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君
摘 要:初中是學生物理學習的開始階段,教師應當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物理基礎。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重視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適當?shù)姆答仭?/p>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教學反思
物理是科學體系的重要分支,它幫助人類探究世界的本質(zhì),了解世界的現(xiàn)狀,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初中物理的學習為學生開啟了物理的探索之旅,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開拓學生的思維和眼界,開發(fā)學生的大腦,讓學生領略物質(zhì)世界的神奇與魅力。但是,當下的物理教學存在著教學過于死板、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思維僵化等問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本文將對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進行一個簡單的探索和反思。
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
態(tài)度決定高度,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體現(xiàn),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學習的前提和基調(diào)。很多學生不是缺乏學習的天賦,而是缺乏學習的態(tài)度和學習的習慣。初中是學生心智逐漸成熟的階段,很多學生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和信念不是特別的堅定,需要教師合理的引導。每一個學科都有一些特有的學習的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物理學習也不例外,在物理方面,在初中階段要求學生養(yǎng)成以下幾個學習習慣。
1.多觀察,勤思考。觀察是物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觀察是揭秘某種現(xiàn)象的閥門,思考是揭開現(xiàn)象神秘面紗的手。物理的任何現(xiàn)象都離不開觀察。很多學生將觀察的目標僅僅鎖定于課堂上的物理實驗,這在某種程度上局限了學生的眼界和思維。物理是研究萬事萬物的一門學科,生活中的現(xiàn)象是學生重要的觀察對象和靈感的來源。學生可以通過對我們生活中的事、物、現(xiàn)象給予觀察,從而使自己的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
2.多動手,勤探究。在過去,由于條件受限,很多學校不能進行科學實驗。當下在新課標下提倡實驗探究,物理實驗已經(jīng)不再僅僅是教師的獨角戲,很多學生有了進入實驗室的機會,有了更多“經(jīng)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的經(jīng)歷。但是,很多學生反而因此對探究的理解受到一定的局限,思維變得狹隘,他們認為實驗探究必須進入實驗室,必須擁有一定的器械。導致自己的思維變得固定化。在條件受到限制的狀況下,這不應當成為學生不能進行實驗的借口,而應將劣勢轉(zhuǎn)變?yōu)閮?yōu)勢。學生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素材進行實驗,比如,學習光的折射時,學生可以在家里找一個水杯,裝上水,插入筷子,觀察筷子的情況。學習完透鏡后,利用一些材料,做一個簡單的相機。
3.重基礎,勤改錯。一些學生在物理學習時,常常得過且過、囫圇吞棗,或者好高騖遠。導致自己的物理學習止步不前,學習的效果不夠理想。初中物理重在把握基礎知識,在學習一定程度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知識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和概括,幫助學生樹立一個大局觀。注重對每一個知識點的深刻體會和知識應用,在做題中體會知識的要點,通過實驗加強自身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重視自己的做題錯誤,對自己錯誤的題進行改錯,全面反思自己的錯誤。并且讓學生學會建立一個錯題本,每次遇到錯誤的題及時進行記錄。每隔一定的時間,重新做自己做過的題,因為很有可能做題時的思維和做題的習慣依然沒有得到糾正。
二、重視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
思維是學習一門知識的核心和關鍵,它就像茫茫大海的指南針,就像蒼茫夜空中的北斗七星,就像人類的心臟。它幫助學生找到正確解題思路,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新的物理現(xiàn)象。新課改下,教師應當更加重視學生的思維鍛煉。但是,應試考試讓學生習慣了應試“套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他們更難以突破固定的框架。面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改變固步自封的教學理念,解放學生的天性和大腦。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限時訓練來挖掘?qū)W生的潛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給予學生一定的工具完成一定的目標,達到一定的實驗效果,將學生分為一定的小組,讓學生探討完成實驗。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沒有教師的指引,應用自己的所學進行實驗,可以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另外,教師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多解思維、結構性思維、邏輯思維等。在面對一道題型時,教師常常習慣將自己地思維模式提供給學生,從而導致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依賴感,并且習慣的模仿和按照教師的要求學習和解題。因此,教師在面對這種狀況時,要跳出教師的權威,以一個平等的身份與學生探討問題,學會轉(zhuǎn)換自己的思路,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另外,物理探究還要求學生能夠保持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擁有嚴密的思維邏輯,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問題。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轉(zhuǎn)換學生的思維,讓良好的思維變成一種學習的習慣,從而為學生將來的科學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適當?shù)姆答?/p>
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越高,對學生的影響越深。學生的很多錯誤行為可以在初見雛形時得到糾正,由于教師的忽視,讓一些問題越演越烈,最終需要花費大量的力氣去糾正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該無時不刻對學生行為進行反饋,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心流,了解到教師對于他們的關注。對學生的反饋可以體現(xiàn)在:作業(yè)反饋,進行等級評價,或者在作業(yè)上寫下一些比較細致的評價和建議;上課對他們細微的動作進行評價,反思自己上課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和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對學生的提問和回答高度重視,即使是荒謬的提問和回答也要一起分析他們的思維漏洞。教學是一個相互之間的行為,學生的行為舉止,學習狀態(tài)和考試情況都在向教師傳遞某種信息,告訴教師自己存在的問題。教師越早接受學生發(fā)送的信息,就能越早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得到提高。
物理就像解開物質(zhì)世界神秘面紗的大手,讓學生了解到世界背后的真相。一名優(yōu)秀的物理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學會讓學生站在多角度思考問題,保持初心,不斷領悟科學的意義和奧秘。從而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致力于一個更為廣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