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順
摘 要:語文教學是分階段實施的,但在任何一個階段中,學習動機都是必不可缺的催化劑,一旦動機形成,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就會產(chǎn)生明確的指向性。就“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動機”這一問題展開全面的探討,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動機產(chǎn)生的條件和意義,以此誘導小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就注重挖掘自身的興趣點和潛能,從而夯實閱讀、寫作的基礎功底。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動機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思想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師完全忽略了動機的培養(yǎng),將教學的中心全部放在“提升學習成績”上,就會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長此以往便會急劇消耗學生的耐心、信心與恒心,對教學是弊大于利。況且,小學生由于涉世未深,他們對學習的自覺性也沒能完善,所以教師必須借助鼓勵機制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針對以上目標,教師可以變換以往的教學風格,從導入教學入手,以語文領域中的藝術化氣息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質量。
一、精心設計導入教學,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好勝心
雖然小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不足,但是他們的好奇心與好勝心都是非常強烈的,所以教師為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就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fā),用趣味性的導入教學為學生打開一扇嶄新的窗戶,以便他們觀賞到別樣的語文世界。除此以外,教師還可將懸念式教學滲透于導教中,巧妙地利用這些充滿神秘色彩和未知性的問題誘發(fā)小學生無限的認知內驅力。
比如,在針對《鳥的天堂》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因為課本中所描寫的鳥聲都是無聲的,無法給學生帶來聽覺上的享受,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聲情并茂的電化教學手段將課文中靜態(tài)的文字轉化為動態(tài)的視頻,放大鳥兒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特點。當這些絢麗多彩、鮮艷豐富的色彩與聽覺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時,他們就會被深深地吸引,逐漸走進其聲可聞、其景可觀、其物可賞的境界中。當學生對課文有了大概的認知后,教師便可推進課文的內涵,向學生提問:“鳥的天堂”的具體內涵是指什么?作者想要借這一景象歌頌什么樣的情感?毫無疑問,這樣的導入教學給予了學生一種想要“一睹廬山真面目”的力量,同時也從側面點出了語文學習的動機。
二、更新教學風格,彰顯藝術化氣息來激發(fā)學習的動機
語文是最具文化藝術氣息的代表學科之一,一些文人墨客的名作通常也是膾炙人口的,這些精神食糧給予小學語文教師以充實感和使命感。為了能夠促發(fā)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必須要不斷更新教學風格,讓學生感受到新鮮感與未知感。
比如,在教學《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篇課文時,顯然由題目可知這是一篇實用性極強的文章,但是對于此類缺乏故事情節(jié)的文章,學生通常都是興致怏怏,自然應對迷路的法則也不會深入他們的內心。為了讓小學生掌握生存的知識,教師可以轉變教學風格,鼓勵學生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這種經(jīng)歷對小學生的方向認知力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尤其是在人多嘈雜的地方,小學生意識到自己與大部隊走散后,切勿著急忙慌,一定要學會安撫自己的情緒,因為人越是在慌忙的情況下,越容易聽信他人的話,這樣很容易釀成大錯。因此,教師可以借這次課外的實踐經(jīng)驗告知學生,在應對迷路的時候應當采取怎樣的做法來幫助自己找回正確的路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意識到課文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動力也被順其自然地激發(fā)了出來。
三、滿足兒童的基本需要,引發(fā)求知的欲望
在孩提時代,學生的內心通常需要父母、老師的關心照顧與體貼,所以在教學的進程中,教師也要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內心需求,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滋潤。這就要求教師建立合適的獎勵機制,尤其是針對名列前茅的學生,為了更大限度地激發(fā)這些學生的積極性,便于帶動其余學生的學習氣氛,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激勵他們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p>
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滿足學生“心理肯定的需求”,借機培養(yǎng)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在默寫、聽寫等記憶環(huán)節(jié)中,若有學生表現(xiàn)出色,教師可獎勵一朵小紅花和一些小零食,以強化其成就感,同時也委婉地鼓勵其他人切勿氣餒。與此同時,善意的批評也是必要的,但必須要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和教育性。教師是最了解學生的人,他們對學生的學習建議自然也是因人而異的,所以這些中肯而又貼合學生的建議都是“苦口的良藥”,學生一般會勇敢地承認自己在學習中的錯誤,繼而做教師與同學心目中的先鋒榜樣。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的直接來源,教師只有將語文學科的內涵完全挖掘出來,學生才有可能積極主動地投身于語文研究中,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因此,動機的多少是小學生學習效率的決定性因素,教師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將“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放置于教學的中心位置,不斷地用趣味的導入教學、多變的課堂風格、全面的教學供給來刺激學生的感官,使他們的心智得到啟發(fā),進而調動學習積極性的迸發(fā)。
參考文獻:
[1]張隨林.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初探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
[2]于海月.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與運用[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