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度提倡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今天,體育公開課作為地區(qū)示范借鑒范例作用以及體現(xiàn)青年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窗口,生成公開課的過程中也應該突出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經(jīng)驗總結等方法,對公開課的設計階段、磨課階段和實施階段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談一堂公開課的生成不僅僅要考慮最終表演的效果,更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關鍵詞:青年教師;核心素養(yǎng);公開課
一、 研究目的
很多青年教師為了展示“完美”的公開課,會進行“精心準備”,然而準備過程免不了對學生進行反復操練,以求達到理想效果,這個過程已經(jīng)違背教育教學本質(zhì),如何才能既獲得良好的公開課效果,又在準備過程中關注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一) 文獻資料法
通過論文檢索,查閱關鍵字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體育公開課”的文獻,學習了關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三個維度和九個層面,包括體育精神、運動實踐、健康促進三個維度,進而又細化為體育情感與體育品格、運動能力與運動習慣、健康知識與健康行為。
(二) 經(jīng)驗總結法
通過自身近兩年參加各級優(yōu)質(zhì)課大賽經(jīng)歷以及多次開展市、區(qū)示范課的經(jīng)驗,結合課堂上學生參與度和學習效果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總結反思,從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角度出發(fā),總結出開展公開課過程中,就算追求效果仍然應該以學生為主,不以學生為道具,只有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才會有生動有活力的體育課堂,這樣的公開課才具有示范和借鑒意義。
三、 結果與分析
(一) 設計階段
選擇好課題和課型后,接下來就要開始進行教學設計。一堂公開課的生成,必然是先從學生的學情和實際需求出發(fā),再凝聚個人、同伴、專家的三方合力,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教研氛圍進行研討設計。如果沒有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和擅長的方式進行思考和設計,那么團隊的幫助就顯得蒼白無力,設計出來的東西再美麗也只是一具空殼,沒有靈魂。
1. 熱身環(huán)節(jié)要吸睛
一堂好的公開課,在開始部分就要能深深吸引聽課者,讓人眼前一亮,精神振奮,同時也要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能緊扣主題,滲透本課重難點。
在思明區(qū)2016年的一堂“足球腳內(nèi)側踢球”展示課上,教師拋棄固有的慢跑加做操的熱身環(huán)節(jié),妙趣橫生地設計了原地的運動模仿操,巧妙設置情境,帶領學生“騎自行車”,“游泳”,“投籃”,“射門”等運動嘉年華,學生主動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最后通過“踢毽子”,來引導學生腳內(nèi)側踢球正確的部位,為后續(xù)打下基礎。這樣設計的好處一方面在模擬中對上下肢活動做了充分的熱身,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并提高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玩”來緩解公開課壓抑緊張的氛圍,同時執(zhí)教者的教態(tài)風格,也給聽課老師留下深刻印象。這樣的熱身設計,既達到了公開課展示的目的,也符合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中關于體育情感和品格的養(yǎng)成。
2. 學習提高有亮點
如果說開始部分是一堂公開課的基石,那么學習提高部分便是一堂公開課的靈魂。在設計教學方法時,一定要根據(jù)教學任務、內(nèi)容、對象和條件的具體情況,結合自身的特點,揚長避短,綜合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手段,力求達到能有效解決本課重難點,又能充分展示教師個人風采。
如2016年我校一位教師參加課題為《快速跑》的教師創(chuàng)新大賽,在一開始進行集體備課時,在使用什么游戲手段,借助什么器材解決教材重點時遇到了問題。我們想到了“快速追拍”,想到了“各種方式起跑”,想到了“貼報紙跑”??墒强傔_不到“創(chuàng)新”的要求,有的手段流于形式無法真正起到促進學生掌握技能的作用,大家為此煩惱不已。
經(jīng)過對本課重點“快速啟動”進行思考分析后,成功利用輕便的彩色分隊背心,完成本課的教學設計。本課的設計是:
1. 開始部分:利用分隊背心做“抓尾巴”游戲,激發(fā)學生運動參與興趣,又能發(fā)展學生靈敏素質(zhì)。2. 基本部分:三人一組,1號發(fā)令,2號高舉背心聽發(fā)令放開背心令其自由下落,3號聽令快速啟動抓取背心。3. 提高部分:一人發(fā)令,一人聽令高拋背心,另一人聽令快速啟動,在背心落地之前快速通過。4. 游戲部分:利用四色背心將全班分為四組,以背心作為“武器”進行“攻占領地”的快速跑接力游戲。將本課的技能學習做完善和升華,也將學生的熱情燃到最高點。5. 結束部分:利用背心做各種方式的肌肉牽拉,養(yǎng)成健康運動的習慣。
這樣設計一方面學生能在小組練習中學會合作,相互觀摩并相互學習指導,利用分隊背心下落與否的評價方式,學生能清楚知道自己是否達到練習目的,能夠直觀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另一方面器材的選擇輕便,安全,能夠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地發(fā)展學生快速起動的能力。如此一來,一件輕便簡單的背心,被教師使用得淋漓盡致,讓同學們在小組游戲,大組比賽中,充分發(fā)展快速跑的能力,也達到了關注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中關于運動能力與習慣的要求。
