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芳
摘 要:在學校,總有那么一些學生,他們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發(fā)育落后于一般孩子,譬如智力落后、學習困難、語言障礙、情感行為障礙等,把這些孩子稱為特殊兒童。隨著教育工作者研究水平的精進與大量科研成果的問世,人們通過可視化或非可視化手段檢測出的特殊兒童數(shù)量越來越多。將這些特殊孩子放置于教育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下,放置于以教學質(zhì)量為生命線抓分數(shù)抓升學率的普校,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產(chǎn)生的巨大落差,必然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遭受巨大的挫折,老師、家長、孩子常常都是處于無助、無奈的狀態(tài)之中。只有家校之間彼此接納,互通有無,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和諧一致的環(huán)境,真正幫助特殊兒童在融洽的班級氛圍中更好地學習與生活,減輕家長的焦慮與壓力。
關(guān)鍵詞:溝通;特殊兒童家長;守護
小何(化名)是我們班的一個特殊孩子,她乖巧可愛,讀書也認真自覺。家長對她的期望很高,在孩子的學習上沒少花心思。盡管這樣,小何還是成了班上學習的“特困戶”。剛上二年級,小何的語文成績就不理想,每一次的單元測驗都只能拿五六十分的成績,為免孩子受到傷害,我從來不在班上公布她的成績及其堪憂的學習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心里不著急:這才上二年級??!到了三、四年級,知識難度增加了,還多了閱讀與寫作,提筆就忘字的小何,語文分數(shù)更是好不到哪里去。每一次單元測驗,她勉強只能考個三十多分。面對著卷子,孩子咬爛了筆頭戳破了紙,硬是一行字也寫不出來,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寫鏡像字的情況。小何媽媽說,女兒告訴她覺得漢字非常難記,好像每一個字都差不多,總是記不住。有一天女兒還抱著媽媽哭了,嘴里怯怯地說道:“我學得好辛苦,我好羨慕天上的神仙……”作為小何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我使盡渾身解數(shù),無論怎樣輔導小何,她還是提筆忘字,連句通順的話都寫不了,我的專業(yè)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特殊兒童。我將小何帶至學校資源室,尋求資源老師專業(yè)的診斷與幫助。果不其然,資源老師驗證了我的推測:小何就是讀寫障礙兒童。在過去一兩年的時間,我不斷調(diào)整策略,更多地尋求外力、吸納家長參與到對小何的教育當中,以期能創(chuàng)設條件,守護這朵特殊小花的成長。
一、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全面了解孩子的情況
教育活動要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離不開家校攜手合作。因此,發(fā)現(xiàn)問題的我及時與小何的家長溝通,了解其家庭情況及其在家的行為表現(xiàn)、學習表現(xiàn)。與小何的父母溝通后,我了解到小何是獨生女,她的家庭關(guān)系穩(wěn)定,不存在大的影響學習的因素。而且,父母相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小何的爸媽晚上都會親自輔導孩子學習,針對孩子學習的薄弱項也在校外報了補習班。這也就是小何學得很吃力,但剛開始也能勉強被推著跟上同學的原因。
二、順勢引導家長發(fā)現(xiàn)并正視孩子的特殊性
家長配合,用心教育輔導,孩子也學得認真自覺,小何的成績?yōu)槭裁淳褪巧喜蝗ツ兀恳婚_始,小何的家長也只是認為孩子記憶力不好,多讀多寫多抄,總能記住生字,提高成績。而且他們并不了解讀寫障礙孩童的情況,因此從沒有想過也不愿意去想自己的孩子就是讀寫障礙兒童。為此,我客觀地與其分析小何的學習情況,并委婉地指出小何存在讀寫障礙的可能。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學習與生活?自己的孩子竟是特殊孩童,這是很多家長都不愿接受的事情。為此,我在與小何父母溝通時一直在情感上表現(xiàn)出理解與“同情”,告訴他們特殊兒童的存在越來越普遍,小何絕不是個案。在行動上我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與幫助,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氛圍,對孩子的情況做到保密,爭取家長的信任與支持。漸漸地,小何父母放下了心理防備,坦誠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希望我進一步給予建議與幫助。
三、對家長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減輕家長、孩子承受的心理負擔
小何的父母都很優(yōu)秀,看到孩子如此的學習情況,他們異常憂心,恨鐵不成鋼的媽媽常會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會這樣呢?!媽媽說,每天下了班就陪著孩子學習,給她歸納生字,幫她聽寫,寫話內(nèi)容也是孩子寫自己跟著寫,寫完兩人做交流,讓孩子把媽媽寫的內(nèi)容讀一讀、抄一抄,把學習任務應對過去。有時候?qū)嵲谥绷?,媽媽也會責罵小何,罵完了就抱著孩子哭……家長的心理壓力大,孩子何嘗好受?資源老師通過游戲發(fā)現(xiàn),小何對于現(xiàn)狀已經(jīng)萌生了要逃離的想法,她的心里也充斥著無奈與厭惡,一顆幼小的心靈正承受著不該是她這個年齡該承受的苦痛。為此,我們盡全力寬慰小何的父母,通過打電話、面談、發(fā)短信等形式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建議其擺正心態(tài),降低對孩子的期望與要求,重新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不要再給自己和孩子施加更大的心理壓力。
四、淡化分數(shù),協(xié)同家長挖掘孩子其他方面的特長
“條條道路通羅馬?!贬槍π『蔚那闆r,我們建議其父母避開孩子的短板,多挖掘、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使其將來選擇工作時可以不再被文字所困擾。對此,小何父母也表示贊同。
總而言之,對于教師而言,與家長溝通、做好家長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特殊兒童家長工作則更具有挑戰(zhàn)性,但是我深信:只要教師能以一顆平等、真誠、友愛的心去對待孩子和家長,終會換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家長的信任配合。
注:本文系課題《通過與特殊學生家長有效溝通以促進融合的案例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