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鳳
摘 要:中國德語學習者在口語產(chǎn)出時常出現(xiàn)非流利重復現(xiàn)象。本文在語料的基礎上對中國德語學習者的口語非流利重復進行探究,分析重復的類型、特點和原因,提出針對非流利重復的策略以及對德語教學法的建議。
關鍵詞:口語非流利重復 類型 原因 對策
一、口語非流利重復
國外早期對口語非流利重復的研究學者包括Hieke,Lickey和O′shaughnessy,他們對非流利重復中的詞匯詞性、上下文語言特征、重復處學生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等進行了研究[1] 211??谡Z非流利重復也越來越得到國內語言學家的重視,其中包括馬冬梅/劉健剛[2],權立宏[3],陳浩[4]等。
各學者對非流利重復的定義各有不同,馬冬梅/劉健剛[1]將非流利重復定義為“口語中給聽者造成猶豫印象、一次或多次連續(xù)產(chǎn)出的相同音節(jié)、單詞、短語、句子或語法結構不完整的詞語串”。[2] 412,排除了帶有感情色彩的強調性重復。對重復的分類也是多種多樣。臺灣學者Tseng把非流利重復劃分為完全重復和部分重復;Bada把非流利重復分為一詞重復和多詞重復[2] 411;馬冬梅/劉健剛[1]采用結構加形式的分類法把重復分為音節(jié)重復、單詞重復、短語重復、從句/句子重復、非結構多詞重復和重疊重復六大類。
目前國內德語界在口語非流利方面的研究學者有王穎頻[5],本文受其文章啟發(fā),著重研究中國德語學習者口語非流利重復現(xiàn)象及特點。
二、語料采集與轉寫
本文語料為5個中國德語學習者的口語考試材料。該5名德語學習者均為非德語專業(yè)學生,德語學習時間為1年。每場考試參與者有學生一名、中國老師一名和德國老師一名,每場考試約4-5分鐘。
筆者得到錄音材料后,對每個音頻進行了轉寫。按照馬冬梅/劉健剛[2]的定義確定語料中的重復部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結合的方式對以下研究問題作出回答:1)重復比較多的類型有哪些?2)重復的詞類和句法位置有哪些?原因何在?
三、語料分析
語料中共出現(xiàn)重復96處,不包括強調性重復。根據(jù)上文中的各種分類方法,筆者在本文中將重復分為三大類:音節(jié)重復、一詞重復和多詞重復。下面筆者將逐個分析三大類重復的特點和原因。
(一) 音節(jié)重復
音節(jié)重復指重復單詞的一個或多個音節(jié),但不重復完整的單詞。語料中出現(xiàn)的音節(jié)重復共有34處,占全部重復的35.4%。名詞的音節(jié)重復最多,有22次,其次是形容詞和動詞。
說話者在說話時心中只有一個模糊的語言形式或者對心理詞庫里的語言形式不確定,所以在產(chǎn)出時猶豫不決,表現(xiàn)為重復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突出表現(xiàn)在名詞層面,如例1。
例1①:
1.CS5 [eh:] beispiel fang zhimin, ein: reilu ein:
(--) ein vor fahre (---) der reilureiluvation↑
2.LK1 =revolution
3.CS5 =rererevolution↓
學生5想要表達革命的意思,但對該名詞模糊,因此出現(xiàn)了reilureiluvation的音節(jié)重復,在老師作出提醒后,仍然出現(xiàn)了rererevolution的重復,印證了學生5對革命一詞的不確定。
這與學生的學習時間短有關,學習者在一年的時間內難以記住很多單詞,尤其是名詞。這也與中國學生追求完美的學習心態(tài)相關。中國學生在進行外語口語表達時通常比較注重語言形式的正確與高級,容易忽略內容的重要性和表達的流利度。
但有些音節(jié)重復也與學生考試時的緊張心理有關。此外,有一些不復雜的音節(jié)重復不應歸咎于說話者對單詞的模糊,而是說話者還沒有選擇好接下來需要表達的詞語或者沒有搜索到合適的語言形式或者出現(xiàn)思維空白,但迫于時間和守住話輪的壓力,為了避免停頓而做出重復,如例2。
例2:
1.CS2 ehm: das die internet eh (---) ich glaube ist wichtig für die jugendlichen. ehm sie
2.k?nnen informationen sammeln und mit ihrer freundenkontakontakt bleiben↑ und
3.[…]
這里,說話者可能還在搜索與Kontakt搭配的可能性動詞,為了給自己贏得更多的時間思考,說話者做出了音節(jié)重復。
(二) 一詞重復
一詞重復指一個完整單詞的一次或者多次重復,其中可能穿插非語言填充。語料中出現(xiàn)的一詞重復共有30處,占全部重復的31.2%。其中實義詞重復12處,以動詞、名詞為主,功能詞18處,以代詞、冠詞、介詞、連詞為主。
一般而言,功能詞后常加實義詞,且經(jīng)常位于句首或者從句首,語料中出現(xiàn)的代詞、冠詞、介詞和連詞都是如此,比如mein,ich,ein,für,ob等。說明對于德語學習者而言,實義詞的產(chǎn)出比較困難、句首的產(chǎn)出壓力大。學習者在進行口語產(chǎn)出時,在尋找語言形式時出現(xiàn)困難,無法及時提取詞語,或者學習者出現(xiàn)思維停頓和空白,所以需要重復功能詞來為自己贏得時間、守住話輪。比如下面的例3、例4。
例3:
1.CS1 [und] eh meine (.) eh meine eh hei meine hei eh heimatstadteh genie?t eine lange
2.geschichte eh über drei eh dreitausend jahren↓
這里說話者在產(chǎn)出Heimatstadt時出現(xiàn)困難,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思考,說話者重復了mein,在說出hei后又重復了一次mein,因為此時說話者還不能肯定Heimatstadt的說法。
例4:
1 CS1 eh meine heimatstadt eh hei?t CHONGQING↓ eh und eh er sie ist eine für fürfür
2 ((hustet)) für (---)
3 LK1 was für eine stadt↑[((lacht))]
4 CS1 [((lacht))] (4.0)
5 LK2 wo liegt die [stadt↑]
6 CS1 [a oh] eh meine ((zittert)) (3.5) meine eh meine eh heimatstadt
7 befindet es eh an die eh an die eh (.) an die eh Yangtse flü [flüss].
