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我們越來越注重學科的生活化教學。尤其是小學數學,我們知道小學數學對孩子的啟蒙很重要,孩子們可以從生活中的數學知道,學數學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夠知道他們所學習的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從而也使得學習和生活是相互分離的現象得到好轉,但是,畢竟新課程的推進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仍然有一些小學教師對于學生學習生活化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不能夠很好的處理學習和生活化的關系。老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主導作業(yè),當老師無法處理好相關的關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就不能很好的處理相關的關系。所以,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研究很重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對于改善學習和生活化關系有一定的作用。此篇文章,也就針對新課程背景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出現的相關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教育;數學;生活化
前言:首先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明確什么是教學的生活化。也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的利用書本,多媒體創(chuàng)建和生活緊密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處理情境的同時能夠充分的理解相關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能夠培養(yǎng)自己利用所學習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并且我們知道,小學數學的課本知識框架,和知識結構并不難懂,學生只要在對相關的問題感興趣的前提下認真的聽講,就能夠取得滿意的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來說,單單的成績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在低齡階段的孩子能夠掌握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培養(yǎng)對數學的濃厚興趣。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目前新課標數學教學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問題:第一,部分教師觀念落后。第二,教學方式單一。第三,應試教育阻礙學生發(fā)展。我們將在這一部分具體談關于這三個部分對于學生發(fā)展的消極部分。由于教學現狀,仍然有一些教師的觀念不能夠與時俱進,仍然對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習有一定的誤區(qū),對于學生的評價仍舊是,單一不多元化,以成績衡量學生的學習水平,但這一觀念太落后和偏激,對于學生的發(fā)展還是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主要內容。這一方面,也促使教師的教育方式過于保守和單一,是學生的獨特性得不到發(fā)展。最后,對于應試考試這一觀念,促使學生進步得不到肯定,教師看不到學生的發(fā)展的進步,也就否定了學生是出于發(fā)展的人這一重要觀點。以上三方面就是關于數學生活化中所存在的問題。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談起:
對于微觀來說,也就是從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主動性。新教學理念中,很大程度上強調需要讓學生在快樂,興趣中主動的探索知識,而生活化就可以帶給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們也許在生活化這樣的過程中感覺到所學習的知識具有熟悉感,從而能夠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探索欲。同時能夠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嚴密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注重對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關注,以及教學期待。最近發(fā)展區(qū)就是學生發(fā)展所達到的程度,和在教學的指導下達到的學習程度之間的差值。生活化教學,則能夠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實際例子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以這個為基礎上,發(fā)展嚴密的數學思維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宏觀方面,是指教師方面,最重要是對全部的學生發(fā)展的整體水平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促進教學的有益發(fā)展,增進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有機過程,使得整個教學得到整體的提升。
三、策略實施的具體措施
(一)老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生活化觀念
正確的觀念指導正確的教學。所以作為教學的主導力量——教師,我們需要跟隨教育的發(fā)展過程,樹立正確的教學生活化的觀念。需要教師和主動一起積極主動的參與所設定的生活化情境,通過良好的互動,正確的理念指導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二)深度挖掘教學和生活化之間的關系
教師應該熟悉課本,并能夠從課本中挖掘教學和生活化之間的關系。可以根據學校的地理人文,教學質量,學生的年齡的發(fā)展等相關的因素。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用心去累積相關的實際例子,并通過一定的篩選的方式進行選擇,讓學生容易接受、理解掌握相關的問題知識。以此為基礎,在加上對于學生發(fā)展特點的熟悉,比如小學學生們的邏輯思維并不如再年長一些孩子,但是形象思維能力很好,利用此特點,將生活化具有形象的內容和知識相互聯系。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能力。
(三)合理的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實際教學情境
合理的生活化情境對于學生學習來說,就像是催化劑,加快學生學習的速度,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對于難以理解,動態(tài)的知識內容,用生活元素將其串聯起來,成為一個具有邏輯性,框架性的教學,整個具體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具體的情景對于知識學習的服務的原則進行教育的培養(yǎng)。運用實物,多媒體,游戲等諸多方式進行有效的教學。
結束語:
教師作為教育改革的主力軍,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誤區(qū),和主動的避免犯錯。通過啟發(fā)式的教學手段而不是一味的知識傳授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作講授知識和生活的融合,強化教學內容生活化的建設,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我們不僅能夠將知識從復雜化變得簡單化,讓學生能夠快速的理解。又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數學邏輯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蔣基斌,鄧光明.關于小學數學課堂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8):190-191.
[2]苗寶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119-120.
[3]馮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究[J].學周刊,2016(1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