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圍敏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各個體系不斷的改革發(fā)展,我國教育系統(tǒng)的改革也突飛猛進,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基礎。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究其根本,在于對初中生自身閱讀水平的訓練和提升,對已經養(yǎng)成的不好習慣加以改善。對學生開展閱讀的環(huán)境,要制造一個輕松自在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對閱內容獨立自主的完成,將學習到的各種理論知識,運用在閱讀的實際操作當中。進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語文課文中蘊藏的豐富內涵進行深刻領會,最終進一步提升語文閱讀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措施;分析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逐漸轉變,具體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重點已經從傳統(tǒng)的只注重學生的分數(shù)的應試教育,轉變成如今看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新型教育。在實際的語文教育教學中,語文閱讀教學有著特殊的位置。在語文閱讀中,重點培養(yǎng)初中生理解掌握語言以及文字的能力,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增長自身的見識。學生對各方面事物的認識提升后,不僅能夠強化自身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而且還能夠全面的發(fā)展自身的思維意識,以及陶冶自身的情操。本文針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初中生閱讀能力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為今后專業(yè)人士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一、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較為陳舊
伴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改革完善,新課程改革在運用,已經逐漸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被大部分學校以及老師所普及和接受,并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1]。然而,依然還有一部分學校和老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對新課改明確指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觀念毫不在意,仍然沿用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中以老師為主,以分數(shù)為主的教育觀念。認為閱讀是在浪費老師和學生的時間,這個程序可有可無,沒有重視閱讀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以及培養(yǎng)學生內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樣的思維意識以及實踐教育,使老師對初中學生的語文教學方式,并沒有依照新課程改革規(guī)定的內容進行,相關正確的政策內容得不到滿足和響應,導致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嚴重阻礙了初中生的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二)教學方式的落后性
我國現(xiàn)今初中語文教育模式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成為了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在初中生開展語文科目學習時,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和理解,能夠使初中生了解和掌握更多新知識和新事物,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等都有較大的作用。因此,老師在對初中生進行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時,想要使學生對語文閱讀有積極性以及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就必須要建立一個多種教育教學方式為基礎,適合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輕松氛圍。然而在我國目前仍然有很多學校和老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育教學時,不能運用合理的方式,依然沿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沒有從被動地位轉變成為主體地位,仍然不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學習知識的方式,還是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2]。與此同時,還有很多老師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象征性的找?guī)讉€同學對文章朗讀一遍就完了,只帶領學生做表面文章,沒有使學生深入的進行研究。這樣不但養(yǎng)成了學生做人做事應付了事的人生態(tài)度,而且對學生整體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能力完善,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式
(一)實現(xiàn)教學理念的轉變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快速發(fā)展,初中教學的開展,是建立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之上進行。我國語文閱讀教育已經從以前的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逐漸轉變成了現(xiàn)如今的素質教育教學模式[3]。也就是說,現(xiàn)如今的語文閱讀教育已經不在看重學生的分數(shù),而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了。以此為目標,初中語文老師在具體的語文閱讀教育中,應該將教學活動的的效率作為教育重點,這就要求初中生必須將大量的閱讀積累做為前提,從而樹立良好的、嚴謹?shù)拈喿x習慣,才能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針對初中生來講,在這個階段是他們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階段。因此,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必須使他們將理論與現(xiàn)實相結合[4]。
(二)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合理更新
素質教育模式在語文閱讀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教學內容乏味單調的缺點,對學生開展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提升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以及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閱讀《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篇文章時,老師要將我軍渡江情況,宣告解放戰(zhàn)爭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政府已面臨徹底崩潰。這些歷史背景告知學生,使腦海中會有具體的情景,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對相關內容會更加牢固的掌握,進而閱讀的效果也就更加明顯。將現(xiàn)實中的歷史背景與語文閱讀牢牢結合,使學生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還增加了愛國主義情懷[5]。所以合理的更新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同時,綜合素養(yǎng)也得到升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閱讀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重中之重,具體的措施也是多元化的。然而由于我國還有一部分學校對閱讀教學沒有加大重視力度,導致很多初中生的閱讀水平較低,對語文的學習能力也較低。所以必須重視初中生語文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針對具體教材的特征,設計適合的教學過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運用多元的教育教學措施,大量閱讀適合初中生的文章等。只有這樣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將具體的閱讀教學任務準確的完成,進而完成提高初中生教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道勛.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措施[J].課外語文(上),2016(10):58.
[2]李貴海.探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拓展延伸[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2):119-119.
[3]李華軍.如何開展有效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課外語文(下),2015(8):157-157.
[4]洪志協(xié).試論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校園(中旬刊),2017(7):151.
[5]肖敏.淺談如何搞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5(11):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