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本之中有著相當豐富而且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并不是單純地為了美觀,在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突出文本主題。因此,合理利用插圖可以有效地改善課堂教學效率。以《舟過安仁》為例,探討了如何利用插圖進行教學,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插圖;小學語文;《舟過安仁》
一、案例背景
《舟過安仁》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一首古詩,作者楊萬里。本詩通過敘述兩小童無雨張傘,借助風力使船行進一事,表現(xiàn)了兒童的聰明伶俐,也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喜愛之情。但由于此事距離現(xiàn)代兒童的生活較遠,學生難以體會;憑傘借風的道理較為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我決定巧用課文插圖讓教學變得深入淺出,讓學生聽得清楚明白。
二、案例描述
在疏通了《舟過安仁》的詩句大意之后,開始“看圖解詩”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并提出第一個問題:“看到漁船和小童,你會想到哪句詩?”學生齊答:“一葉漁船兩小童?!庇謫枺骸翱吹酱莺痛?,你會想到哪句詩?”學生又答:“收篙停棹坐船中?!苯又鴨枺骸翱吹叫⊥瘬蝹?,你會想到哪兩句詩?”學生接著答:“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薄罢姘簦 币痪浜喍痰目滟澾^后,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同學們可以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背誦這首古詩嗎?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說著,我點開教學課件,一邊用筆在大屏幕上標示重點人、事、物,一邊引導學生背誦。學生興味盎然,幾乎個個熟讀成誦。
接下來進入破解“使風之謎”的環(huán)節(jié),我再次要求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同時提問:“畫面中有風嗎?如果有,風從何來?”話音剛落,學生七嘴八舌地嚷道:“沒風,沒風?!薄罢娴臎]風?”我故作疑問,并示意學生再耐心找找,瞬間,有學生舉手:“老師,有風!畫面下方有一根竹子是向右傾斜的,肯定是風吹的,由此可知,風是從左向右吹的?!薄斑@種說法對不對呢?”我把判斷的權(quán)力交給學生,不一會兒,學生紛紛表示認同。我又提出第二個問題:“誰能說出船的行駛方向?”有學生一臉興奮:“老師,我知道!我知道!船是從左向右行駛的,我是根據(jù)水波紋判斷的。我們美術(shù)社團的老師教過我們畫行船,說船頭的水波紋是呈扇形展開的,所以右邊是船頭,準不會錯。”有學生胸有成竹:“左邊是船尾,因為那里系著一支船櫓。我看課外書上說,人們通過船尾搖櫓,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動船前進。所以我也認為船的行駛方向是從左到右。”在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我提出第三個問題:“小童利用順風順向,張傘以讓船速加倍,你認為這是怎樣的孩子呢?”有答聰明伶俐的,有答奇思妙想的,有答機智靈活的……“大家的回答都正確!”我用手比了個贊,同學們開心地笑了起來。
三、案例分析
1.充分發(fā)揮插圖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幾乎每篇課文都有一兩幅插圖,這是非常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生眼里,橫平豎直的黑白文字可能是呆板枯燥的,而栩栩如生、五光十色的插圖則能飛速叩開學生心扉,讓他們樂于走進文本,去了解去體會。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不可否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插圖則有很好的化抽象為具體,化繁雜為簡明的效果,有的便于學生理清課文寫作思路,有的甚至能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插圖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中心,要知道插圖也是有情感、有溫度、會說話的,隱藏著作者的嬉笑怒罵、喜怒哀樂,而當學生心靈有所觸動時,就能對文章中心心領(lǐng)神會。
2.善于課堂提問
提問是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問能力可以體現(xiàn)出一個語文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提問效果的好壞往往成為一節(jié)課成敗的關(guān)鍵。提問也是講究技巧的,有效的課堂提問應(yīng)該是從實際出發(fā),圍繞課文重難點展開的,而不是無的放矢,為提問而提問。而且提問要注意分層設(shè)計,要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縱深。提問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對于可以一題多解的問題,教師沒有必要統(tǒng)一答案,應(yīng)該積極拓寬學生思維空間。提問的同時還要善于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可以多些實事求是的激勵性評價,避免形式主義的假評價,或是文不對題的空評價。
3.重視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基礎(chǔ)、興趣愛好、年齡特點等的了解與分析。教師進行學情分析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進行選擇取舍,做到因材施教,解決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有效性。同時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而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往往是教師一廂情愿地表演,沒有學生知識經(jīng)驗基礎(chǔ)參與,任何講解和練習都難以落實。
學海無涯,我會掌控好教學這艘小船,讓學生一帆風順,到達成功彼岸。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