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作為一位英語教師,應義不容辭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選擇得當?shù)慕虒W方法,自覺地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堅持不斷進行德育滲透,讓埋在學生心底的道德種子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關(guān)鍵詞】德育滲透; 教學常規(guī);教學方法;課外活動
【作者簡介】李冬英(1974.11- ),江西贛州人,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第十二小學英語教師兼科組長,一級教師,從事英語教學工作20多年,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目前參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語音教學方面的課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和管理方面的經(jīng)驗。
在學校教育中,學科教師覺得學生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和思品教師的事,教學中忽視主動挖掘課本中的德育因素,這一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導致了科任教師和學生情感疏遠、學生在課堂中紀律松散和成績難于上升的原因之一,也是學生品德培養(yǎng)難以得到全面貫徹的主要漏洞之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作為一位英語教師,更應義不容辭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自覺地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結(jié)合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呢?以下談談我在實踐探索中的一些體會。
一、從教師自身的言行著手貫徹德育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我國教師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小學生處于道德觀念形成的模仿階段,教師在進行德育時不能空洞說教,要用端莊的儀表、優(yōu)雅的言行、廣博的知識、真誠的愛心和高尚的品德,通過言傳身教來感化學生。我在教育學生要講文明,愛衛(wèi)生的同時,特別提醒自己要先作榜樣。有一次我一進教室就看到地上有學生丟的幾團廢紙,對于學生不講衛(wèi)生的習慣,我沒有置之不理,也沒有大發(fā)脾氣,而是看著地板問:“同學們,你們覺得大家在到處是垃圾的教室學習心情愉快嗎?”大部分學生回答不愉快,也有的學生默不作聲,教室此時靜悄悄的,有的學生似乎在等著我查找罪魁禍首,有的好像在等著挨訓。我停留片刻,輕輕地嘆了口氣說:“我也覺得不愉快,所以……”我開始彎下腰去撿那些廢紙,學生們似乎都反應過來,紛紛下座位搶著撿起地上的垃圾……我掃視了一下全班同學,平靜地說:“希望以后不要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爭取人人都來做一個講文明、愛衛(wèi)生的好公民,好嗎?”“好!”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好像是向我表決心。我微笑著走上講臺,開始上課。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特別認真。
二、從課堂教學入手,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通過各種方法切切實實,自然而然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1.結(jié)合課堂常規(guī)進行德育滲透。課堂常規(guī)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保障,課堂中給學生提一些適度、明確、具體的要求,并堅持貫徹落實,可以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自覺性。如:課前我讓學生輪流值日,督促并檢查全班課前準備情況,每天評出一個以組為單位的優(yōu)秀小集體。上課時要求學生認真的聽講,積極發(fā)言,善于合作,讓學生明白“上課”是教師和全體同學組織的一種有目的的集體活動,集體中的每一員都要為整個集體利益著想,遵照一定的組織紀律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實施,通過這些嚴而有度的要求,可以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
2.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德育滲透。品德教育是“活”的教育,切忌空談理論。我們要根據(jù)學生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
低年級英語教材中安排了豐富的文明禮貌用語,我因勢利導給學生編了一首禮貌歌:
小朋友,講禮貌。Hi/Hello經(jīng)常叫。
上午見面Good morning. 下午見面Good afternoon.
晚上見面Good evening. 初次見面How do you do?
熟人見面How are you? 常說謝謝Thank you.
犯了錯說I`m sorry. 再見Bye-bye莫忘記。
當課外有學生用英語向我打招呼:“Hello. Nancy.”“How are you? Nancy.”我會把他的名字記下來,并在上課時進行表揚,漸漸地,文明禮貌的優(yōu)良風氣在課內(nèi)外得到了延伸,學生用英語表達出來的委婉、客氣和謙讓的語言為學校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中年級學生學了用in, on, under, behind等介詞來描述物體的位置后,我設計了一個“貓抓老鼠”的游戲,叫一名學生扮作貓,另一名學生扮作老鼠,其它學生根據(jù)“老鼠”四處逃竄的位置,爭相告訴“貓”:
It is under the table. Catch it!
It is behind the door. Hit it!
It is in the bookcase. Stop it! ...
