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梅
【摘 要】:目的 探析外來手術器械采用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后,手術室在醫(yī)院感染控制方面發(fā)揮的作用。方法 隨機在2013年3月-2014年4月實施常規(guī)規(guī)范管理期間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選擇145例作為參照組,隨機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間實施外來手術器械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期間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選擇145例作為觀察組。從兩組所用外來手術器械中各選擇145件,對比分析清洗滅菌合格率,并對比兩組術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術后因醫(yī)療器械造成的感染率遠低于參照組,外來手術器械清洗滅菌合格率高于參照組,且兩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在手術室實施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后,可以有效降低外來手術器械造成的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對醫(yī)院感染預防、控制以及保障醫(yī)療安全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外來手術器械;醫(yī)院感染;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of external surgical instruments after the integrated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its role i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Methods : One hundred and forty-fiv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during the routine management period from March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ference groups. Randomized management of external surgical instruments was performed between May 2014 and June 2016. Among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145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s. Two hundred and forty-five external surgical instruments were used in each of the two group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washing and sterilizing, and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caused by medical devic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far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passing rate of cleaning and sterilizing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standard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used by imported surgical instruments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s and safeguarding medical safety.
Keywords: foreign surgical instruments; nosocomial infection; integrated standard management; control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外科手術作為主要的疾病治療手段之一,在整個醫(yī)療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的身體健康及其生命安全,對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器械在無菌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我院手術室通過實施外來手術器械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現(xiàn)將手術室對外來手術器械實施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后的效果作如下分析與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的研究對象均隨機選自2013年3月-2016年6月期間于我院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在2013年3月-2014年4月實施常規(guī)規(guī)范管理期間接受手術治療的145例患者為參照組,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實施外來手術器械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期間接受手術治療的145例作為觀察組。參照組全部為骨科手術,其中男79例,女66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43.0±8.0)歲。參照組所用的外來手術器械中共有鉗類48件,空腔類26件、齒類47件、利器24件。觀察組也全部為骨科手術,其中男76例,女69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43.5±7.5)歲。所用外來手術器械中鉗類45件,空腔類25件、齒類49件、利器26件。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手術器械管理。常規(guī)管理外來手術器械的清洗和包裝工作通常由外來器械公司以及跟臺人員進行自行處理,并由消毒供應中心提供滅菌過程。
觀察組:①器械準入審查:嚴格按照手術要求對外來手術器械進行檢查,所有的外來手術器械均需要有器械商或者是生產廠家提供器械相關的合格證件,在經過藥劑科資質審核通過,并且做好備案,手術室接到相關準入通知后才能夠進行接收,同時需要查看器械的相關合格證明。②交接與保管:手術室器械管理人員依據清單進行驗收,并檢查外包裝的完整性和效期,依據相關制度進行登記。臨床需要使用的器械需提前24h-48h送至供應室進行消毒、滅菌處理[1]。嚴格要求對臨時外來器械由器械護士驗收合格后進行登記管理。器械交接無誤后由雙方簽字確認。針對常規(guī)器械包,需要依據手術性質與種類將手術器械依據專業(yè)進行分類,并按照消毒日期的時間順序放置在對應的無菌器械柜內,每日對器械數目及有無過期情況進行檢查核對。③建立質量追溯:建立外來手術器械登記本,對外來手術器械從接收到使用的全過程均作好記錄,保證具有可追溯性。④加強培訓與監(jiān)督管理:嚴格要求通過培訓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對外來手術器械管理、清洗消毒及使用知識的掌握,并對其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針對考核不合格人員進行重新培訓。由院感人員以及手術室護士長組建監(jiān)督小組,定期對手術室管理外來手術器械的規(guī)范性進行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實施分析,并提出相應整改措施,進一步完善管理流程。⑤加強術中器械管理:術中所用外來醫(yī)療器械需要保證在術前一天送至手術室,由洗手護士提前上臺對器械臺進行整理,對手術所用器械的數量、種類以及滅菌狀態(tài)進行嚴格檢查。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的發(fā)生率、外來手術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判斷標準:對關節(jié)位置、齒部位置是否存在有血漬、器械表面是否存在有污點進行觀察,再利用白紗布擦拭,若紗布存在殘留污點、血漬以及銹漬則認定為清洗不合格。滅菌不合格率判斷標準:觀察器械封包情況,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封包包裝不嚴密以及出現(xiàn)濕包的情況表明滅菌不合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20對研究內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中的所有計數資料均選擇n(%)表示,計量資料選擇X2±s表示,所獲取的結果分別用X2以及t進行檢驗。若獲取的P值<0.05,則進一步證明了兩組間所存在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清洗、滅菌效果遠優(yōu)于參照組,且各項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未發(fā)生因手術器械造成的感染,發(fā)生率遠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醫(yī)院的日常規(guī)范管理過程中,醫(yī)院感染已經成為了一個重點內容,各級衛(wèi)生管理部門以及醫(yī)院領導對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工作越加重視。而隨著臨床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在臨床中使用的外來器械種類及數量越來越多,而手術室外來器械的無菌狀態(tài)是為了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為了避免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重要條件,而手術室器械管理質量的優(yōu)良會直接影響到手術質量,為此加強手術室對外來手術器械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2]。
本次研究所選用的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體系,可以使手術室對外來手術器械的管理目標更加明確,通過保證所用外來手術器械滿足無菌要求,對手術進程、質量以及患者安全提供保障,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保證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為工作導向。通過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嚴格要求規(guī)范外來手術器械入手術室的準入管理,從源頭上嚴格求控制不合格外來手術器械進入手術室;通過規(guī)范外來手術器械的交接與保管,能夠讓手術室器械管理人員能夠更加明確和重視自身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嚴格按照規(guī)范流程做好手術器械的交接、清點以及分類保存等工作[3]。通過加強培訓工作,能夠讓手術室護理人員更好的進一步提高無菌意識,強化對外來手術器械管理、清洗消毒及使用知識的掌握,從而進一步提高對外來手術器械的質量管理水平,避免不合格器械用于手術。通過加強手術器械的分類管理,依據消毒時間順序排列,避免了重復消毒工作,通過每日對器械數量及有無過期器械進行核對檢查,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消毒過期器械。并且通過采取質量監(jiān)督和建立質量追溯,使外來手術器械的管理流程得以進一步的完善,使外來手術器械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并且通過加強術中器械管理,使手術器械管理人員能夠有充足時間對手術器械進行質量檢查,洗手護士提前上臺對器械臺進行整理,對手術所用器械的數量、種類進行檢查,從而進一步對手術的順利完成提供保障[4]。而從本次研究結果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外來手術器械的清洗、滅菌合格率遠高于參照組,且術后患者并沒有出現(xiàn)因手術器械而造成的感染,表明將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應用于手術室外來手術器械管理,進一步提高了器械的清洗、滅菌效果,使器械規(guī)范管理的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從而有效地保障手術器械質量,更利于預防、控制醫(yī)院感染,充分保障了醫(yī)療安全,通過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可以使器械規(guī)范管理的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進一步提高器械的清洗、滅菌效果。
參考文獻
陳艷, 徐權. 外來手術器械一體化規(guī)范管理在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 36(5):694-696.
魏善云.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外來器械醫(y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 醫(yī)藥前沿, 2017, 7(34):367-368.
李翠霞. 對外來手術器械進行全程質量管理在控制醫(yī)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 健康前沿, 2016, 23(4):136-136.
王開秀, 秦潔. 新木桶理論在外來手術器械與植入物管理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 2017, 15(20):2537-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