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青云譜學校 周 敏
“這節(jié)課怎么又是閱讀課??!”“我最討厭上閱讀課!”筆者在上閱讀課前不止一次聽到學生這么發(fā)牢騷,在上英語閱讀課時,也總會看到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興致不高,呈現(xiàn)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一遇到生詞或第一次出現(xiàn)的新句式時,就感到恐懼和不安,看不懂閱讀材料,甚至看都不愿意看。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在獨自閱讀材料時沒有合理有效的方法,閱讀的效率低下。再者,由于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在課外使用英語的機會很少,也沒有形成一定的英語學習氛圍。久而久之,就漸漸形成了現(xiàn)在這樣的不良局面。另一方面,就是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單一枯燥,教師很多時候把閱讀課上成了語法課,過多地講解生詞,過于重視詞匯和語法的教學,而忽視了閱讀技巧和方法的訓練。這完全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此外,教師在教材使用方面也存在著問題,對于課本中的Story time和Read and write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有效利用,主要是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些內(nèi)容的重要性。
閱讀課型是個很有挑戰(zhàn)和難度的課型,在公開教學或是教學競賽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害怕會抽到這樣的課型,但是,就在不久前結(jié)束的南昌市骨干教師評選活動課堂教學競賽中,筆者就抽到了五年級下冊Unit 1 Part C Story time教學課型。當時整個人都懵了!在冷靜下來之后,筆者開始對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進行了分析: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不容忽視,且意義深遠。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語篇拓展,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教材內(nèi)容,還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另外,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也能夠更好地促進他們對句型結(jié)構(gòu)、習慣表達方式等的認識,對整篇文章的布局也有更大的把握。而且,閱讀教學又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學的舊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1.分析教材,找出主旨
對于這課的教學內(nèi)容筆者分析是對Unit 1 My Day的拓展,重點詞匯復(fù)習了本單元的動詞詞組,目標句型為When do you...?I usually/often/sometimes...,難點句型為He can always depend on me.
2.頭腦風暴,復(fù)習激學
上課伊始,筆者先通過Free talk揭示課題,直接交代學生本課學哪些知識,緊接著進入頭腦風暴環(huán)節(jié),筆者設(shè)置了一個有趣的Guessing game,通過文字描述該職業(yè)的Timetable,讓學生猜所描述的是什么職業(yè)。這些職業(y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但是他們的Timetable與大多數(shù)人的不同,如夜間巡警、清潔工等。在這個小活動之后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想一想“My Day”。通過有趣的小游戲合理地過渡到頭腦風暴,讓學生短短幾分鐘內(nèi)復(fù)習了Unit 1的重點詞匯以及重點句型When do you...?I usually/often/sometimes...
3.感知內(nèi)容,練做結(jié)合
閱讀課應(yīng)該扎扎實實地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文章,所以,筆者在處理Story time課文時,讓學生按兩個步驟進行閱讀。 第一步:快速閱讀,即“略讀”。 讓學生快速閱讀談?wù)搯栴}: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og?第二步:仔細閱讀,即“精讀”。讓學生Read and tick or cross.
學生通過這兩步“靜”下心來認真閱讀課文,在“無聲、自主”的環(huán)境下完成了課文的學習,而且有90%的學生完成了這兩項任務(wù),達到了教學預(yù)期目標。在學生了解了課文主旨之后,再讓學生觀看本課文的卡通片,這個故事非常生動,很吸引學生的注意,筆者趁熱打鐵提問學生:“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想不想給這個故事配音呢?”沒想到學生都非常熱情地回答“想!”筆者分別展示了本課的6幅插圖,請6名學生給這個故事配音,效果非常好,“小演員”們字正腔圓,把本課的氣氛推向了一個小高潮。
4.情感教育,激趣樂學
本課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 “Rusty”的小狗。在處理完課文之后,筆者自然地導入情感教育,給學生展示了許多可愛狗類的圖片并配以解說,當筆者展示導盲犬、緝毒犬、搜救犬、警犬照片時,特別介紹說:“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愛我們,為我們工作,為需要幫助的人們做貢獻?!贝藭r,學生們都流露出友善和關(guān)愛的神情,為下一步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5.拓展應(yīng)用,提升閱讀
在情感教育之后,筆者通過課件展示了許多照片,照片的主人公是一個盲女和一只導盲犬,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為這些圖片配上文字說明。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積極地展開討論,有的小組還把這個故事命名為“愛與信任”,并配上英文說明,令在場聽課的老師感動不已。
6.自編故事,高潮迭起
在本課接近尾聲時,筆者并沒有像以往那樣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而是布置給學生另一項任務(wù),筆者提問:“同學們,你們有寵物嗎?你們喜歡你們的寵物嗎?能否編一個有關(guān)你和你寵物的故事呢?”因為有了本課前4個活動的鋪墊,學生已經(jīng)將本課時的目標句型和重點詞匯掌握得非常熟練了,自編故事恰好讓學生將本課所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由于課前要求學生帶一張自己和寵物的合影,學生配合圖片更加繪聲繪色地說著屬于自己的小故事。有個學生展示自己和金魚的故事,她拿出一張非常可愛的金魚的照片,講述著:This is my goldfish.It's name is Yuanyuan.Because it is very fat.It likes swimming and eating.When I watch TV,it watches TV.When I read books,it usually looks at me.When I sing songs,it sings,too.How can it sing?It can make bubbles.這個故事句型很簡單,但是卻非常有趣,這個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學生的潛能真是無窮大呀!展示結(jié)束后,在場聽課的評委及師生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節(jié)競賽課給筆者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一節(jié)枯燥的閱讀課也可以上得非常豐富、精彩,其中最關(guān)鍵的是教師要改變觀念,如果教師自己都認為“無趣”,學生自然也會覺得閱讀課“無聊”了!這節(jié)課筆者通過頭腦風暴,讓學生快速整合了自己已有的知識,然后通過介紹自己的故事鞏固已學的知識。閱讀Story time,情感教學和拓展閱讀故事都是給學生新知識的輸入,最后的自編故事環(huán)節(jié),給了學生“輸出”的機會,也是筆者的“診斷”環(huán)節(jié)??偟膩碚f,這節(jié)課達到了筆者的預(yù)期目標。
通過這節(jié)課,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必須做到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進行課外泛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語言基礎(chǔ)知識和閱讀技能,而且還能使學生熟悉各種文章體裁和風格,開闊視野和知識面,提高他們對各種文章的閱讀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是學生自己閱讀,但這并不等于教師可以放手不管。在讀物的選擇、難度的調(diào)控、時間的分配等方面,教師應(yīng)給予具體的指導,做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有反饋、有學生自我評估。例如,可以鼓勵學生借一些課外讀物,自己安排時間進行閱讀,并與其他同學交換閱讀;通過閱讀比賽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把閱讀訓練與書面表達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用英文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等。
閱讀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以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為依托。對學生來說,不僅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高的閱讀技能,更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作為教師,要在教學中認真總結(jié),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訓練方式,注意消除閱讀技能的障礙,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