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基礎教育一直處于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當中,這樣的發(fā)展形勢使得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以及目標發(fā)生了一定的轉移,不再僅僅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突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度重視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忽略了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興趣和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被先進的教學理念所取代。因此,采用合適方法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已經成了小學數學教師所面臨的重要教學任務。本文就激發(fā)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踐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課程;學習興趣;實踐路徑
一、 前言
數學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學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應該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著手點。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對其具有重要的驅使作用,一旦學生對數學課程產生學習興趣,就會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角度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數學課程的魅力
盡管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和抽象性,但是這門學科具有獨有的魅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教師為了充分利用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會直接為學生講解教材中的數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使學生從本質的角度認識數學這門課程,也就無法發(fā)現(xiàn)數學知識中蘊含的魅力和樂趣。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講解到《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認識圓”的動畫,以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的故事作為動畫的首頁,從這個點不斷延伸出關于圓的其他知識。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樂趣。
三、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小學生無法真正投入到數學課程的學習當中,并不是因為這些學生不喜歡數學這門課程,而是學生并沒有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樹立自信心。只有學生對學習好數學這門課程形成了堅定的信心,才能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例如,教師可以在日常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些數學家的故事,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比如,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他在小學階段數學成績非常差,但是他不斷鼓勵自己,當他對這門課程樹立了自信心,就會更加投入到數學的學習當中,并逐漸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鉆研興趣。
四、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一) 巧妙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法
在新課改政策的指導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主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運用一些教學語言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開啟探索數學知識的大門。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探索數學世界的奧妙,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活動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小學數學教學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教師講解到《分數乘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為學生寫幾個算式,并從分數性質的角度啟發(fā)學生探究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興趣。
(二) 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都是相對獨立的。這樣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效果并不明顯。新課改政策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學生在小組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僅能使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生動和輕松,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例如,教師講解到《圓柱和圓錐》這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為每個小組的學生發(fā)一些學習工具,比如,白紙、剪刀、圓規(guī)等。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小組合作的學習任務“根據圓柱的體積公式,探究圓錐的體積公式”。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參與到討論當中,學生可以利用教師發(fā)的工具進行實踐操作。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都有自己的想法,學生在小組中討論的過程也是學生深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
(三) 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
在很多教師的觀念里,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無法獨立把控課堂教學的進度。這樣的教學理念使得教師會利用整堂課的時間為學生講解數學課程,這樣的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要想改善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將數學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成不同的小部分,并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自主設計一節(jié)數學課,學生在課前對數學知識進行預習,并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對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教學活動。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彼此的長處,互相討論,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自主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提問,發(fā)現(xiàn)問題,并共同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五、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學習概念,學習興趣對其投入到數學課程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的重要性,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數學課程的魅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的方式為學生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通過本文對激發(fā)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踐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發(fā)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忠如,潘思存,徐麗玢.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內涵、價值及其表現(xiàn)形式[J].銅仁學院學報,2018,20(03):125-128.
[2]席銘俊.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32):67-68.
[3]李紅梅.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4):207.
作者簡介:
李智聰,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港尾鎮(zhèn)考后小學。