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動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加課堂的活躍性,提高學生英語實用能力。本文探討了目前高職教學現(xiàn)狀,并對常見的互動式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及建議,以促進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進一步改善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高職教育 互動教學模式 實用能力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借鑒香港“能力為本”的先進教學經(jīng)驗,通過二維分析法實現(xiàn)高職院校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研究,項目編號:18SB0686。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15-02
一、高職院校公共英語互動式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隨著近幾年的改革,提倡“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在教學中強調(diào)把英語語言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英語運用能力相結(jié)合,以幫助學生在未來就業(yè)中能具備一定的聽說能力。教師們在改革中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嘗試各種教學模式及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設備,為了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由于高職學生普遍英語水平有限以及對此科目重視度不夠,這使得各類教學活動實施困難。許多學生仍習慣于傳統(tǒng)單一的授課模式,對互動活動感到一定心理壓力,參與度不高。如能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有意識的增加課堂互動活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自主性,將會使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大幅提高。
二、互動式教學的特點
互動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通過啟發(fā)引導,讓學生能在師生交流或生生交流中進行學習,具備一定的英語自主運用能力,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并最終脫離“啞巴式”英語學習模式。這也是當下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法所改革的重點核心。語言的運用便是與他人進行“互動”而產(chǎn)生的,只有有了足夠數(shù)量的互動以及有效的互動,才能與他人達成良好的溝通交流,用好語言作為交流工具這一意義。在英語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法也正是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橋梁,讓我們在缺乏大的語言環(huán)境下,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些運用語言的場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在教學參與中掌握一定的語言實用能力。
三、高職互動式英語教學模式分析與建議
互動式英語教學可分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互動,進而產(chǎn)生了不同的互動方式。筆者將根據(jù)高職學生的特點,對最常用的幾種方式進行分析并給出建議。
1.問答式(quest and answer)
問答式是日常教學中所用頻率最高的互動模式。其操作便利并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老師可就語言點的含義,重點短語句型的運用,課文篇章的理解等對學生進行提問。高職教師往往為了鼓勵學生主動回答,還會采用如對主動回答者加分等激勵措施。其優(yōu)勢在于為教師提供了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一手資料,對回答問題的同學能及時進行糾正指導并調(diào)整課堂進度,還能鼓勵一批英語較好的同學勇于表達。但這一模式參與人數(shù)有限,而且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缺乏對其他同學的回答進行思考的習慣,很多人在一旁充當“旁觀者”的角色。
教師可抓住高職學生這一不良學習習慣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在教師抽查或自愿回答問題的同學答完后,教師可讓其他同學先對該同學的回答進行點評,教師再給出評價。對于同一問題,教師也可讓2-3位同學先給出答案,再讓其他同學對他們的回答進行比較,找出你認為最好的回答方式或共同犯的錯誤。這樣可以擴大問答式模式參與的人數(shù),讓大部分學生都參與其中并逐步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習慣。
2.角色扮演(role?鄄play)
角色扮演是許多課程設置所常用的互動模式,要求學生之間,以某一類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模仿現(xiàn)實的情景對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運用所學短語句型,對對話內(nèi)容進行重塑。這種學生間的互動能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及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考察其對所學語言知識靈活運用的程度。知識點可以是固定的,但其所構(gòu)成的語言卻是靈活多變的,角色扮演也就要求其把這些“死”的語言點變成自身“活”的能力。其次,情景模擬能給大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在向班級其他同學用英語展示的過程中,能夠鍛煉膽量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當然,每個學生接受程度不一,在鼓勵學生靈活運用句型結(jié)構(gòu),自主創(chuàng)造場景進行模擬的同時,如個別學生對此感到困難,可讓其對課本已有原文進行反復閱讀加以演練,以達到開口說的目的。
3.小組活動(group work)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為了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互動,教師通常會讓學生以4-6人為一組,共同參與小組活動。該活動可為就某一話題進行小組內(nèi)討論,共同完成視頻拍攝等小組作業(yè),也可為小組間參加課堂趣味活動競賽等。小組活動能讓學生起到相互學習,相互溝通合作的目的。有時成績較好的組員以學習者的身份對其他組員進行語言練習的幫助,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相同的學習身份能排除他人學習的緊張感。其二,其他組員可對此同學如何處理該語言點的做法進行效仿,以達到二次學習的目的。
但是,高職英語小組活動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人包辦”的現(xiàn)象。成績較好的同學通常會承擔絕大部分的任務,其余組員則充當任務的旁觀者,出現(xiàn)“忙的忙死,閑的閑死”這一不良現(xiàn)象。這時,小組活動明確分工便顯得尤為重要。在提交小組作品或匯報小組討論結(jié)果時,寫明每個同學在此活動中充當?shù)慕巧熬唧w任務,做到人人參與其中。教師在考評時也可將小組整體表現(xiàn)及組員個體成績以一定百分比的形式進行結(jié)合評定,杜絕一些高職學生想在小組活動中偷懶的想法。
四、結(jié)語
英語互動教學模式遠不至此,教師可在課堂上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及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多組織此類活動并對此進行創(chuàng)新,讓高職英語課堂能夠“活”起來。
互動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體,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但我們不能單純的為了互動而互動,教師一定要起到引導作用,對課程安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及實施計劃。不然,課堂可能會看起來很熱鬧,卻只是完成了互動任務(outcome),沒有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objective)。
參考文獻:
[1]周新云,劉綻.互動教學模式在高職公共英語中的應用.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35).
[2]劉爽.高職英語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體會.職業(yè)技術,2009.
[3]陳婧燕.淺談互動式英語教學.科技信息,2010,(31).
作者簡介:
于惟璇(1986年6月-),女,漢族,河北深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對外英語教學及英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