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燕清
近年來,為了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我探索和實踐了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采用創(chuàng)設積極情緒氛圍、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積極的體驗等手段,吸引學生想學,讓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參與教學活動,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積極心理學的理念
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于二十世紀末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它致力于研究人的發(fā)展?jié)摿兔赖拢芯恐攸c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fā)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xiàn)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fā)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如熱愛學習、好奇心、堅持、熱情、自律、團隊精神和寬容等,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過上良好的生活。據此,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中職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在教育教學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激發(fā)學生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以挖掘他們自身的潛力,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二、創(chuàng)設積極情緒氛圍,讓學生想學
情緒是人類的基本特性之一。情緒有好壞之分,好的情緒即積極情緒,可以讓人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樂觀向上的干勁,學習效果則佳。反之,壞情緒即消極情緒,則會讓人沮喪、低迷、消沉,缺乏激情,在消極情緒下學習,則學習效果差。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經歷了很多失敗,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厭學、逆反、自卑、浮躁等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會造成課堂氣氛沉悶、緊張、壓抑,它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的提高。因此,積極情緒的激發(fā)是中職課堂管理的關鍵,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去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我在教學中一直重視對學生積極情緒的激發(fā)。首先是自己在進入教室前,通過調整呼吸,調整好自己的積極情緒,微笑著進入教室。其次是在課前三分鐘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講小故事、做小游戲和小組競賽等活動,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再者是語文學科的內容包含古今,涉及中外。每一篇選文,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xiàn)代的,也不管是中國的或是外國的,都有其寫作的背景、趣事和背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等。所以,我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常采取激情激發(fā)法、游戲激發(fā)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法、故事激發(fā)法、辯論激發(fā)法、贊美激發(fā)法等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創(chuàng)設積極情緒的良好氛圍。在積極情緒的氛圍中,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把心思放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果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三、善于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樂于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學生才會樂于參與學習活動,學習效果才有保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學第一次課特別重要,我一般不立即講課文,我針對年級、專業(yè)等實際,要么講我國燦爛的五千年文化:從《詩經》的《關雎》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從屈原的《離騷》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從古代形容美女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戴望舒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的丁香姑娘,總之,我讓學生在幾千年的詩詞里漫步一遭,感受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要么給學生讀《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努力的意義》等,在對學生的提問中讓學生思考到世間走一遭意義何在?明確生命的意義,奮斗的目標。我常在學生或興奮或思索的時候下課,從學生的目光里,我知道第一節(jié)課是成功的,我已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了。
俗語說得好:要做好一件事容易,難的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在語文課堂中,讓一節(jié)課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讓每一節(jié)課都受學生歡迎。為了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前我盡量翻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資料,盡量擴大一節(jié)課的趣味和知識含量,做到課堂的趣味性、知識性與參與性有機結合。如教學《群英會蔣干中計》時,我先從《三國演義》介紹起,講了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兩個小故事,介紹了周瑜和小喬才子佳人的美滿結合,還講了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然后叫學生讀小說講故事分析人物性格,效果就非常好,整個課堂成功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成了視聽盛宴,成了一種競賽,一次游戲。如講楊絳的《老王》,介紹完楊絳先生,我問學生:“楊絳是一位女性,為什么大家叫她先生?”學生議論紛紛,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我布置學生查閱楊絳的著述,聯(lián)系冰心也被稱為先生的事例,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習課文過程中,讓學生再去查閱楊絳的先生錢鐘書,介紹錢鐘書先生的《圍城》和“圍城哲學”,然后讓學生讀《老王》,感受老王憨厚誠實、淳樸善良又悲慘的身世??偨Y課文的時候,引導學生思考要珍惜現(xiàn)在,珍惜老王做夢都夢不到的幸福生活。
四、創(chuàng)造積極的體驗,讓學生樂學
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體驗主要指的是積極情緒體驗。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體驗成功,是一種感官愉悅和心理享受。追求師生共同的感官愉悅和心里享受,其實是追求一種完美的師生共鳴的藝術境界,這對于課堂是非常有益的。作為一個學生,誰不喜歡這種既令人愉快又能讓自己學到知識的課堂?作為老師,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教學,那課堂就不再是一個負擔、一項任務,而是一種享受了。
教學是交互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除了要調動一切感官,讓他們在課堂上感受“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覺外,還需要提供平臺,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體驗,讓學生樂于學習。如在中職語文的選文中,應用文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如果按常規(guī)去講課文,像演講稿、計劃、總結之類的例文,容易使學生厭煩。對此,我先布置任務,讓每個學生先寫一篇此類文章,然后對照例文,修改自己所寫應用文需要補充刪減的地方。讓學生自己寫,自己改,然后選學生代表上臺說,大家來評。或者,讓學生分組競賽,大家寫一篇同類型的例文,從小組中各選一位代表上臺朗讀,然后大家評議。在評價時要注意多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多表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多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后,他會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積極體驗的積累,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讓學生快樂地、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證明,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采取措施激發(fā)學生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能有效提高中職語文學科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