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瑞
摘 要:眾所周知,英語是作為當下最為通用的語言之一,在很多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開始與外國緊密溝通與交往,我國教育行業(yè)也將英語學科納為三大主科之一,尤其是在高中學習階段,英語學科更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學科。
關鍵詞:高中學生;英語教學;學生主體;方法探究
一、引言
雖然說我國在教學體制中,將英語視作三大主科之一,但在很多情況,由于英語教師不重視,或者是教學方法不適合,教師過度占據教學課堂的主體地位等問題,造成高中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去,以至于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本文就針對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初略探討。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地發(fā)展,實施的九年義務教育等教育制度,讓學生人數大于教學資源配置數量,導致每個班級學生數量猛增。特別是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逐漸的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英語教師逐漸強化自身主體地位,只按照自身教學進度完成教學。英語是一門具有很強實用性的語言學科,學習英語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我的反復實踐,作為教師要注意學習角色的轉換,讓學生學會主動獲取知識,而不是英語教師“填鴨式”的灌輸知識,應該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們可以最大可能的開發(fā)自身潛能。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具體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課堂主體主要為教師的“精講”,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注重“以生為本”注重學生在課堂中在主體作用,要求盡力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而英語教師如果可以有效地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去學習所要學習的內容,那么必會達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英語學習課堂中,英語教師可以適當的帶入,英語情境、角色扮演等環(huán)節(jié)。就比如說,英語教師在講解“未來科技”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們扮演一個科學家,讓學生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用英語講出,如果自己是一名科學家,自己將會在未來發(fā)明什么東西,其中對于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能用英語表達的時候盡量用英語,實在不會的用中文,其重點在于學生在這節(jié)課的參與度。這樣一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英語教學方式,為學生更多形式的英語學習模式,并且強調重點在于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并在此過程中,了解到英語的實用性,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發(fā)展水平。
(二)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盡力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接受知識能力的程度不同,在高中英語學習階段,導致一些學生在同一個班級,英語學習成績差異卻很大。如果一個班級每個學生差異較大,英語教師還是選擇統(tǒng)一教學,那么不僅不會提高全班英語學習水平,還會導致英語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因為學習內容越來越難,而對英語的學習產生恐懼的心理,造成無法彌補的過錯。所以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學會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盡力自己所能做到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讓全班得到共同發(fā)展。就比如說,高中英語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yè)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進行作業(yè)分層布置,對于成績較為優(yōu)秀的,可以布置難度較大的題,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思維發(fā)散;對于中等成績的學生布置部分基礎題加部分難度題,讓他們鞏固自己的所學的知識點;對于英語學習的后進生來說,教師就可以布置一些基礎性較強的題,可以讓他們找到學習英語的信心,并且可以為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一種分層教育,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革,真正意義上做到全班同學共同學習、共同發(fā)展。
(三)創(chuàng)建學習評價系統(tǒng),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教育者越來越意識到“以生為本”的重要性,并在不斷倡導發(fā)揚將學生作為學習發(fā)展的主體。在任何學習過程中,都需要注意的是“溫故而知新”這一觀念,要求是對以往的學習,學生要在末期做一個總結,才能更好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與進步,為下一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學習評價系統(tǒng),其中的評價是由學生作為主要評價人,因為在更多的情況下,學生對學生的了往往比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多,且更為的客觀。就比如說,高中英語教師在每一次月考之后,就可以開展一個學習評價活動,首先可以讓學生選擇匿名對別人進行客觀評價,然后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大致評價與期許,最后學生根據自己所收到的學習評價信以及教師的意見,進而對自己前段時間的學習進行總結,并為下次考試定下目標。這樣的學習評價系統(tǒng),是最大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可以從同學、教師、自己三個方面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與進步,對下次的考試定下一個更為清楚的目標。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勇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探索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課堂,發(fā)揮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英語課堂的學習當中來,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雷嵐.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初探[J].科技信息,2011(15):140-140.
[2]顏微.英語教學,學生為主——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初探[J].校園英語,2015(15):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