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里
摘要:舞蹈表演能力是舞者完成舞蹈表演必須具備的專業(yè)能力,在舞蹈表演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介紹了舞蹈表演能力的概念,分析了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并從舞蹈表演能力塑造層面和培養(yǎng)途徑方面對舞蹈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以期促進人們對舞蹈表演能力的認識和重視。
關鍵詞:舞蹈表演能力;舞蹈表演;重要性;培養(yǎng)途徑;塑造層面
舞蹈是一種時空藝術,其主要表現(xiàn)手段為身體,肢體和心靈是舞蹈的兩大表現(xiàn)本體。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肢體和心靈二者呈現(xiàn)出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舞蹈表演能力包括基本的觀察能力、動作模仿能力、身體動覺能力、藝術想象力、音樂感受力、移情表現(xiàn)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舞者的舞蹈表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
一、舞蹈表演能力的概念
能力指的是人類順利完成某項活動必須具備的生理、心理條件。能力與活動存在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與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息息相關。舞蹈表演能力的狹義上的概念是指舞者完成舞蹈技術技巧中的高難度動作所必須具備的生理、心理特征。在傳統(tǒng)心理學中,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一般能力就是普通能力,是人類共有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與人類的認識活動存在密切關聯(lián)。特殊能力也叫做專門能力,只在某個特殊領域發(fā)生作用,如數(shù)學能力、寫作能力、舞蹈能力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不是獨立存在對的,一般能力為特殊能力的形成、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特殊能力的發(fā)展也對一般能力的發(fā)展具有刺激作用。在人類活動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不可分割,需要綜合運用。
二、舞蹈表演能力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藝術存在于舞臺空間,不是普通人能夠完成的,完成舞蹈表演需要具備多元化的、特殊的、綜合性的高級能力。各類舞臺藝術都對“表演能力”提出了特定的、復雜的要求,戲劇、音樂、舞蹈等舞臺藝術都在其各自領域對表演者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例如,音樂要求演唱者必須具有扎實的歌唱技能,協(xié)調的形體動作,良好的心理素質。舞蹈表演與其他形式的表演具有不同的性質,它對心理素質、生理素質都具有一定的要求。舞蹈作為一種動覺藝術,要求舞者通過身體進行表演。舞蹈通過身體塑造人物性格,表現(xiàn)審美情感、審美理想。
舞蹈表演能力不僅是生理基礎上的身體動覺表現(xiàn)能力,還指綜合型個性心理特征。舞蹈表演能力的內容主要包括觀察能力、動作模仿能力、身體動覺記憶能力、注意力、心理調節(jié)能力、即興應變能力等。成功的舞蹈作品離不開具有突出表演能力的演員。例如,戴愛蓮老師的《飛天》,這一作品靈感來源是敦煌壁畫中的舞蹈,由徐杰老師、資華筠老師首演,要將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風采在舞臺上真正展現(xiàn)出來,不僅需要依靠編導與演員的藝術想象力,還需要依靠演員的舞蹈表演能力。
一個缺乏全面、良好的舞蹈表演能力的舞蹈演員所完成的作品永遠將缺乏感染力,無法將觀眾的身心帶入到表演當中。作為舞蹈演員,必須堅持培養(yǎng)自身的舞蹈表演能力,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三、舞蹈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舞蹈表演能力塑造的具體層面
首先,基本能力。舞蹈表演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包括觀察能力、動作模仿能力和身體動覺能力。觀察能力是一種高級知覺活動能力,具有一定的意識、目的和組織。充滿思考和理解,兼具目的性和計劃性的觀察對于舞蹈演員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觀察能力不僅要求舞蹈演員能夠觀察舞蹈動作,還應仔細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將其轉化成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動力。在具備基本動作模仿能力的前提下舞蹈演員才能精準、生動地塑造出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通過模仿優(yōu)秀舞蹈作品的動作、造型、表情,舞蹈演員能夠更好的掌握舞蹈的規(guī)律、速度、力度等特點,能夠更加準確的完成舞蹈動作。
