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教師想要完成音樂教育的任務(wù),需重視音樂欣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音樂欣賞是小學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欣賞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也可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可開闊小學生的眼界,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感受能力,使其更好的理解和感知音樂。同時,音樂欣賞在提升學生氣質(zhì)、開發(fā)學生智力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重要性。但是,近年來,由于我國大部分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通常較為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能力,而忽略了對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音樂時缺乏音樂欣賞能力,無法感受音樂的美感。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音樂欣賞能力,使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感,是每位音樂教師需思考的問題。
關(guān)鍵詞:音樂課堂;欣賞能力;培養(yǎng)
一、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因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關(guān)鍵在于聆聽。音樂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需培養(yǎng)學生的聆聽習慣,讓學生通過聆聽去感受和體驗音樂中每段旋律所蘊含的美感與情緒,使其更好的去理解、認識、感知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水平。并且,學生也可通過聆聽的方式來領(lǐng)悟音樂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同時,音樂也是聽覺的藝術(shù),需要學生認真聆聽,用心感受。但是,由于小學生具有自制力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年齡小等特點,導致教師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聆聽習慣的效果并不理想(培養(yǎng)學生聆聽習慣時,需要學生在課堂中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想要達到培養(yǎng)學生聆聽習慣的目的,可從以下幾個途徑入手。第一、多媒體教學手段。音樂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可借助DVD、PPT幻燈片、電腦、VCD等現(xiàn)代多媒體視聽工具,把音樂課本中枯燥乏味的內(nèi)容,用有趣的動畫和優(yōu)美的音樂表達出來。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聆聽意境,達到培養(yǎng)學生聆聽習慣的目的。例如:音樂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教學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音畫同步”的優(yōu)勢,根據(jù)歌曲的內(nèi)容選取幾張優(yōu)美的日喀則風景圖片,把選取的日喀則風景圖片與歌曲錄音編輯一起,并插入教學所需的歌曲與歌詞,使畫面、聲音、歌詞連成一片。把編輯在一起的圖片和樂曲通過DVD或者電腦等多媒體視聽工具播放給學生欣賞。通過優(yōu)美的日喀則風景以及動聽的背景音樂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在欣賞日喀則優(yōu)美的風景的同時,不自覺的進入聆聽意境。第二、適當贊揚學生。音樂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需做到不吝嗇自己的贊揚,經(jīng)常對學生說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如一個學生在音樂課堂演唱學過的歌曲,表現(xiàn)的非常熟練,我們可以這樣表揚:“你唱的太棒了!歌聲猶如百靈鳥般優(yōu)美”、“你唱的可真熟練,太了不起”。再如,一個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演唱的節(jié)奏不對,這時教師不能用嚴厲的詞語批評他,應用溫和的語氣鼓勵他:“雖然你演唱的歌曲節(jié)奏只唱對了一半,但也很厲害了,以后繼續(xù)加油努力,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把整首歌曲的節(jié)奏都唱對的”、“雖然你在演唱的過程中,歌詞出現(xiàn)了錯誤,不過沒關(guān)系哦,你能勇敢站起來演唱,已經(jīng)非常了不起了呢”等。一個微笑、一句贊揚是對學生最好的鼓勵,不僅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也會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
二、運用故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大多在六至十二歲左右,年齡普遍較小,自制力差,導致他們在課堂學習時,注意力極易被外界事物所影響,尤其是在音樂欣賞課堂中,注意力一般只能維持二十分鐘左右。但是,當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運用故事教學方法時,結(jié)果卻是截然相反。因此,音樂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可運用故事教學方法,把音樂曲目編成故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加深其對音樂作品的欣賞理解。例如: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蝸牛與黃鸝鳥》時,可把這首樂曲編成故事,講述給學生聽。故事里講述:春天來了,一只蝸牛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看到門前一顆葡萄樹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蝸??粗@些葉子,就在心里下了一個決定,今年我要吃到葡萄。于是,蝸牛帶著吃葡萄的決心,背著自己重重的殼向葡萄樹上爬去。小蝸牛爬的非常慢,爬了很久才爬了一小段路,這時,站在葡萄樹上的兩只黃鸝鳥看到了慢慢爬行的蝸牛,便哈哈大笑的問蝸牛:“嘿,蝸牛先生,你在干嘛”。蝸牛說:“我想要吃葡萄。”黃鸝鳥說:“吃葡萄?就你這速度,等你爬上葡萄架的時候,葡萄估計早就成了我們口中的美食了,哈哈哈……”蝸牛聽了不以為然的說到:“你們不要笑,等我爬到樹架上的時候,葡萄也就成熟了?!蔽伵Uf罷,就繼續(xù)往葡萄架上爬。兩個月、四個月過去了,終于在一天清晨,蝸牛把頭從殼里出來后,它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一切都變了,一串串葡萄如風鈴一樣搖蕩,散發(fā)著香甜的味道。在故事快結(jié)尾的時候,向?qū)W生提出設(shè)計好的問題。如“同學們,聽完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想或者說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通過在故事的尾聲向?qū)W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聽故事與欣賞樂曲的同時也能思考問題,更好的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欣賞,在無形中加強學生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伏武成.好家長 2017年67期
[2]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張蓓.科普童話 2018年04期
[3]淺談音樂教學如何提升小學生的欣賞能力[J].李文莉.課程教育研究 2016年03期
[4]淺談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J].李震.中華少年 2016年30期
作者簡介:
張瀟予 出生年月:1986年5月1日 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 :四川成都 當前職務(wù):教師 當前職稱:小學一級教師 專業(yè)技術(shù)十二級 學歷:大學本科 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