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薇
【摘要】在聾校語文教學中應用體驗教學法,有助于增強教師與聾生、生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增進教師與聾生、生生之間情感上的交流,讓聾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語文的學習中收獲快樂與知識,促進聾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在應用體驗教學法時,要注意從聾生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創(chuàng)造情景式課堂,讓聾生親身參與到其中,幫助聾生理解語文基礎知識,培養(yǎng)聾生的能力、技能、思維。
【關鍵詞】體驗教學法 聾校語文 課堂教學 運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7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037-02
引言
聾生因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導致聾生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上,往往不能很好的掌握字詞的發(fā)音和釋義,不能理解教材內容,導致聾生在學習語文時因學習難度較大,學習積極性較低。因此在語文教學上應用體驗式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營造模擬或真實的場景,以圖片、圖畫、多媒體等方式進行演示,讓聾生親身體驗,通過模擬體驗或真實體驗,有助于聾生掌握字詞,理解教材內容的深層含義。
1.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營造模擬體驗環(huán)境
1.1情景課堂的創(chuàng)建
在構建情景課堂時,教師要認識到聾生因生理上的缺陷,對字詞和教材內容的學習,有著理解相對困難的現狀。因此語文教師應以教材內容為依據,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將字詞或某些場景,制作成圖片或視頻,直接形象的展示給聾生,讓聾生通過觀看視頻或圖片,理解事物的含義。如潮汐、閃電等自然現象的講解,便可以結合圖片進行,讓聾生看圖片或視頻,進而了解潮汐、閃電指的是什么事物。此外情景課堂的構建要注意貼近聾生的生活,教師要注意選用聾生相對熟悉的事物,讓聾生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促進聾生的全面成長。
1.2模擬體驗環(huán)境的應用
在根據教材內容和聾生實際情況構建出情景課堂后,便要以情景表演的方式進行模擬體驗。情景表演可分為聾生表演和教師表演兩部分,教師表演通常是教師模擬某一事物或動作,來幫助聾生理解該事物。如在《雨中》一課中,對于“撿蘋果”這一現象,聾生往往無法理解,教師可通過模擬體驗的方式幫助聾生理解。教師可以拿一個蘋果放到地上,再輕輕的拿起來,告訴聾生這就是“撿蘋果”。聾生表演是聾生圍繞教學任務所開展的探究性活動,以《要下雨了》一課的情景課堂構建為例。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可通過根據《要下雨了》一課的內容,制作動物們在下雨前動作的圖片或視頻,如小兔子奔跑、小燕子飛翔、小魚跳出水面等場景的圖片。然后讓聾生分別扮演小白兔、小燕子、小魚等角色,并結合圖片,模擬要下雨前的場景。教師展示一張圖片,聾生按扮演的角色分別讀出小白兔、小燕子和小魚所說的話。通過構建這一情景,讓聾生認識到小動物們在下雨時的各種表現。然后教師可讓聾生表述自己所觀察到的下雨前的現象,既能夠結合課本內容,又聯系到聾生的生活,有助于培養(yǎng)聾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
2.實物演示開展真實體驗
相比較模擬體驗,真實體驗更有助于加深聾生的印象,它是建立在聾生已有認知的水平上,通過調動聾生多感官參與的一種親身體驗方式,讓聾生通過實踐去理解語文學科的字詞和相關事物。真實體驗的開展方式主要有兩種:實物演示和親身體驗。
2.1實物演示
在真實體驗中通常是拿實物來進行演示的,如在《親人》一課的教學中,演示“竹簍”一詞時,教師可拿一個竹簍到教室,向聾生解釋什么叫竹簍,可讓聾生傳看竹簍,以加深聾生的印象。對于一些語言難以解釋的詞語,如“鮮艷”一詞,教師可拿取幾朵鮮艷的花朵,讓聾生直接觀看,了解鮮艷一詞是形容美麗的花朵。實物演示能夠將實物與聾生的生活與學習聯系起來,促進聾生的學習和成長。
2.2親身體驗
實物演示的使用范圍有限,在一些語文課程上,親身體驗的效果要更好一些,更有助于聾生在體驗中,了解字詞和短語的用法。如在《精彩的馬戲》一課中,聾生對“小心翼翼”和“緊張”的理解相對困難,可通過聾生親身體驗的方式,讓聾生去理解“小心翼翼”和“緊張”的含義。教師可倒?jié)M一杯水,讓聾生不灑一滴的從講臺拿到教室后面去,然后告訴聾生該聾生小心拿著水杯,生怕灑出一滴的動作就是小心翼翼。緊張便是當杯中水灑出后,該生拿杯子更緊了,便是緊張。通過親身體驗,讓聾生體會到小心翼翼和緊張的含義。
結語
體驗式教學方法在聾校語文中的應用,有助于聾生在快樂的課堂之中,更好的理解字詞和課本內容,提升聾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但是體驗式教學方法的落實,需要聾校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才能夠發(fā)揮出實效。
參考文獻:
[1]周荊沙.淺談聾校語文課教學的四種合適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9:25
[2]唐興友.體驗式教學在聾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