shù)學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頭腦好、學習努力只是學好數(shù)學的很小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對方法,方法一旦正確,就會減少走很多彎路?;ブ献鲗W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他不僅可以提升學習成績還能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性格差異的人也可以進行互補。所以我希望互助合作式教學能夠被更多老師運用到課堂,真正的給我們的課堂學習質量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凌玲.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的互助合作性學習研究[J].科普童話,2016(22):51.
[2]馬正寶.淺論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互助合作性學習[J].考試周刊,2015(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