緊張而熱烈的氣氛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場面,進一步強化了學生憎惡壞事物、壞行為的道德情感。同時我再畫龍點睛地問一句:“Who will want to be a thief just like a mouse?”教育學生不要有小偷小摸行為。
對高年級學生的德育滲透我經(jīng)常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適當擴展相關(guān)會話主題,因為高年級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認識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如:六年級教材中也涉及到描述地理位置的內(nèi)容,我把學生的課桌擺成幾條有十字路口的街道形狀,設計了一個“幫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場面。學生在練習完關(guān)于指路的日常用語Go down this street, turn left/right at the first/second crossing...后,我又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How to help the thieves to turn over a new leaf?”(如何幫助小偷改邪歸正?)有的學生說:“Help them to find jobs.”也有同學說:“Let them go to school again.”有同學還想到藝術(shù)對人的品德的熏陶說:“Let them study arts for one year.”等等不一而例。盡管有的學生的方案不可行,有的發(fā)言還欠成熟,但至少學生已經(jīng)開始了去思考這些社會:如何來擴大社會就業(yè)面,為社會分憂解難,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等等,思考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為建設祖國而努力學習的責任感和迫切感。
3.結(jié)合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滲透。在長期的教學探索和實踐中,我覺得以下三種途徑切實可行。
(1)通過任務型活動播種德育的種子。讓德育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春風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如在學到有關(guān)做家務活主題時,我設計了如下表格讓學生互相采訪“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mum?”對于跟自己生活如此貼近的活動,同學們的積極性都非常高。經(jīng)常勞動的同學當別人問到自己時,不免喜形于色,大聲回答:“I can clean the floor for my mum. I can cook...”得到對自己行為的肯定的的滿足感會讓他們更加熱愛勞動。
Homework/Name Wash Vegetables Clean the House Wash
Clothes Cook ...
Lily
Tom
...
活動結(jié)束后我看哪些同學干家務活最多,最愛勞動,并給他們發(fā)了我親手做的精美的“勞動獎狀”卡片。
課堂活動設計有時也要根據(jù)學生的思想實際或社會普便問題來改變或增刪教材內(nèi)容。如針對班上有的學生愛貪小便宜的心理,我在設計Shopping(購物)這一活動場面時,不但提醒學生使用禮貌用語,還假設了ten more yuan for the change(被多找了十元錢)這一小插曲。面對這一意外的的假設,同學們有的為難了,不是嗎?有的同學在地上撿到別人一塊橡皮擦,卻始終堅持說是自己的,而十元錢會更有誘惑力。我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內(nèi)心矛盾斗爭的過程。有的學生主張還回給店主;有的學生說可以裝作不知道,又不是自己偷的;還有的學生說自己會讓它在口袋里先放幾天,過幾天再作決定;有的學生還在思考。我表揚了同學們誠實、敢說心理話的優(yōu)秀品質(zhì),同時也跟他們交流了我的想法,當大部分學生覺得我說的對,還是要“Give the money back to the shopkeeper”(把錢還回給店主)時,看到有的學生還保持沉默,我忍不住用中英文結(jié)合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大概是:兒子有一天撿到了五元錢交給母親,母親高興地表揚了他。為讓母親開心和得到她的夸獎,終于有一天他開始偷別人的東西,到后來他“偷竊成癮”竟搶劫殺人,被槍決的前一刻,他要求見他的母親,卻狠狠地對母親說:“你自私,愛貪小便宜,毀了我的一生,你不配做母親!”下課鈴響了,我在黑板上寫了六個字:人窮志不窮。然后我輕輕地走出了教室,同學們并沒有立刻離開座位。我想學生們也會像當初我聽到這個故事一樣,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替這位男孩惋惜,替這位母親痛心,然后明白要怎么處理那多找回的十元錢……
(2)利用游戲活動強化學生的道德情感。游戲是學生非常喜愛的活動,學生在游戲中有積極、快樂的情緒體驗,道德情感容易得到激發(fā)和強化。如:在學到表達時間的句子時,我設計了“老鷹抓小雞”這樣一個游戲:“Mr. Eagle, Mr. Eagle, what time is it ?”“It is ...o`clock. It is time to eat you.”讓學生敢于充當小雞的媽媽,在危險時刻勇敢、機智的保護小雞,以此來強化學生愛護、關(guān)心弱者的心理體驗和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心理素質(zhì)。
(3)利用競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志。教學中,我經(jīng)常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各種競賽活動,學生可以從活動中感受到個人與集體的緊密關(guān)系,并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過錯,諒解別人的失誤,培養(yǎng)學生為集體榮譽而戰(zhàn),勝不驕敗不餒,團結(jié)協(xié)作,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質(zhì)和高度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通過拓展性作業(yè)和課外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作業(yè)和課外活動不僅是加強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向?qū)W生滲透德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如:低年級學生學了禮貌問候語后,我布置學生回家用英語向父母問好的口頭作業(yè),并讓家長寫上評語做出反饋。四年級學生學了有關(guān)家務活的課文后,我布置學生記錄一周內(nèi)為父母做了哪些家務活的作業(yè),并讓家長簽字證明。六年級學生了解了有關(guān)職業(yè)的分類和工作性質(zhì)后,我在課外輔導學生編排了一個“參加現(xiàn)場招聘會”的小品劇,學生通過體驗“面試”的情境后,知道的了自己要得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必須具備很多方面的知識,從而促使學生更加勤奮、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去學習。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我想,只要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摒棄純語言教學的思想觀念,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選擇得當?shù)慕虒W方法,堅持不斷進行德育滲透,埋在學生心底的道德種子就一定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廣東人民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 英語(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下冊、四年級上冊、六年級上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