3. 結束放松好收尾
一堂課的結束部分,是一場狂歡的謝幕,好的結尾能讓聽課者流連忘返,余音繞梁;能讓學生意猶未盡地結束一堂課,能讓學生對下次課充滿期待,對教師充滿期待。教師應設計好與本課有關的肢體放松牽拉活動和本課練涉及較少的素質(zhì)提高練習。
如在《足球腳內(nèi)側傳球》一課中,學生在分組完成傳球射門的比賽之后,教師安排學生做“慶祝拍照”作為收尾,學生一邊做專項肌肉牽拉,一邊看教師舉起“相機”就要擺出pose做賽后的慶祝動作。一方面學會正確健康的運動方式,一方面在慶祝中得到成功的喜悅,增進小組凝聚力,既符合教學要求,又能關注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關于健康知識和行為的要求。
(二) 磨課階段
完成一份教學設計,就像畫好了一張草圖,要讓其色彩斑斕,還需要通過磨課和再修改來完成這份作品。在磨課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切不可把學生當作工具,否則將違背一堂課的初衷,不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一堂公開課前的磨課準備,應注意以下幾個部分。
1. 科學選擇磨課對象
有的教師為了追究公開課“完美”的效果,對同一個班進行多次磨課,力求與學生達到完美配合的默契,但是這么做實則會導致學生興趣逐漸泯滅、在這堂課上喪失本應有的靈氣。教師也會遺失最初的激情和對課堂的靈感。這樣一方面不利于師生關系的建立,影響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同時也失去公開展示課真正的涵義,導致課程失真。因此在進行磨課時,要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磨課對象。
2. 合理安排磨課內(nèi)容
教師在進行磨課試教時,不必每次課都完整演練,可以先對體育技能做深入細致地研究,準確把握本課教學重難點后,把完整的課堂結構拆分成幾個部分,在磨課中以不同形式讓學生體驗本課內(nèi)容,既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技能的學習和演練,又能滿足教師熟悉教學流程的需要,并及時發(fā)現(xiàn)不足和缺漏。臨近公開課前夕,教師再將分解的碎片內(nèi)容整合,讓學生有一個完整流程的概念即可。同樣可以避免反復多次地重復同一流程而影響學生的課堂體驗。
(三) 結論與建議
“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即便是一堂展示作用的公開課,我們也要以學生為主,將課堂教學盡可能地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從而關注到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課堂教學中真實的缺憾要比經(jīng)過雕琢的完美更有價值,從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設計公開課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 深入理念學習理論
任何經(jīng)常的教學設計都是以重要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只有深入理解新的教學理念,才能更好地改變我們的教學行為和教學觀念,才能用最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手段進行教學,只有尋找到最適宜的方法,才能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教師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引導者??傊嗄杲處熞欢ㄒ獓@新的教育理念來創(chuàng)新自己的課堂,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課堂。
2. 立足教材力求創(chuàng)新
教材是教師上課的主要依據(jù),也是創(chuàng)新教學的重要根據(jù),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教材,拓展教材,服務教材。但首先一定要深刻研究教材,讀懂讀透,“力透紙背”,才能進行合理篩選,加工,力求“精而細”。最終深入淺出地為學生服務,為知識服務,讓學生可以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習得知識,掌握技術,同樣也給觀課者帶來美的享受。
因此在大力提倡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背景下,作為一堂體育公開課,教師更應該從備課過程就開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到學生情感和品格的養(yǎng)成,關注到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和良好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關注到學生對于健康知識的認識和養(yǎng)成。力求達到“雙贏”,既讓一堂公開課真正達到示范、交流、探討、研究的實際作用又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備課,磨課以及展示的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
參考文獻:
[1]于素梅.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及其培育[J].中國學校體育,2016(7):29-33.
[2]劉海.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教育(文摘版),2017.
[3]沈陽.體育公開課要做到三要[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0):245.
作者簡介:汪翔,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市梧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