其次,“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所有的舞蹈形式都與演員的“二度創(chuàng)作”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演員的這一能力使得舞蹈作品具有了唯一性?!岸葎?chuàng)作”能力包括對音樂的感受力、藝術的想像能力、移情表現(xiàn)能力。舞蹈與音樂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這二者的配合對最終的舞蹈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為此,舞蹈演員對音樂的感受力十分重要。舞蹈演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樂感,能夠對音高、音值等音樂的要素有直接的反映,能夠體會音樂的情緒,通過舞蹈表達出與音樂相應和的情感。藝術想象能力是藝術行為完成、實現(xiàn)必不可少的條件。藝術的想象取決于人的心理,受外部條件的影響較少,可以賦予藝術作品更加鮮活、真實IDE情感。移情表現(xiàn)能力指的是通過喚醒內心“情緒記憶”而更好的塑造舞臺形象,并通過舞蹈身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
最后,心理調節(jié)能力與極性應變能力。舞蹈演員在上臺前身體會不由自主的出現(xiàn)一些應激反應,如呼吸急促、手腳發(fā)涼,嚴重時甚至會出現(xiàn)痙攣,影響舞蹈表演。為此,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心理調節(jié)能力也對舞蹈表演具有重要意義。舞蹈演員需要對身體進行調節(jié),應激反應調控到保證生理、心理正常運作的范圍,以便能夠在舞臺上展現(xiàn)出最好的狀態(tài)?!凹磁d”從遠古時期就出現(xiàn)了,當時的口頭文學就是即興產(chǎn)物。“即興”概念的存在能夠將表演者的內在力量釋放出來,避免表演僵化,并使原創(chuàng)作品能夠因為臨場本能的潤色而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同時,即興應變能力也能夠彌補表演中出現(xiàn)的意外。
(二)舞蹈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第一,訓練舞蹈演員的基本功和技能技巧。舞蹈演員的基本技能包括軟開度、柔韌性、爆發(fā)力等,這些基本技能是舞蹈演員完成舞蹈活動的基礎條件。為了能夠使舞蹈演員能夠完成更加繁瑣、復雜的舞蹈活動,將舞蹈藝術的魅力更好的表現(xiàn)出來,必須重視對舞蹈演員基本技能的訓練,夯實基礎。人類對舞蹈技術技巧的喜愛從古至今都很強烈,如,趙飛燕的“掌上舞”,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舞姿形態(tài)和技藝都是舞蹈表演中的重要部分,對舞蹈表演最終的效果和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技巧不僅能夠烘托舞臺氣氛,還能幫助舞蹈演員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情感。
第二,重視完整劇目的實踐練習。完整的舞蹈作品涉及到一般性動作到表演性動作的轉化。重視對舞蹈演員單一動作元素的訓練能夠打好基礎,幫助舞蹈演員更好地學習完整的舞蹈作品。完整的舞蹈作品包含內容豐富,具有對作品形象的理解、對作品結構段落的把握等等。重視舞蹈演員的完整劇目的實踐練習能夠切實提高舞蹈演員對作品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和把握能力等,從而使舞蹈演員能夠更好地完成表演。
第三,舞臺實踐。舞臺是一個展示訓練成果的平臺,同時也是一個檢驗訓練成果的地方,更是一種訓練的手段。通過舞臺實踐,舞蹈演員的基本功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舞蹈演員還能從舞臺實踐中對自身的實際能力形成更加正確、準確的認識,對癥下藥,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和提高。從基本功訓練到舞蹈作品訓練,再到舞臺實踐,是一個從單一動作循環(huán)聯(lián)系到復雜表演的過程。日常訓練能夠幫助演員掌握、提高舞臺表演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而舞臺實踐則能讓舞蹈演員將訓練成果展示出來,并經(jīng)受檢驗。通過舞臺實踐,舞者的表現(xiàn)力、舞臺把控能力、心理素質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小結
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表演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貫穿了所有舞蹈演員的整個表演生涯。舞蹈表演能力同時也是舞蹈演員是否成功的重要評判標準。舞蹈演員要想做到把控舞臺,將經(jīng)典詮釋出來,并引發(fā)受眾的共鳴,就必須達到純熟的舞蹈境界。經(jīng)過生活、訓練、舞臺的不斷磨礪,舞蹈演員的舞蹈表演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玥誼.淺談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J].藝術科技,2015,28 (12):125.
[2]陳露.論表演能力對于舞蹈的重要性[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5 (20):199.
[3]趙斯文.談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6,6 (2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