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摘要:古詩文閱讀是初中語文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古詩文內容的深奧,因此古詩文閱讀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促進學生古詩文閱讀水平進行了以下幾點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文閱讀;課外閱讀;背景;情感
古詩文閱讀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部分,中國古代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寫的,教師進行古詩文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古代的經(jīng)典文章。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古詩文閱讀教學,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使其養(yǎng)成初步理解古詩文的能力。
一、教師應該重視古詩文的背景的講解
古詩文都是作者在一定的背景下寫作的,教師進行古詩文背景的講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的內容。古詩文的背景,包括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文章人物的歷史背景。教師應該對作者人生經(jīng)歷、生活的時代背景和文章中人物和事件發(fā)生的時代背景進行講解??傊?,教師進行文章背景的講解,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寫作的原因、理解文中人物行為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從而加深其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促進其閱讀古詩文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師在進行《陳涉世家》教學時,通過講解秦朝末年暴政,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的內容。陳勝是秦末漢初農(nóng)民起義的領袖,在秦國的暴政下揭竿而起,他面對當時的社會情況發(fā)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喊,掀起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nóng)民起義運動。秦國從商鞅變法以來就實行嚴刑峻法,從而將秦人訓練為虎狼之師。在秦國統(tǒng)一六國后,秦始皇修長城,建驪山皇陵,南征百越,北逐匈奴,他窮兵黷武,役使人民,在他的豐功偉績下是百姓困苦的生活,陳勝吳廣的大澤鄉(xiāng)起義只不過是順勢而為。陳勝吳廣的揭竿起義后,百姓都紛紛的跟隨,逐漸形成星火燎原的形勢。因此,教師通過對《陳涉世家》中陳勝吳廣起義背景的講解,對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古詩文積累,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
學生在學習古詩文時,有時對于古詩文的內容感到很陌生,這是他們平時不注重古詩文積累的原因。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總是注重學生課上的古詩文閱讀,從而忽略了他們課外閱讀的積累,這不利于提高其古詩文的閱讀能力。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平時加強對古詩文的閱讀,并將課外閱讀的內容遷移到課上閱讀。在古詩文閱讀中有些實詞和虛詞都是共同的,學生加強對實詞和虛詞的積累,理解他們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怎樣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其自身閱讀古詩文的能力。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可以從易到難慢慢的增強自身的古文知識積累。在古詩文中如:愛,安,被,倍,本等,這些字詞在古詩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在閱讀古詩文時要自覺的進行歸納,然后進行相關的練習,其在課堂上學習古詩文時就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此外,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對古詩文中重要的字詞進行辨析,注意字詞在古今語言中異同,加強新舊課文的聯(lián)系,從而使自身最終形成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師在進行課上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實際讓學生閱讀的相關的文言文,培養(yǎng)其閱讀的語感并積累了古詩文知識,提高其古詩文閱讀水平。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古文觀止》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增加自身的知識量。在古詩文寫作中,唐宋八大家是很有代表性的,學生通過閱讀相關的散文,可以提高自身的古詩文知識量的積累,有利于今后進行古詩文閱讀。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歐陽修《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進行對比講解,兩者都是有關亭子的傳記,都是描寫滁州的山水,都抒發(fā)了自身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的感情,表現(xiàn)了自身與民同樂的思想。通過對比講解可以讓學生增加對古詩文字詞的積累,有利于深刻的了解歐陽修想要表達的感情,提高自身的古詩文閱讀能力??傊處熥寣W生進行課外的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古文知識積累,有利于提高其古詩文閱讀水平。
三、重視學生的體驗,理解古詩文的情感
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重點的講解古詩文的情感,將學生帶入相關的情境中去。作者的情感是貫穿于古詩文的全體過程的,教師通過對古詩文情感的講解,可以讓學生學會對古詩文的賞析,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古詩文時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對古詩文的理解,學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狀況,接受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傊?,學生在進行古詩文閱讀時,應該重視對其思想內容的分析,緊扣課文內容,感受其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例如:教師在進行《捕蛇者說》教學時,應該讓學生理解“苛政猛于虎”的含義,柳宗元借捕蛇者說的話,揭示了朝廷的苛捐雜稅對老百姓帶來怎樣的傷害。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將自身帶入蔣氏的身份,通過對文中所說的內容進行相關的感情體驗,從而促進相關的內容的理解。永州這個地方產(chǎn)異蛇,將蛇晾干制成藥餌能夠治病,因此官府就命令老百姓大肆捕捉。蔣氏是專門進行捕蛇的人,已經(jīng)歷經(jīng)三代,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死在捕蛇上。柳宗元采取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先說明永州的蛇是怎樣的厲害,再說明蔣氏是歷代捕蛇的人,最后說明,因為捕蛇蔣氏已經(jīng)三代人都死在捕蛇這件事上??墒侵挥惺Y氏這樣才能夠保全自身,而其他的人家因為苛政的原因已經(jīng)十不存一了。最終表達了苛政猛于虎的思想內涵,說明雖然蛇狠毒,但是苛政才是讓老百姓生活艱難的原因。學生只有理解了苛政對老百姓是怎樣的壓迫,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內容。總之在課堂上通過學生自身的親自體驗,可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總之,在進行古詩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對古詩文的背景進行充分的講解,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積累古詩文知識,加強自身對古詩文所要表達情感的理解,最終促進其古詩文閱讀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廖曉芳.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J].科學與財富,2016(9).
[2]張英軍.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00-200.
本文系研究課題《多文本閱讀選文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