說話者描述自己家鄉(xiāng)時出現(xiàn)思維上的空白,試圖通過不斷重復介詞für來填補,最后由老師接過話輪,避免尷尬。在教師2問說話者家鄉(xiāng)在哪里時,說話者馬上接過話輪,出現(xiàn)mein的不斷重復,顯然說話者還沒有完全計劃好自己的言語產(chǎn)出便急忙開始說話,造成后面的產(chǎn)出困難,所以需要重復mein贏得繼續(xù)思考和計劃的時間。
在實義詞的重復中,動詞的重復最多,其中以sein和情態(tài)動詞的重復為主。這也與sein和情態(tài)動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句首位置有關,如例5。
例5:
1 CS1 =und die nachteileist eh ist eh: (---) ich eh ich ichich würde eh: […]
說話者緊接上一個話輪,在說出nachteile后需要重復ist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在簡單的思考之后說話者發(fā)現(xiàn)該句式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而轉換句式,這恰好也印證了說話者先前思維的短暫空白或者言語產(chǎn)出過程的不完善。
(三)多詞重復
多詞重復指的是多個單詞的重復,其中可能穿插非語言填充,單詞不一定需要成串。本文語料中共出現(xiàn)32次多詞重復,占全部重復的33.3%,以出現(xiàn)在句首位置為主,另外還出現(xiàn)在介詞短語前部、德語框形結構內的名詞、名詞短語前部、動詞短語前部等處。
出現(xiàn)在句首的多詞重復與出現(xiàn)在句首的一詞重復情況相似,說話者迫于時間的壓力和守住話輪的需要,在還未在心理詞庫中尋找到恰當?shù)恼Z言形式,心中只有一個大致的概念時就先說出句首,因此需要重復句首的內容使自己有時間完成接下來的言語產(chǎn)出,如例6。
例6:
1 CS1 oh eh: eh die vorteile eh (---) ich glaube dass die vorteilen
2 eh:: leben in shanghai eh:: ist ehm (---) er ist ehm (7.5) ah ich kann ich kann einfachehmich kann
3 einfach eh beru eh beruf eh und eh […]
介詞短語前部的重復與一詞重復中的介詞重復大體一致,但多詞重復的另一個原因可能由德語需要變格的語法特點導致,介詞后的名詞都需要變格,學習者有可能對名詞的詞性不確定或者對介詞不熟悉,需要重復介詞短語前部來進一步思考,如例7。
例7:
1 CS1=eh wegen ehm eh: ich bin ich bin eh: bebewortlich eh:: zu eh der↑eh: zu der↑eh
2 zu dem klima und die speise in CHONGQING↓
這里說話者重復了zu der,然后自我修正為zu dem,這可能因為他對Klima的詞性不確定,需要通過重復來思考。
其他多詞重復的形式因為不明顯在這里不做贅述。
五、結語
本文語料中出現(xiàn)的重復主要可劃分為音節(jié)重復、一詞重復和多詞重復,音節(jié)重復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其次是多詞重復。音節(jié)重復以名詞為主;一詞重復以功能詞為主,實義詞的重復以sein和情態(tài)動詞為主;多詞重復主要出現(xiàn)在句首,其次還會出現(xiàn)在介詞短語前部以及其他句法位置。出現(xiàn)重復的可能性原因有學習者對德語詞匯/語法的不熟練、缺乏德語程序性知識、過于關注語言形式忽視內容等。
針對非流利重復,學習者首先需要熟練掌握德語語法和詞匯,然后需要“通過輸出(即語言產(chǎn)出)把顯性的陳述性知識轉化為隱性的程序性知識”[5]47,提高語言運用的熟練程度,最后,在進行口語產(chǎn)出時學習者應學會使用話語標記語或者語塊性話語標記語來代替重復,比如also,sage ich es mal等等。
在教學法方面,教師在強調詞匯教學時不應忽視語音的教學,不應分離地講解詞匯,應幫助學生記憶詞語搭配,如名詞和動詞的搭配。此外,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使用交際策略的意識,并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表達內容的能力,不應過度強調詞匯語法的正確性。
注釋
① 本文所舉的例子中的縮寫含義如下:CS=chinesischeStudierende中國學生,所加序號表示不同的學生,LK=Lehrkraft,LK1為中國教師,LK2為德國教師,加粗部分為重復.
參考文獻
[1] 高瑩,王寧.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研究述評[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6):208-212.
[2] 馬冬梅,劉健剛. 英語專業(yè)研究生口語非流利重復特征研究[J].現(xiàn)代外語(季刊),2013,36(4):411-438.
[3] 權立宏. 中國英語學習者會話修補中的重復策略研究[J]. 現(xiàn)代外語(季刊),2012,35(3):195-303.
[4] 陳浩. 第二語言口語非流利產(chǎn)出的重復現(xiàn)象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36(1):72-77.
[5] 王穎頻.基于語料的中國德語學習者口語非流利產(chǎn)出研究——特點、原因和對策[J].德語人文研究,2013,1(1):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