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鋒
摘要:21世紀的今天,教育管理更具有時代性,有著更深遠的意義,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研究出更多提高教學管理質量的方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使命,也是我們的工作職責之一。鑒于此,本文以小學為研究對象,基于新課改的大背景,簡單分析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教學管理的質量給出了幾點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教學;教學管理;方法落實
學校管理從思想上來說是哲學的內容,從理論上來說是需要講究科學的,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是需要藝術的。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學生能夠實現(xiàn)多方面、全面的發(fā)展。所以,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需要長遠考慮,從細節(jié)入手,不斷總結教學實踐工作,善于分析和總結,不斷研究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學管理方法,并將其落到實處,以為學校的發(fā)展和進步奠定基礎,提供力量。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機遇,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提供了情境教學法、問題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新型的教學方法,同時多媒體信息技術也給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力量。但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存在,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教學思想滯后、陳舊。在實際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存在閉門自守、故步自封的想法和行為,導致學校存在小勝即滿、小績即安的情緒,很多老師會對自己的點點教學效果驕傲自滿,自以為是,影響了整個學校的健康發(fā)展。
第二,學校的制度規(guī)范不嚴格,不落實,上課的時候存在“懶、散、軟”的現(xiàn)象,教師備課、上課不夠認真,學生也沒有嚴格遵守學校的制度規(guī)范,甚至一些制度規(guī)范比較老舊,實用性和適用性不夠強,難以確保制度規(guī)范應有效益的真正發(fā)揮。
第三,內部管理僵化,很難充分的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熱情,不利于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的建議
為有效緩解或解決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小學實現(xiàn)新的發(fā)展,更快更好的培養(yǎng)出更多適應新課改要求的新少年,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給出了如下幾點建議:
1.情理兼顧,做學校有效文化的經(jīng)營者
環(huán)境對于人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而且是從精神、心理、生活、學習多個方面產生影響的,對于人整體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確立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情”和“理”兩個大方面入手,注重有效文化的建設和營造,用閃爍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對學生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推動學生進步和成長。例如,可以讓學校的每個班級都布置具有班級特色的班級文化,在有效文化的熏陶中促進學生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又如可以從全體學生中征集校訓、?;諛酥?、校服設計樣式等,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經(jīng)營中,增加學生的歸屬感;又如指導教師在上課和日常教學中能夠和學生有效溝通,站在朋友的立場開展教學工作,講究情誼的同時又能夠講究科學道理,讓學生能夠以教師為榜樣,在學習老師的行為舉止的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的人。
2.德才并重,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學工作
教書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教學管理工作當然也需要從“教書”和“育人”這兩個大的方面入手,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傳輸、學習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更需要教育和引導學生成為一個德育素質高、品行高尚的新少年,在長期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開展德育主題的講座、座談會、演講比賽等形式讓教師和學生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在長期的參與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質;教師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有意識的從教學內容著手,找到德育教育的銜接點,開展德育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則需要教師能夠掌握新課改的新理念,加強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掌握情境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的內涵和精髓,并能夠根據(jù)教學內容有選擇、有針對性的使用,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有不同的教學體驗,實現(xiàn)德才的全方位發(fā)展。
3.以人為本,制定有效的制度規(guī)范
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有效的制度規(guī)范,而有效的制度規(guī)范在制定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想學生、教師所想,制定切實可行、具體有效的制度規(guī)范。例如,在日常教學層面,就可以通過制定與教師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制度規(guī)范來要求教師努力提高備課的質量,加強對作業(yè)質量檢查的程度,并能夠堅持早讀檢查,持續(xù)進行培優(yōu)補差工作;對于學生,則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行為標準,在長期的過程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管理效果。
總的來說,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是確保學生更好學習、教師更好教學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關鍵。本文所提出的情理兼顧、德才并重、以人為本的三點建議是個人認為比較有效和實用的管理建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促進作用,也希望能夠對教育管理者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盧正天. 治理視野下的中小學校長權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2]全力. 國家教育政策對基層教育管理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